住想修行布施,果報(bào)不離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墜落只緣力盡。
爭似無為實(shí)相,還須返樸歸淳。境忘情性任天真。以證無生法忍。
西江月(八)。宋代。張伯端。 住想修行布施,果報(bào)不離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墜落只緣力盡。爭似無為實(shí)相,還須返樸歸淳。境忘情性任天真。以證無生法忍。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xué)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shù)。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quán)、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yuǎn)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
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xué)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shù)。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quán)、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yuǎn)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庭院飛花。南北朝。王猷。 庭院春回白晝遲,飛花片片逐游絲。相看莫向風(fēng)前舞,留得馀香撲酒卮。
次韻宇文贈(zèng)趙宿州。宋代。洪皓。 尹京便可繼翁歸,暫向符離一馬麾。善撫新邊千里肅,復(fù)還舊治九重知。策勛久矣推多算,琢句飄然泯小疵。三事古由高第入,才兼二哭莫憂遲。
一枝山房見新月。清代。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guān)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過吳幼時(shí)別業(yè)。明代。王醇。 嵐里人家滿,遠(yuǎn)棲人外閑。與君坐芳草,隨意望南山。花氣微風(fēng)際,魚苗新水間。蒼苔見虎跡,未及夕陽還。
擬寒山寺 其一一一。。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不足無時(shí)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tuán)圓樣。
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清代。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tuán)圓樣。開籠看,神差王。紛然佳果還相貺??⊙?、荔奴黃皺,哀梨碧漲。忽憶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綠嶂。恨此物、無緣分餉。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閨、掩卻垂綃帳。應(yīng)為我,色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