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的和氏璧價值連城,自古來天底下人人稱贊。
今晚上送你回趙州故鄉(xiāng),空中月明如水灑滿前川。
趙國有一塊價值十五座城他的壁玉,向來是天下聞名的。
我今夜送你回到趙州家鄉(xiāng)地方去,天空中留下一輪明月,仍然照滿的面的川水呢。
趙縱:楊炯友人,趙州人。
趙氏連城璧(bì):戰(zhàn)國時,趙國得到一塊叫和氏璧的美玉,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換,故稱連城璧。此處用趙氏喻指趙縱,連城璧喻指其才華。連城璧,價值很多座城市的寶玉。這里指戰(zhàn)國時趙國的和氏璧。
君:指趙縱。舊府:趙國的故地,指趙縱的家鄉(xiāng)山西。
參考資料:
1、賈三強.千家詩新繹:陜西人民出版社,1981:9
2、張學文.唐代送別詩名篇譯賞:重慶出版社,1988:18-19
這首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已無法考證,從題目可知,這是詩人在某個夜晚送別友人趙縱去趙州而作的。
參考資料:
1、賈三強.千家詩新繹:陜西人民出版社,1981:9
《夜送趙縱》是一首送別詩,寫得氣魄宏大。趙縱是趙地的趙姓人,詩人為他送別,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天下盡人皆知的戰(zhàn)國時趙惠文王那塊和氏璧的故事。
首句“趙氏連城璧”,是詩人以國之瑰寶和氏璧比喻趙縱的品貌。次句“由來天下傳”,借美玉的名傳天下,進一步比喻趙縱的名氣。他是名聲遠播四海之內(nèi)的。詩人用比興手法,明寫和氏璧價值連城,盛名久傳,暗比趙縱才華出眾,天下聞名,符合地點,符合姓氏,顯得非常貼切自然。詩人借助他人之口表達自己的心意,委婉地稱贊朋友,仰慕之情由衷而發(fā)。
第三句“送君還舊府”,這本來是平鋪直敘,但力托全詩,可舉千斤。照應首句寓意深邃,扣住題目中的“送”字,含有“完璧歸趙”的意思,讓主題立意也就呼之而出,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一路順風,平安到達的祝愿。詩人構(gòu)思巧妙,立意高遠,使人折服。從詩意推測,趙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大概因仕途失意,辭歸故里。在詩人眼中,他是遠離塵囂,冰清玉潔,“完璧歸趙”?!八途€舊府”,這近似白話之句確是一個點睛之句,它使前面的喻句有落腳點,后面的景句有依托,能夠充分地表達出主題內(nèi)容。詩人對友人的同情、撫慰、稱頌、仰慕之情,也都淋漓盡致再現(xiàn)出來。末句“明月滿前川”,純粹地描寫景物,暗應題目中的“夜”字,以明月隱喻玉璧,璧如月潔,月如璧明,進一步稱頌趙縱。同時,一個“滿”字,既描繪了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象,又抒發(fā)了詩人的滿腹別情。詩句交待送別的時間在明月當空的夜晚,地點在奔流不息的河邊。當朋友張帆遠離之后,詩人佇立遙望,但見清冷的月光灑滿大地,空曠孤寞之意襲人。結(jié)束語真實地表達出詩人送別故人后的深切感受:惆悵、虛渺。但他又慶幸朋友“完璧歸趙”隱退故里,流露出憎惡官場、甚至逃避現(xiàn)實的情緒。
全詩融敘事、寫景于一爐,巧用典故,比興得體,語言明白曉暢,形象鮮明可感。深入淺出,比喻設譬通俗易懂,寫景自然貼切,“猝然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繩削”,借情寫景,意境深邃,別有情致。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
楊炯。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書秋谷詩集后 其二。。薛寧廷。 昔夢之帝所,一聆《霓裳曲》。謠諑妒蛾眉,酒食生岸獄。歸坐滄浪亭,臨流濯我足。綺語出金仙,冰銜換玉局。嶺海發(fā)奇情,禿豪脫羈束。詩留天地間,何啻為令仆。
武功阻雨呈康德涵狀元三首 其三。明代。鄭岳。 關輔多英俊,掄魁迥不凡。清樽延款語,細雨濕征衫。絕粒離煙火,行空脫轡銜。西歸仍有約,拉我訪云巖。
偈四首 其四。宋代。釋曇賁。 濃將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贈董士勉歸海州并問訊劉貢寓學正。明代。鄭真。 風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賓筵且復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