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清代。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guān)。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出征的戰(zhàn)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
決心把滿族統(tǒng)治者趕出山海關(guān)。
戰(zhàn)士只知道在戰(zhàn)場上,要為國捐軀。
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xiāng)。
環(huán):與“還”同音,古人常用作還鄉(xiāng)的隱語。
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者。玉關(guān):即甘肅玉門關(guān),漢時為出塞要道。
沙場:本指平沙曠野,后多指戰(zhàn)場。
馬革裹尸:英勇作戰(zhàn),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
“拼將熱血灑疆場”,這是一首邊塞詩,寫于1906年。當時作者從日本回國,曾北上游歷,在吉林、遼寧一帶察看形勢,一路走來,有許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這首七言詩。
啟首兩句就寫得頗具氣勢,“軍歌應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guān)?!背稣鞯膽?zhàn)士應高唱著戰(zhàn)歌,揮舉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統(tǒng)治者殺到關(guān)外。玉關(guān),本指玉門關(guān),這里代指山海關(guān)。清政府是在關(guān)外發(fā)跡的,因此要殺到關(guān)外,把他們徹底消滅。這里用一個“環(huán)”字,預示著反清斗爭一定會取得勝利,戰(zhàn)士們會踏著歌聲,凱旋而回。后兩句寫得極其悲壯,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弊鳛橐幻麘?zhàn)士,想到的只是為國捐軀,根本不去考慮身后事,為國捐軀,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馬革裹尸還”呢?
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義無反顧的革命激情和犧牲精神,充滿了英雄主義氣概,把一腔報效祖國、戰(zhàn)死疆場的熱忱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寫下了這首詩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慶起義,失敗被捕,清政府要他寫口供,他揮筆直書:“爾等殺我好了,將我心剖了,兩手兩足斷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殺學生?!睜柡?,慷慨就義,他用生命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這首詩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最后一句“何須馬革裹尸還”,寫出了他壯懷激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總之,這是近代邊塞詩中難得的一首好詩。
徐錫麟(1873年-1907年),字伯蓀,號光漢子,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生于地主紳商家庭,幼讀私塾,喜歡算術(shù)、天文,先后取得廩生、副舉人等功名。因他常宣傳革命思想,仇視清廷,其父恐受連累,分了一部分財產(chǎn)給他,表示脫離父子關(guān)系。 ...
徐錫麟。 徐錫麟(1873年-1907年),字伯蓀,號光漢子,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生于地主紳商家庭,幼讀私塾,喜歡算術(shù)、天文,先后取得廩生、副舉人等功名。因他常宣傳革命思想,仇視清廷,其父恐受連累,分了一部分財產(chǎn)給他,表示脫離父子關(guān)系。
浙溪曉起。明代。宗臣。 天門不關(guān)飛早霜,精晶水簾浮日光。水面云華濕不起,魚龍吹沫穿石梁。波間石苔綠于發(fā),裊裊漾之千尺長。微風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來瀟湘。
讀史外紀 其六。明代。朱誠泳。 伊耆蓺五谷,有熊占斗綱。人文一以著,堯舜垂衣裳。夏忠商尚質(zhì),周文郁有光。繩繩隆治道,國祚綿且昌。春秋互征伐,七雄爭暴強。嬴秦竊神器,再傳二世亡。仁義棄不施,吁嗟良可傷。
擷芳詞 秋柝。清代。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更籌永。銀釭冷。欲眠無寐聲聲警。山城角。街檐落。鳴雞相和,暮蛙頻學。閣。閣。閣。
正月四日喜許氏女得甥。明代。沈周。 汝寡無丁男,托命惟一女?;钍勒鎻U人,盲瘖無乃是。今年女有育,正月利弧矢。乃是四日生,六日方聞喜。得報訝其遲,隔縣本非邇。老夫笑滿面,賀汝似得子。他人視則甥,在汝則子比。緣情遂亡分,慰眼并遺氏。在我固稱彌,因汝喜切已。婦人曷持家,嫠煢粗有恃。身后饗粢盛,其氣尚有以。汝夫在地下,不為敖氏鬼。譬如委霜草,今為春風起。復如涸溝魚,一夜漫春水。只憂不曾生,既生長易矣。便須買書本,教自孩提始。成人無他圖,讀書而已耳。
移梅。元代。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來新體態(tài),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新編系列劇《天龍八部》 第七卷八首 其三。。楊啟宇。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