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精品人成视频免费国产,成人免费无码成人影院日韩,青娱国产区在线

  • 推薦
  • 詩文
  • 名句
  • 詩人
  • 古籍
  • 歷史

西域三十六國之疏勒國

  疏勒國為漢初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由于地處交通樞紐之地,是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匯合點,亦是中西文化的最大交匯之處。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原文化在這里交流融匯。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土,疏勒是首站。   疏勒國 西域三十六國之疏勒國的詩文(0篇)

()

  疏勒國為漢初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由于地處交通樞紐之地,是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匯合點,亦是中西文化的最大交匯之處。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原文化在這里交流融匯。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土,疏勒是首站。

  疏勒國,王治疏勒城,去長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戶千五百一十,口萬八千六百四十七,勝兵二千人。疏勒侯、擊胡侯、輔國侯、都尉、左右將、左右騎君、左右譯長各一人。東至都護治所二千二百一十里,南至莎車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當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疏勒是西域古國,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位于今天的新疆喀什噶爾,居西域絲路南、北兩道的交會點,是東西交通的主要進出口。

  關(guān)于疏勒的名稱,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說:過去稱其為“疏勒”,是以其都城稱其國。疏勒國號的正音應(yīng)該是“室利訖栗多底”,“疏勒”這個名稱是以訛傳訛?!痘墼芬袅x》則注說:疏勒的正確叫法是“佉(qū)路數(shù)怛(da)勒”,簡稱疏勒,又被稱為惡性國,因為疏勒人性格粗獷暴戾。

  玄奘所說的“室利訖栗多底”這種稱呼,尚無定論。佛經(jīng)漢譯本《大孔雀咒王經(jīng)》卷中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卷中曾載有“疏勒”之名,而梵本的《圣大孔雀明王經(jīng)》所載“疏勒”一詞則寫作“kha sa”。所以,我國史書又稱疏勒為佉沙、伽沙、迦舍、竭叉等,《慧琳音義》稱之為“迦師佶黎”,《元史》則稱之為“可失哈耳”或“可失哈里”。

  疏勒國因地利之便,與佛教接觸很早。按照《后漢書%26amp;#8226;西域傳》記載,東漢安帝元初年間,疏勒國王安國的舅舅臣盤曾被遣送至大月氏國作人質(zhì)。月氏王很喜愛臣盤,為他在三個住處分別建了一座伽藍(即僧院),冬夏遷居。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述此事:

  昔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威被鄰國,化洽遠方,治兵廣地。至嵚嶺東,河西蕃維畏威送質(zhì)。迦膩色迦王既得質(zhì)子,特加禮命,寒暑改館。冬居印度諸國,夏還迦畢試國,春、秋止健馱邏國。故質(zhì)子三時住處各建伽藍。今此迦藍即夏居之所建也。故諸屋壁圖畫質(zhì)子,容貌服飾頗同中夏。其后得還本國,心存故居,雖阻山川,不替供養(yǎng)。

  由此可知,臣盤留月氏已崇信佛教,回疏勒為王后,“雖阻山川,不替供養(yǎng)”??赡苷浅急P成為在疏勒推行佛法的主力,因此佛教才在疏勒逐漸流行。前一部書曾提到國龜茲有一位著名僧人鳩摩羅什,他當年就曾在疏勒國修行。

 公元400年(東晉隆安四年),高僧法顯遠赴印度時曾途經(jīng)疏勒,記述了當?shù)匚迥攴鸾檀髸?。當時四方僧侶云集,疏勒王及群臣按佛法供養(yǎng)布施。而到玄奘行經(jīng)疏勒時,疏勒已經(jīng)有僧院達數(shù)百所,“僧徒萬余人,習小乘教說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諷其文,故誦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到八世紀初期,佛教仍流行,慧超記述其情況說:“有寺有僧,行小乘法……”中唐以后,回教徒入侵,疏勒佛教遭到毀滅性打擊?! ?/p>

  疏勒境內(nèi)遺存的當年佛教遺跡,目前只發(fā)現(xiàn)兩處。一處是脫庫孜薩來古城佛寺,一處是小阿圖什的石窟。脫庫孜薩來古城在新疆巴楚縣城東北75公里處的山上,位于大道以北的山坡間。城南山巖下約一公里處,有一座很大的寺院廢墟,佛殿、僧舍的布局規(guī)模仍清晰可辨。遺址分為北朝和盛唐的佛寺遺址各一處。

  其中,北朝寺院僅殘存兩間僧房和一個夾道的墻基部分。房后天井有一個廢棄的窖穴,出土有許多龜茲文木簡和成堆的五銖、剪輪五銖錢,地面有許多泥塑佛像殘塊和小佛頭。

  盛唐的寺院僅殘存后殿和與之比連的幾間僧房。后殿立有等身高的泥塑佛像,但都已遭破壞,只存腳下的少許痕跡。墻壁原似有粗線條的彩繪壁畫及彩繪背光,都遭到破壞而模糊不清。出土遺物有漢文等文書、泥佛殘塊、泥燈盞、磐錘以及絲毛織物殘片。小阿圖什石窟在疏附縣西北三十余里的峭壁間,共有三個洞窟。左窟開鑿后,未塑繪裝修;中窟僅殘存佛像石胎;右窟壁畫已漫漶,尚約略可見其布局及壁畫風格,屬于唐代中期遺物。

