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炎(150~177)東漢詩人。字文勝。范陽(今河北定興)人。曾為郡吏,州郡察舉孝廉,征召為右北平從事祭酒,都不就,后患瘋病。他奉母至孝,因母死而犯病,以致他的正在產(chǎn)兒的妻子被驚死。為妻家訴訟入獄,死于獄中。 酈炎的詩文(2篇)
酈炎,字文勝,生于漢桓帝和平元年庚寅(150年),酈食其十五世孫,酈平十世孫,在我國(guó)酈姓宗族里面排列第八十六世。漢靈帝建寧三年庚戌(170年),遷居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是為涿州始祖。
酈炎對(duì)于父母極具孝心,又有高超的邏輯、詩文、音樂才華,思辯敏捷,善于說理,其推斷事理多為世人佩服。漢靈帝年間,州郡官府多次征文勝入仕,皆因朝政腐敗而拒絕。十七歲而作《酈篇》,二十七歲而作《七平》,《后漢書·酈炎傳》收錄其《見志詩》二篇,抒發(fā)胸懷大志而遭時(shí)不遇感慨,傳達(dá)出他遭受壓抑的不平心境。
后來母親病重,酈炎憂心如焚,導(dǎo)致精神錯(cuò)亂。當(dāng)時(shí)夫人生育孩子,受驚而亡。妻家訴訟于官府,酈炎因而被捕入獄。熹平六年丁巳(177年),在獄中被折磨致死,時(shí)年二十八歲。
他的作品,除《見志詩》兩首外,《古文苑》載其《對(duì)事》一篇、《遺令書》四篇。朝廷尚書盧植為其作詠,贊頌其才德,惋惜其不幸的遭遇。遺下一子:止戈。
鐘嶸的《詩品》把他和班固、趙壹并列,認(rèn)為“托詠靈芝,懷寄不淺”,與班、趙一樣是“苦言切句”。明代王世貞惋惜他的早逝,嘆為“蘭摧玉折”(《藝苑卮言》)。
附酈平至酈炎的世系傳承:76、平(擔(dān)任侍中,爵位被廢)→ 77、逸 → 78、乘(復(fù)封武遂侯)→ 79、黃 → 80、莫(被王莽廢除)→ 81、勝 → 82、輿 → 83、侗 → 84、邕 → 85、晁 → 86、炎(涿州始祖,東漢詩人)→
見志詩二首。兩漢。酈炎。 大道夷且長(zhǎng),窘路狹且促。修翼無卑棲,遠(yuǎn)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超邁絕塵驅(qū),倏忽誰能逐。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富貴有人籍,貧賤無天錄。通塞茍由己,志士不相卜。陳平敖里社,韓信釣河曲。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鐘祿。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岳。靈芝生河洲,動(dòng)搖因洪波。蘭榮一何晚,嚴(yán)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值泰山阿。文質(zhì)道所貴,遭時(shí)用有嘉。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賢才抑不用,遠(yuǎn)投荊南沙。抱玉乘龍?bào)K,不逢樂與和。安得孔仲尼,為世陳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