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藕換新池,深根永不移。赤心清可鑒,綠葉宛相宜。
細(xì)雨新蘋動(dòng),微風(fēng)弱蔓知。朱華常在念,擎蓋是何時(shí)。
栽蓮。明代。鄭廷鵠。 濯藕換新池,深根永不移。赤心清可鑒,綠葉宛相宜。細(xì)雨新蘋動(dòng),微風(fēng)弱蔓知。朱華常在念,擎蓋是何時(shí)。
鄭廷鵠,字元侍,號一鵬,瓊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調(diào)儀制郎,升吏科給事中,晉工科左給事,擢江西提學(xué),遷江西參政。以母老乞歸,筑室石湖,著書自娛,累薦不起。祀鄉(xiāng)賢。著有《藿膾集》、《蘭省集》、《掖垣集》、《學(xué)臺集》、《石湖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九、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等有傳。鄭廷鵠詩,以明陳是集編《溟南詩選》(民國二十年??诤D蠒钟⌒校┚矶锗嵲姙榈妆?,參校同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海南叢書》第六冊所收之《石湖遺集》。集外詩附于后。 ...
鄭廷鵠。 鄭廷鵠,字元侍,號一鵬,瓊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調(diào)儀制郎,升吏科給事中,晉工科左給事,擢江西提學(xué),遷江西參政。以母老乞歸,筑室石湖,著書自娛,累薦不起。祀鄉(xiāng)賢。著有《藿膾集》、《蘭省集》、《掖垣集》、《學(xué)臺集》、《石湖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九、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等有傳。鄭廷鵠詩,以明陳是集編《溟南詩選》(民國二十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卷二所收鄭詩為底本,參校同年海口海南書局印行《海南叢書》第六冊所收之《石湖遺集》。集外詩附于后。
竹洲諸侄孫小集永嘉蔣子高有詩次韻。宋代。戴復(fù)古。 美景能兼樂事難,愁來唯仗酒遮攔。昂藏病骨兼詩瘦,料峭春風(fēng)帶臘寒。喬木尚疑前輩在,好花應(yīng)笑老人看。忍拋明月先歸去,輸與諸郎徹夜歡。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shí)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贈揭景哲茂才別。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shí)出于史。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驅(qū)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yuǎn)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昨。歸來見翰林,贈以雙南金。集賢亦敬嘆,高文留賞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階美。胡不攬家氈?黃朱耀閭里。九萬扶搖風(fēng),相看尚轉(zhuǎn)蓬。高樓有橫笛,送雁上長空。
贈王尊師。唐代。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fù)何顏。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jié)。
醉蓬萊·望秋高梨嶺。兩漢。佚名。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jié)。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yuǎn),青眼幾人存。
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都中喜晤寶山侄攜眷自蜀歸省并應(yīng)順天鄉(xiāng)試二首 其一。。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yuǎn),青眼幾人存。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