  在漢代,有許多著名人物,至今仍被人們不時憑吊,傳頌,蘇武就是其中一個。“蘇武牧羊”的故事是《漢書》中的經(jīng)典篇章,幾乎家喻戶曉。其實,《漢書》中耿恭守疏勒的事跡更為感人,《水經(jīng)注》和《資治通鑒》都曾提到此事,而耿恭的影響力遠遠不如蘇武,實在是是歷史的悲哀。

  耿恭,字伯宗,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孤兒。他這個人慷慨大略,有將帥之才,與班超幾乎是同一時代的人。公元74(年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東漢進軍車師,其中一支大軍由劉張率領(lǐng)。劉張請耿恭做他的司馬,在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耿秉一道收復(fù)失地后,耿恭被任命為戊己校尉,駐屯金滿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吉木薩爾縣)。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三月),匈奴北單于派左鹿蠡王率領(lǐng)2萬騎兵進攻車師。耿恭立即派他的司馬帶300人去增援。匈奴兵多,援兵在半道上被全殲?! ?/p>

  匈奴攻下車師王庭,殺了車師國王安得后,便掉轉(zhuǎn)馬頭圍攻金滿城。匈奴將多兵眾,耿恭知道在金滿城不能舊守,于是他命手下在箭頭上抹上毒藥,然后傳話給匈奴說:“我們的箭都是神箭,中了箭的人不久就會死的。”說著,射出一箭,中箭的匈奴兵中箭后,傷口四周很快潰爛。其余的士兵見了驚恐萬分。

  當時正好下暴雨,耿恭率將士就著雨勢殺傷了許多匈奴。匈奴更加恐慌,四散奔逃。耿恭知道匈奴不會善罷甘休,便帶著部下移到城池堅固的疏勒城。七月,匈奴果然來攻疏勒城。乘匈奴尚未在城前形成陣勢之際,耿恭帶著將士出城痛擊,打得匈奴抱頭鼠竄。

  待到匈奴人好不容易擺好陣勢,耿恭卻撤回城里,緊閉城門,堅守不出。匈奴猛攻不下,便斷絕流向城里的澗水,希望用這個辦法迫使?jié)h軍投降。耿恭命人在城里挖井,可井挖到15丈深仍不見有水。當時,士兵們渴得沒辦法,甚至榨馬糞汁來解渴。耿恭并不氣餒,堅信一定能挖出水來,命人繼續(xù)挖,不久果真見到泉水涌出。耿恭立即命士兵把水揚灑向城外,告訴匈奴城里有水。匈奴見城里有水,強攻又攻不下來,只好撤退了。

  在匈奴圍攻疏勒的同時,焉耆和龜茲在匈奴的煽動下也反叛漢朝,殺死了新上任不久的都護陳睦;駐屯在車師前部柳中城(今新疆鄯善縣魯克沁鎮(zhèn))的戊己校尉關(guān)寵也受到匈奴的圍攻。關(guān)寵派人回朝搬救兵,沒想到漢皇剛剛?cè)ナ?,中原正在大喪,哪里有時間討論出兵事宜?救兵遲遲不來,車師很快就投降匈奴,和匈奴一道進攻耿恭。耿恭激勵部下團結(jié)一心,全力拼殺。他們一次又一次擊潰了來犯之敵,堅守著漢朝在西域最后的營壘。

  車師國王的夫人本是漢人。雖然車師王反了,這位夫人還是心向漢朝。她經(jīng)常把敵情悄悄地傳遞給耿恭,使耿恭能在開戰(zhàn)前了解對手的一舉一動。這位夫人還不斷偷運一些糧草給耿恭,使得漢軍能夠繼續(xù)堅守下去。

  靠著將士團結(jié)和外部援助,耿恭又在疏勒堅守了好幾個月。當糧食吃光、消費品用盡時,漢軍的日子變得越發(fā)非常艱難,士兵們已經(jīng)不得不吃自己的戰(zhàn)袍鎧弩。在最艱難的時候,耿恭始終和部下推心置腹,同生死共患難,全軍將士沒有一個有二心的,全都服從耿恭的命令。

  匈奴單于圍困耿恭許久,知道疏勒城里物資匱乏,以為耿恭應(yīng)該有投降的念頭了,就派使者前來勸降。使者對耿恭說:“只要你投降匈奴,打單于就封你為白屋王,還給你漂亮的女人。” 耿恭假裝同意,引誘勸降使者進城,親手將其殺死,掛在城墻上示眾。使者的從人見了,哭著回去報告。匈奴單于聞訊大怒,加派兵馬圍攻疏勒城,要將耿恭碎尸萬段??墒牵M管兵馬越聚越多,疏勒城仍然沒能攻下?! ∵@時,漢朝新君漢章帝已經(jīng)繼位,任命耿秉為征西將軍進駐酒泉,救援耿恭。

