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杏了,夭桃盡,獨自占春芳。不比人間蘭麝,自然透骨生香。
對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憂長笛吹花落,除是寧王。
占春芳·紅杏了。宋代。蘇軾。 紅杏了,夭桃盡,獨自占春芳。不比人間蘭麝,自然透骨生香。對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憂長笛吹花落,除是寧王。
紅杏花開過了,嬌艷的桃花凋謝了,梨花獨自暮春開放,蘭草麝香怎能和梨花相比呢?梨花的香氣自然飄來深深的像從骨子里沁出。
飲酒賞花,憶起這酒似歌妓“佳人”的姿色,兼有荼蘼花般的香艷,梨花?。〔灰驎r令之笛吹落;否則,擔(dān)心的便是開國受命之寧王。
占春芳:詞牌名。《萬樹詞律》卷四注云:“此體他無作者,想因第三句為題名?!薄对~式》卷二:“蘇軾詠杏花,制此調(diào)?!?/p>
紅杏了:紅杏花開過了。
夭桃盡:嬌艷的桃花凋謝了。
蘭麝(shè):蘭草與麝香,即大自然生成的蘭草香和人工制成的麝香。
透骨:從骨子里沁出,極言深刻。兼合明光:占盡酒和花般的酴醾的香艷。以顏色似之,故名。
參考資料:
1、王水照 王宜璦.蘇軾詩詞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2-123
2、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9
這首《占春芳》,約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三月末到四月初因烏臺詩案謫居黃州時。
參考資料:
1、孔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229-230
與詠梅花、詠海棠一樣,蘇軾以梨花自況,袒露他貶居黃州后心胸仍像潔白梨花那種曠達(dá)情懷。
上片,以反襯手法,從視角上寫梨花的品格。“紅杏了,夭桃盡,獨自占春芳。”開頭三句,以“紅杏”開過了,“夭桃”謝“盡”了來襯托梨花盛開狀態(tài),交代梨花獨放的暮春季節(jié)?!蔼殹弊忠挥?,宛有萬花皆離我獨笑的孤姿;“占春芳”再無他花,只有此花獨為大地占盡春芳,顯示高潔。以紅襯白,個性鮮明。“不比人間蘭麝,自然透骨生香”,從嗅覺上和心態(tài)上,以反襯之筆,寫梨花的自然清香和沁人脾的魅力。蘭草與麝香本是花中之王和香中之首,在此與梨花相比,自然遜色多了。但他并未貶低蘭麝。然而,作者巧妙地指出:蘭麝怎能和“自然透骨生香”的梨花相比,進一步突出了梨花的名貴地位和觀賞價值。這為下片寫人埋下了隱示性的一筆。
下片,運用了正喻手法,寫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游黃州、武昌的友人梨花般的品格。“對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突出他們飲酒賞花,酒花香醉的諧謔情景。“對酒莫相忘”為領(lǐng)頷句,領(lǐng)取串連下文。喝上了酒,就會憶起這酒似歌妓“佳人”的姿色;還兼有或占盡那似酒似花的、“無花香自遠(yuǎn)”的“明光”酴醾的韻味。酒、佳人與酴醾的聯(lián)系是從白色與麝香般的氣味為媒體的。緊接著兩句點題:“只憂長笛吹花落,除了寧王?!庇缮系膶懳锒[喻到寫人,讓人留戀的紅杏、夭桃最后凋謝了,但最擔(dān)心的是梨花,不要因時令之笛吹落;否則,擔(dān)心的便是開國受命之寧王。很顯然,作者以此隱寓著賢明的神宗,能否像寧王那樣,不要吹落他這“梨花”。
全詞筆法奇特,博喻成堆。先是以“紅杏”、“夭桃”紅色和凋謝反喻梨之白花和盛貌;繼而以蘭麝的蘭黑色和沉香來正喻梨花般的白花和透骨的本質(zhì);再以上片的花物來喻隱下片的人事;下片又以酴醾般的酒、花與憶想中的“佳人”相喻,且三者融為一體,互得益彰。最后,借花抒發(fā)花與寧王息息相關(guān)的命運,來影射宋朝皇帝是否愛惜孤潔梨花般的貶臣東坡;何況蘇東坡早是“酴酴醾不爭春,寂寞開最晚”的齊安花了。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陌上暮春。明代。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次游坡亭韻。明代。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六經(jīng)失真詮,瓦缶時鳴雷。逐逐翳枝落,那將根本培。遙聆金石語,遐思真奇瑰??丈斤L(fēng)月夜,悵望獨徘徊。飛云探天乙,鐵橋為君媒。漫爾羨坡老,乾坤亦殊才。冥坐俟東曉,身世忘堪哀。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fēng)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xué)范滂。矧當(dāng)太平時,馳驅(qū)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xiāng)。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山居七詠題畫送周伯陽 其五 九曲山。明代。張羽。 竹林路陰陰,尋幽不覺深。不比羊腸坂,空傷行客心。
勛業(yè)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fēng)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
水調(diào)歌頭·勛業(yè)竟何許。宋代。吳潛。 勛業(yè)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fēng)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