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遺蜀石經(jīng),收聚十獲五。
勤搜兼巧遇,彼蒼眷嗜古。
流傳閱百年,藏者可指數(shù)。
踵觀盛師儒,證辨析絲縷。
鯫生安置喙,矘視屢起舞。
尤幸邀天章,篆畫出沖主。
雄姿走螭龍,奧雅胎石鼓。
劉侯為發(fā)篋,光氣爛庭戶。
方將卻魔魅,復(fù)旦萬物睹。
守闕留伏申,待訪孰與伍。
為劉健之題所藏蜀石圖。近現(xiàn)代。陳三立。 殘遺蜀石經(jīng),收聚十獲五。勤搜兼巧遇,彼蒼眷嗜古。流傳閱百年,藏者可指數(shù)。踵觀盛師儒,證辨析絲縷。鯫生安置喙,矘視屢起舞。尤幸邀天章,篆畫出沖主。雄姿走螭龍,奧雅胎石鼓。劉侯為發(fā)篋,光氣爛庭戶。方將卻魔魅,復(fù)旦萬物睹。守闕留伏申,待訪孰與伍。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yán),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xué)大師、歷史學(xué)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之譽。1937年發(fā)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xù)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陳三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yán),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xué)大師、歷史學(xué)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之譽。1937年發(fā)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xù)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野行偶見紅樹悵然有感呈石末公。明代。劉基。 紅樹傷心夕照前,漫山映水為誰妍。樹當(dāng)搖落人尤惜,人自憂愁樹不憐。九譯未通青鳥使,四郊猶漲綠林煙。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棲橧擬晏眠。
又以永錫難老為韻 其四。宋代。劉一止。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愿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寄檢法奉議。宋代。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xì)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潢上釣魚得四十九枚戲成小詩。清代。李英。 偶結(jié)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草伏情偏劇,風(fēng)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相書語(張璟藏論婦人相引此)。兩漢。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