  公元76年(東漢章帝建初元年正月),耿秉派酒泉太守段彭、謁者王蒙、皇甫援領(lǐng)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一共是7000余人,在柳中會合,攻打車師的交河城。北匈奴被嚇跑了,車師重又歸漢。

  在王蒙的隊伍里有一個叫范羌的軍吏,他是耿恭的部下。在這場拉鋸戰(zhàn)開始前,耿恭派他到敦煌去取士兵的冬裝。范羌請求派兵去救耿恭,王蒙卻要退兵,部將沒有人愿去送死,王蒙勉強挑出2000人馬,交給范羌帶領(lǐng)。

  范羌帶大軍一路疾馳,抵達疏勒城,見到耿恭。兩人抱頭痛哭,第二天便撤離了疏勒城。匈奴知道后就派兵追擊,耿恭他們邊撤邊打,終于回到了玉門關(guān)。從疏勒城撤離時,耿恭手下僅剩26人,由于常久的饑餓困苦,他們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有一半的人死在歸途?;氐铰尻柡?,范羌等人因功受到提拔,而耿恭后來卻被部下陷害坐牢,出獄后死在家鄉(xiāng)。

  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學家。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兄長班固被召入京中任校書郎,班超和母親隨著遷居洛陽。家境貧寒的班超靠替官府抄寫文書維持生計。每日伏案揮毫的他常突然扔掉毛筆長嘆說:“大丈夫應(yīng)該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博取封侯,怎么能做這種抄抄寫寫的刀筆吏?”

  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漢將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投筆從戎,隨軍出征,立了些戰(zhàn)功,得到竇固的賞識,被委派和從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就這樣,班超和郭恂僅率領(lǐng)36名部下就向西域進發(fā)了。他們到了鄯善國(今新疆羅布泊西南),憑借班超的機警與膽識,殺死了匈奴使者,震懾了首鼠兩端的鄯善王。鄯善王表示愿意歸附漢朝,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漢朝作質(zhì)子。

  竇固大喜,奏請漢明帝選派使者再度出使西域。漢明帝很欣賞班超的勇敢和韜略,認為他是難得的人才,說:“有班超這樣的人才,為什么還要去挑選而不派他出使呢?傳旨,封班超為軍司馬,完成穩(wěn)定西域的重任。” 竇固接旨后,怕班超手下人少,出什么意外,想給他加派人手。班超說:“有這三十多人就足夠了。如果真的有什么不測,人多了反倒麻煩。”

  就這樣,班超等人再次向西域進發(fā),先到了于闐(今新疆和田)。當時,于闐王廣德剛剛攻破莎車(今新疆莎車),有些驕傲自大。而且,匈奴人派了使者駐守在于闐,名為監(jiān)護其國,實際上掌握著朝政大權(quán)。因此,班超到了于闐后,于闐王對他頗為冷淡。班超同樣以雷霆手段誅殺了心向匈奴、制造謠言的于闐大巫師,震懾了于闐王。于闐王誠惶誠恐,當即下令殺死匈奴使者,歸附漢王朝。

  當時,匈奴人扶立的龜茲(今新疆庫車縣城東郊)國王倚仗匈奴的勢力在絲路北道肆行無忌。他派兵攻破疏勒(今新疆喀什市)國,殺死其國王,立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疏勒國實際掌握在龜茲人手中。就是在這個時候,班超帶手下來到了疏勒國。

  班超一行來到距疏勒都城架橐(tuo)城90里的地方,派手下田慮去招降兜題。他指示說:“兜題不是疏勒人,所以,疏勒國的人肯定不會對他忠心耿耿。如果你去了,兜題還不肯投降,你就可以活捉他。”

  得到班超的指點,田慮只身來見兜題。兜題見田慮勢單力孤,根本不肯投降。田慮乘其不備,搶上去劫持了他,乘馬跑回來向班超復(fù)命。班超當即率重人來到架橐城,把疏勒文武官員全部集中起來,向他們陳說龜茲種種不合理的行徑,宣布之前被殺掉的疏勒國君的侄兒 “忠”做新國王。疏勒人對此非常滿意,他們早就不能忍受由龜茲人統(tǒng)治自己了。新疏勒王和疏勒官員一致要殺死兜題,但班超從大局出發(fā),為了展現(xiàn)漢王朝的威德信義,說服疏勒人,釋放了兜題。至此,班超兩次出使,憑借智勇,已先后使鄯善、于闐、疏勒三個王國恢復(fù)了與漢朝的友好關(guān)系。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漢明帝去世,焉耆國乘漢朝大喪之際,領(lǐng)兵圍攻西域都護,殺死了都護陳睦,龜茲、姑墨(今新疆溫宿、阿克蘇一帶)等國也屢屢發(fā)兵進攻疏勒。班超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他跟疏勒王忠互為犄角,首尾呼應(yīng),拒守架橐城,雖然勢單力孤,但仍維持了一年多。

  公元76年(漢章帝建初元年),漢章帝即位。朝廷已得知陳睦已死,擔心班超獨臂難支,下詔命班超回國。班超領(lǐng)命,開始準備歸國。疏勒國得知,舉國驚恐。疏勒都尉黎弇(yǎn)說:“漢使就要棄我們而去,疏勒必將再度被龜茲所滅。我實在不忍眼見漢使離去。”說罷,他竟拔刀自刎而死。班超啟程后,率部先到了于闐。于闐國王侯百姓都放聲大哭,說:“我們依賴漢使就好像依賴父母,您要是走了,我們可怎么辦呢?你千萬不能走??!”不少人還抱住班超的馬腿苦苦挽留。班超見狀,自知于闐父老決不會讓他回國,而他也想留在這里,完成他立功異域的宏愿,便毅然決,不回漢朝,重返疏勒。當時,在班超走后,疏勒有兩座城已經(jīng)重新歸降了龜茲,并且與尉頭國(今新疆阿合奇)聯(lián)合起來做亂。班超一回來就帶兵抓捕反叛首領(lǐng),打敗尉頭國,殺死叛軍600余人,使疏勒重新安定下來。  

  公元78年,(漢章帝建初三年),班超率一萬多疏勒等諸國士兵進攻唯龜茲馬首是瞻的的姑墨,將其平定,孤立了龜茲。公元80年(漢章帝建初五年),班超上書給章帝,分析西域各國形勢及自己的處境,提出了要趁機平定西域各國的主張。漢章帝對班超的工作非常滿意,準備給班超增加人手。平陵人徐干與班超志同道合,被任命為代理司馬,帶領(lǐng)一千人去增援班超。

  起初,莎車國以為漢朝不會支援班超,僅憑班超的那點人成不了氣候,于是依附龜茲,疏勒都尉番辰也突然反叛。危急關(guān)頭,正好徐干到達疏勒。班超與徐干一起殺掉番辰,平息了叛亂,準備進軍龜茲。當時,烏孫國兵力強盛,漢武帝時又曾以細君、解憂兩位公主先后下嫁,因此班超打算借助烏孫的力量。章帝頗以為然,于公元83年(建初八年)拜班超為將軍長史,升任徐干為軍司馬,另派遣衛(wèi)侯李邑護送烏孫使者出使烏孫,聯(lián)系“合作”事宜。

  李邑走到于闐時,正趕上龜茲進攻疏勒,嚇得不敢前行。為掩飾自己的怯懦,他上書給朝廷,說對西域的行動肯定會勞而無功,又造謠說班超“擁愛妻,抱愛子,安樂外國,無內(nèi)顧心”。班超聽說后,毅然讓妻子離開自己,表示自己的決心。漢章帝也深知班超的為人,下詔切責李邑,說:“就算班超沉湎于溫柔鄉(xiāng),不想回來,他手下士兵千余人都不想回歸故土嗎?他們怎么都能與班超同心協(xié)力?如果班超是那樣的人,肯定早有士兵跑回來報告了,還用得著你來說嗎?”盛怒之下,章帝命李邑接受班超的管轄調(diào)度,讓班超根據(jù)情況決定是否讓李邑留在西域。

  班超并不因私怨報復(fù)李邑,反而讓李邑帶著烏孫侍子回京。徐干勸班超說:“李邑之前誣陷您,想壞了平定西域的大事,您為什么不借著皇上旨意的安排留下他,好好教訓(xùn)他,派其他人送侍子回京呢?”班超說:“你這話就錯了!正是因為李邑誣陷我,我才派他回去。我問心無愧,為什么害怕人家的壞話呢?如果為了泄憤而留住他,就不是忠臣了。”  

  公元84年(漢章帝元和元年),朝廷又派遣假司馬和恭等四人率領(lǐng)800兵士前去協(xié)助班超,班超便發(fā)動疏勒、于闐兵攻打莎車王。莎車王暗地里派使者串通疏勒王忠,以重利誘惑他,疏勒王忠便決定反叛,勾結(jié)莎車王西逃,固守烏即城。班超另立疏勒王室的府丞成為疏勒王,將不愿謀反的人全部調(diào)動起來攻打叛王忠。雙方相持了半年,由于康居王派精兵援救,班超難以攻取烏即城。這時,月氏王與康居王聯(lián)姻不久,關(guān)系很親密,班超就派人贈送很多金銀錦帛給月氏王,讓他勸止康居王。康居果然撤了兵,還生俘了叛王忠,把他押回疏勒國,烏即城便只好向班超投降。

  又過了三年,叛王忠去游說康居王,向他借兵回國,并暗中與龜茲勾結(jié),派人向班超假投降,班超知道他們的陰謀,但表面上假裝答應(yīng)接受投降。忠一聽大喜,馬上帶領(lǐng)輕騎來見班超。班超暗中埋伏下軍隊等候著,設(shè)下營帳,奏樂接待,酒過一巡之后,就高聲喝令部下將忠捆起來斬首,并就勢擊潰忠的隨從。西域南道就此暢通無阻。此后,班超收服莎車、大月氏、龜茲、姑墨、溫宿、焉耆、危須等國。西域大大小小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
 
  公元95年(和帝永元七年),朝廷下詔說:“以前匈奴橫行西域,侵擾河西。那時,縱使是白天,城門也緊緊關(guān)閉。先帝(漢武帝)憐憫邊疆、西域百姓的苦難,命將帥出擊匈奴右地,破白山,臨蒲類,取車師,西域諸國震懾響應(yīng),西域被開通,朝廷在那里設(shè)置了都護。可是,焉耆王獨謀悖逆,依仗險隘攻擊都護府,殺我漢朝官兵。先帝(漢明帝)重視百姓的身家性命,不愿意興師動眾,因此命班超出使西域。班超歷盡艱險,在西域坐鎮(zhèn)二十二年,西域各國無不賓服。班超除去了那些依附匈奴的國王,改立心向漢朝的國王,不動中國一絲一毫的錢糧,不須大軍遠征,就使西域和平安定,互相團結(jié),除掉了叛逆,為死難的將士報了仇。鑒于班超立下大功,封班超為定遠侯,食邑一千戶。”后人因此尊稱班超為“班定遠”。

  和帝永元十二年,垂垂老矣的班超上疏說:“臣聽說姜太公雖然封在齊國,死后都安葬在周國。狐死首丘,代馬依風。周國與齊國同在中原,相隔只有千里,太公尚且思戀故土,何況小臣遠處絕域,怎么能不想念家鄉(xiāng)?蠻夷的風俗,歷來敬服青壯,瞧不起老人,我再留在這,可能就會讓西域產(chǎn)生輕慢之心。臣年紀大了,常常擔心死在他鄉(xiāng)。當年蘇武滯留匈奴十九年,現(xiàn)在臣得到皇上的厚愛,奉命守西域,如果終老于此,也無怨無悔,就怕后人因此不愿再出使西域了。臣不敢奢望到酒泉郡,但求能活著走進玉門關(guān)!臣老病衰困,冒死上奏,讓我的兒子班勇帶著貢品入塞,讓他看一看自己的故鄉(xiāng)。”  

  漢和帝看到奏折,非常感動,下旨允許班超回京。至此,班超在西域鎮(zhèn)守了31年。公元102年(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當年九月就病逝了,享年71歲。自公元前60年(西漢神爵二年)開始,西域疏勒國正式歸屬中原王朝,此后與歷代中原王朝都保持著政治與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密切聯(lián)系。

  漢末三國時期,盡管中原大亂,疏勒國還是遣使而來。曹魏政權(quán)在西域設(shè)西域長史,封疏勒王為“守魏侍中大都尉”,并頒發(fā)印綬。到了西晉時,疏勒國不斷遣使向晉朝貢獻名馬、特產(chǎn),還將王子送到晉朝京都作侍子,學習文化和中原典章制度。同時,疏勒王接受了晉朝所賜封的“守侍中大都尉奉晉大侯親晉”的封號。

  東晉之后,內(nèi)地先后有前涼、前秦、后涼、西涼、北涼等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統(tǒng)轄過西域。疏勒國一如既往,并不因中原政權(quán)更迭頻繁而像其他西域國家那樣尋求獨立,與中原割據(jù)政權(quán)仍保持隸屬關(guān)系和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

  公元323年前后(約東晉明帝太寧元年),疏勒國被龜茲兼并,疏勒王降格改稱為“貴人”,成了一個傀儡。龜茲王又派遣將領(lǐng)對疏勒國實行“監(jiān)護”,以控制疏勒。這種局面維持了幾乎一個世紀,直至公元420年左右,龜茲受到吐谷渾的侵襲,疏勒“貴人”才乘機起兵殺死龜茲派遣的監(jiān)軍,重新恢復(fù)了原有地位。

  新疏勒王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遣使到內(nèi)地與北魏政權(quán)取得聯(lián)系,表示臣屬??上枥帐拐咝兄镣局校蝗崛徊看蟊钃?,被迫返回。

  隨著北魏政權(quán)日益強大,疏勒國終于沖破阻力前往朝貢。自公元435年至公元512年間,疏勒就曾先后15次向北魏派出使者表示臣屬,北魏也曾派出使者前往撫慰。雖然其間自公元480年至公元563年間,疏勒國不幸又被游牧于中亞地區(qū)的嚈噠人所征服役使,但心向中原、維護統(tǒng)一之志始終未變。

  公元567年(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前后,西突厥驅(qū)逐嚈噠,疏勒又落入突厥貴族之手,并由其派人監(jiān)統(tǒng),催促征賦。疏勒與西域各地苦不堪言,無不渴望與內(nèi)地早日恢復(fù)政治上的統(tǒng)一。公元615年(隋煬帝大業(yè)十一年),得知隋朝立國后,疏勒國馬上遣使朝貢,希望能回歸中央政權(quán)。但僅過了3年,短命的隋朝就滅亡了。

  公元635年(唐太宗貞觀九年),疏勒國終于沖破突厥政權(quán)的軍事高壓,遣使來到長安,面見太宗李世民,要求恢復(fù)中央對西域的統(tǒng)轄。

 疏勒國的舉動使突厥貴族政權(quán)大為恐慌。為減少突厥派遣官員對疏勒國重利盤剝所帶來的怨恨,早在公元615年疏勒王遣使入隋之后,突厥就曾授予疏勒王“頡利發(fā)”這樣一個突厥官爵,以示政治上的拉攏和恩寵。但疏勒王并不買帳。這一次,突厥貴族們決心下大本錢穩(wěn)住疏勒王,于是把汗室公主下嫁給疏勒王,企圖以聯(lián)姻手段強化對疏勒國的控制。疏勒王依舊不為所動,一年后再次遣使入唐。唐太宗對疏勒的請求高度重視,產(chǎn)生了要在西域設(shè)置都護府的初步設(shè)想。

  公元639年(唐朝貞觀十三年),疏勒國第3次遣使入唐,再度重申了上兩次的請求,終于使唐太宗下定決心。在唐朝設(shè)立安西都護府及其所屬四大軍鎮(zhèn)這個重大決策問題上,疏勒國的再三強烈要求是起了巨大作用的。唐太宗曾就疏勒王三次遣使之事對房玄齡說:“我南征北戰(zhàn)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大唐王朝,遠處四方的各少數(shù)民族無不欣然前來歸附。但像疏勒這些西域小國,至今還在苦難之中無法保存自己,這是很讓人難過的。希望你們認真輔佐我,不要老是說些喪氣話,讓我難下決心,動搖大唐的統(tǒng)治。”唐太宗對疏勒王的愿望非常理解,也希望讓疏勒重回中原的懷抱。

  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唐太宗斷然發(fā)兵西域,攻占高昌(今吐魯番),并不顧大臣魏征的勸阻,果斷地在西域設(shè)置了安西都護府,以喬師望為首任都護。

  兩年后,安西都護郭孝恪南擊焉耆,北破突厥,在天山以東以北站住了腳,西突厥軍隊被迫退往天山以南固守觀望。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西突厥可汗在唐軍步步緊逼之際,向唐朝遣使求和,提出求婚,答應(yīng)割讓疏勒等5國作為娶唐朝公主的聘禮。唐太宗當然不答應(yīng)。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唐軍一鼓作氣從突厥兵手中奪回龜茲,疏勒、于闐等地的突厥軍隊全都望風而降,天山以南失地盡為唐朝收復(fù)。唐太宗命都護郭孝恪將安西都護府從高昌遷往龜茲,恢復(fù)兩漢以來的舊制;同時宣布正式建立危茲、焉營、疏勒、于圍四鎮(zhèn),統(tǒng)歸安西都護府轄制。“鎮(zhèn)”即軍鎮(zhèn),是唐朝派駐西域的軍事機構(gòu)。公元675年(上元二年),才又成立疏勒都督府。

  都督府是唐朝派駐西域的行政機構(gòu);最高長官為都督,由唐朝委派當?shù)厣贁?shù)民族首領(lǐng)擔任。都督府下設(shè)司馬與參將,前者協(xié)助都督理政,后者主辦漢文文書。各州首腦為刺史,也由本地少數(shù)民族貴族兼任;刺史之下,也分設(shè)州司馬與州參將。都督和刺史都可以享受世襲待遇。都督府的主要職責是代唐中央政府在當?shù)貙嵤┬姓卫?,處置各種民、刑案件,收取租賦和過往商稅,用以維持地方和駐軍所需,并協(xié)助唐朝軍隊從事征戰(zhàn)、保衛(wèi)邊疆。  

  疏勒都督府轄境,西達蔥嶺(在今塔什庫爾干),東北至今阿克蘇,東南至今皮山一帶,是當年安西四鎮(zhèn)中轄地最廣、領(lǐng)州最多的一方重鎮(zhèn)。

  疏勒都督府在唐朝西陲的軍事戰(zhàn)略上,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實屬舉足輕重。因此,在疏勒除有疏勒鎮(zhèn)所轄的常規(guī)性地方部隊外,還有安西都護府直接控制的疏勒軍,常備兵力最盛時達萬人以上,兵員大半來自內(nèi)地,不足部分由西域各地少數(shù)民族士兵補充。

  除正規(guī)軍政組織外,疏勒王擔任大都督,直接領(lǐng)導(dǎo)一支由本地少數(shù)民族士兵組成的地方軍隊,長官稱“藩落大使”,接受安西都護府的調(diào)遣,主要責任是維護地方治安。

  為維持這樣一支龐大部隊的軍需衣食,除在當?shù)鼐用裰姓魇兆赓x并加一部分國家撥款外,駐軍本身也實行屯墾自助。當時駐疏勒的軍隊墾田達7屯。每屯以50頃計,這個數(shù)字也很可觀。在屯墾的同時,駐軍也畜牧牛羊并從事其他一些副業(yè)。當?shù)胤焦?yīng)和屯田仍不足以供應(yīng)的情況下,唐朝又規(guī)定疏勒與其他三鎮(zhèn)可自行征收絲綢之路上各國客商的貨物過境出入稅,以資軍需補給和地方開支。設(shè)立安西四鎮(zhèn)的當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西域局勢為之驟變。
  公元650年(永徽元年),唐高宗繼位。吐蕃貴族公然叛唐,攻陷了安西四鎮(zhèn),西突厥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也發(fā)動大規(guī)模叛亂,自稱“可汗”,與吐蕃爭鋒,整個西域陷入一片混戰(zhàn)之中。

  阿史那賀魯?shù)呐褋y被平定后,唐軍投入了大量兵力,其殘部由思結(jié)闕俟斤都曼帶領(lǐng),竄往天山以南,脅迫疏勒王聯(lián)兵攻破于闐,企圖勾結(jié)吐蕃共同對抗唐軍,但都幾個月后被唐軍擊潰擒獲。

  公元662年(龍朔二年),西突厥又竄至疏勒一帶作亂。三年后,疏勒王在西突厥與吐藩大軍的壓力下被迫聯(lián)兵進攻于闐,致使吐蕃勢力大增。疏勒軍民始終不甘受叛唐之名,隨時伺機擺脫突厥和吐蕃的控制。唐朝為了奪回安西重鎮(zhèn)疏勒,也派鴻臚卿蕭嗣業(yè)發(fā)兵征討,援救疏勒。西突厥感到害怕,帶上疏勒使者入朝請罪,表示愿意歸降。
  公元675年(上元二年),唐朝恢復(fù)了安西四鎮(zhèn),同時正式設(shè)立疏勒都督府。不料,疏勒隨后又被吐蕃大軍攻占。公元684年(武后文明元年),武則天登基,決心再振唐威,對西域恢復(fù)控制。她派唐軍擊敗吐蕃,力排眾議,恢復(fù)了安西四鎮(zhèn)。

 公元703年(長安三年)冬天,突騎施部首領(lǐng)娑葛自立為“可汗”,發(fā)動大規(guī)模叛亂。唐朝發(fā)重兵征討。娑葛立即出兵2萬企圖先發(fā)制人,以5千騎兵部隊搶攻疏勒。  

  安西都護郭元振正駐扎在疏勒,深知疏勒為安西四鎮(zhèn)中的咽喉要害之地。他集中所帶不多的士兵,與疏勒鎮(zhèn)的屯兵一同駐扎在赤水河口的要津之地,使敵人一時無法突破。到了第二年夏天,唐軍大規(guī)模反攻,娑葛請降,疏勒轉(zhuǎn)危為安。此后,疏勒的一切活動走上了正規(guī),開始為唐朝的邊陲大業(yè)發(fā)揮出重大作用。

  因不敢再正面強攻安西四鎮(zhèn),吐蕃大軍迂回到喀喇昆侖山以南,企圖先攻占小勃律,再進犯安西都護府。疏勒軍副使張思禮率領(lǐng)疏勒鎮(zhèn)與各族士兵共4千余人奉命迎戰(zhàn)。在疏勒會集之后,他們?nèi)找辜娉?,抵達小勃律境,與前來接應(yīng)的小勃律軍隊夾攻吐蕃軍。吐蕃軍大敗潰逃,被殺被俘達上萬人。

  由疏勒軍為主力參戰(zhàn)的這一重大戰(zhàn)役,頓時解除了吐蕃對四鎮(zhèn)的軍事威脅,至少在此后的15年間,有力地保障了朝廷和中南亞各國的交通。疏勒軍旗開得勝,疏勒都督府威名大振,安西上下無不為之歡呼!

  后來,唐朝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內(nèi)戰(zhàn)不休,無暇西顧。吐蕃加強了對西域的軍事攻勢。唐朝命令安西、北庭二大都護府全線撤回內(nèi)地。但駐守西域的唐朝各族軍民不甘心投降退讓,違旨繼續(xù)抗戰(zhàn)多年。吐蕃鐵騎步步緊逼,公元790年攻陷了苦戰(zhàn)到最后的北庭都護府,西域至此完全喪失。

  公元789年(唐德宗貞元五年),中原僧人悟空(原名車奉朝,為唐朝官員,護送罽賓使者時在那里出家),在返國途中經(jīng)過疏勒鎮(zhèn)時,見到疏勒王等仍然在原地率領(lǐng)全體軍民,在吐蕃大軍的苦逼圍困下,不辭艱險奮力鎮(zhèn)守。這就是一心向漢的疏勒,值得尊敬的疏勒。西域的疏勒國一帶,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相傳,疏勒國有一個王子,長得英姿挺拔,精通文武,騎射過人,疏勒王十分疼愛他。一天,王子到山中打獵,為了追一只狐貍,馬跑得太快,被胡楊絆倒。王子從馬背上摔下來,昏迷了過去,等他醒來,已經(jīng)是漆黑的晚上。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頭躺在一位貌美的牧羊女子腿上,摔斷的腿上已經(jīng)被敷了草藥,被包扎好,不那么疼了;旁邊燃著一堆篝火,烤得馬鈴薯發(fā)出誘人的香味。王子明白,是這個姑娘救了自己。兩個人由陌生到熟悉,產(chǎn)生了情愫。此后,王子便經(jīng)常借故去打獵相見牧羊女。他發(fā)現(xiàn)牧羊女不但善良美麗,而且聰慧過人,她的歌聲總能吸引來許多的小動物翩翩起舞。雖然不會寫字,牧羊女卻很快跟王子學會了口頭即興創(chuàng)作歌曲和小詩,他們在一起創(chuàng)作了一曲曲美麗動人的情歌和詩詞來表達彼此的深情厚誼。他們唱到:  

  阿依答,為神而生的我的天空

  明若月灣的微笑

  燦若星河的雙眸

  尾隨你的潔白羔羊

  藍天里的小鳥和遠處的湖畔

  都是恩賜你美麗的守護神

  他們都在為我而歌唱吧

  歌唱我擁有這樣一處寧靜和愛的天空

  歌唱我如此戰(zhàn)栗的愉快的幸福的靈魂

  疏勒國王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生氣。他原想以王子的婚姻作為當時眾多國家之間勢力抗衡和聯(lián)盟的籌碼,因此極力反對、阻撓這段沒有政治背景的婚姻。

  國王也了解自己的兒子的癡情和執(zhí)著,于是暗自實施了一場苦肉計,說服牧羊女為了王子的前程而放棄王子。牧羊女含淚寫下了一封絕情的書信后,狠心的國王為了絕后患,將牧羊女囚困在疏勒國后山無人能走出來的千年迷谷里,打算將她活活餓死,讓王子再也找不到她。

  牧羊女在山谷中,因思念、擔憂王子,悲嘆自己的愛情,整日傷心流淚。聰明的王子看到絕情的書信,心中十分明白,他決定放棄眼前骯臟的一切榮華富貴,依靠心腹逃出王宮,只身來到山谷中尋找自己心愛的人,他深情地呼喚著牧羊女的名字,尋遍了山谷的各個分支,為了避免走迷路,王子在走過的地方撒下了紅柳的種子和胡楊的種子。牧羊女感應(yīng)到王子在山谷之中尋找她,便祈求上天讓她的眼淚變成一條小溪,讓她的腳印變成一個大大的記號來指引王子,讓王子在山谷里不會迷路。

  另一邊,王子已經(jīng)把隨身帶的干糧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找了七天七夜,還是沒找到心上人。吃著野草,喝著牧羊女眼淚匯成的山泉,王子在山谷中繼續(xù)找尋,但由于峽谷分支眾多,路線迷幻,王子始終找不到牧羊女。想到心愛的人已經(jīng)在這野獸出沒、沒有糧食的山谷里待了數(shù)日,兇多吉少,絕望的王子對著山谷傾盡最后的全身力量,呼喊牧羊女的名字。他的深情呼喚終于打動了山神,聲音震撼山谷,山體瞬時裂開一道峽谷。王子欣喜若狂地穿過峽谷,但因為體力不支,還是昏倒在一條瀑布旁。

  牧羊女已經(jīng)聽見了王子的呼喚,卻沒有力氣回應(yīng)。她哭得更厲害了,淚如泉涌,眼淚匯集成一股強大的溪流,順著山谷流到王子跟前。咸咸的眼淚流過了王子的身旁,王子感覺到了牧羊女的眼淚,他知道牧羊女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可是已經(jīng)沒有氣力行走。他拼著最后一口氣,順著溪流爬向牧羊女,當王子終于見到心愛的牧羊女時,看見的卻是一具凄涼的骷髏,王子含著淚用最后一點氣力深情地和牧羊女吻在一起,骷髏竟也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天神為了紀念這對情侶,巧妙地設(shè)計了峽谷口,那峽口就變成了一位鼻梁挺直的男子和一位大眼含笑美女深情地吻在一起的樣子。據(jù)說,由于溪水的澆灌,王子當初撒下的胡楊種子和紅柳種子長出了一片茂密的胡楊林和紅柳,溪水與胡楊林還有紅柳便永久地生存在這個山谷里,伴隨著王子和牧羊女永遠的連在一起的心成為一道奇觀——峽谷胡楊。山谷里許多受過牧羊女相救的小動物在他們死去的那一刻也變成了化石,甘愿陪伴王子和牧羊女永留在這孤寂的山谷里。當?shù)厝苏f,來過這里的人,不可以褻瀆山神,否則都會受到懲罰。所有虔誠祈禱的人,回去都會變得更加癡情,對自己的伴侶更加愛惜、珍重。

  公元前60年(西漢神爵二年),西域疏勒國正式歸屬中原王朝。

    約公元74年(永平十七年),班超派人劫持龜茲所立的疏勒王,另立之前被殺掉的疏勒國君的侄兒忠做新國王。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匈奴圍攻金滿城。漢將耿恭帶部下移師疏勒城。班超則與疏勒王忠互為犄角,拒守架橐城,抵御焉耆、龜茲、姑墨大軍。

  公元78年,(漢章帝建初三年),班超率一萬多疏勒等諸國士兵進攻唯龜茲馬首是瞻的的姑墨,將其平定,孤立了龜茲。

  公元323年前后(約東晉明帝太寧元年),疏勒國被龜茲兼并,疏勒王降格改稱為“貴人”,成為傀儡?! ?/p>

  公元420年左右,疏勒“貴人”起兵殺死龜茲派遣的監(jiān)軍,重新恢復(fù)了原有地位。

  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疏勒都督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