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采苓,首陽之巔。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陽之下。人之為言,茍亦無與。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茍亦無從。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苓。兩漢。佚名。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采苦采苦,首陽之下。人之為言,茍亦無與。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茍亦無從。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攀山越嶺采茯苓啊采茯苓,那苦人兒佇立在首陽山頂。無聊小人制造著她的閑話,不要信啊沒有一句是真情。干脆拋棄它們吧拋棄它們,切莫信以為真清者自然清。那些造謠生事的長舌婦們,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攀山越嶺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兒尋到首陽山下來。無聊小人制造著她的閑話,你不要自亂陣腳參與進來。輕輕拂去它們吧拂去它們,切莫信以為真真相終大白。那些流言蜚語的制造者們,一無所得枉費心思空掛懷!
攀山越嶺采蕪菁啊采蕪菁,那苦人兒轉(zhuǎn)到首陽山之東。無聊小人制造著她的閑話,最好堵上自己耳朵不要聽。不要太在意它們吧別在意,千萬別聽雨是雨聽風是風。那些以造謠傳謠為樂的人,能得到什么最終兩手空空!
苓(líng):通“蘦”,一種藥草,即大苦。毛傳:“苓,大苦也?!鄙蚶ā秹粝P談》:“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謂之大苦?!庇衢小度航?jīng)評議》:“詩人蓋托物以見意,苓之言憐也,苦之言苦也?!币徽f為蓮。舊注或謂此苓為甘草。
首陽:山名,在今山西永濟縣南,即雷首山。
為(wěi)言:即“偽言”,謊話。為,通“偽”。
茍亦無信:不要輕信。茍,誠,確實。
舍旃(zhān):放棄它吧。舍,放棄;旃,“之焉”的合聲。
無然:不要以為然。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謂的苦菜,野生可食。
無與:不要理會。與,許可,贊許。
葑(fēng):即蕪菁,又叫蔓菁,大頭菜之類的蔬菜。
從:聽從。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9-241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41-143
關(guān)于此詩的本意,歷代一般論家都說是諷刺晉獻公的?!睹娦颉贩Q:“《采苓》,刺晉獻公也。獻公好聽讒焉?!苯藚顷]生《詩義會通》進一步申述其旨。吳氏這一推斷,雖無信史可征,但不為無據(jù),姑錄以備考。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9-241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41-143
這是一首勸誡世人不要聽信讒言的詩歌。此詩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興的表現(xiàn)手法開篇。所謂“興”,依朱熹的解釋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第一章的“采苓采苓,首陽之顛”,第二章的“采苦采苦,首陽之下”,第三章的“采葑采葑,首陽之東”等等,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苓”,一名黃藥,又名大苦,葉似地黃?!翱唷?,是苦菜,亦作“荼”,似葵。“葑”,是蕪菁,亦稱蔓菁,俗稱大頭菜,根塊肥大,可供蔬食。這三種植物,都是《詩經(jīng)》時代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詩人用這三種習見之物以起興,從而表達自己“人之為(偽)言”“茍亦無信”、“茍亦無與”、“茍亦無從”的理念。
此詩三章,先后告誡人們對待謠言要有三種態(tài)度“無信”、“無與”、“無從”?!盁o信”,是強調(diào)偽言內(nèi)容的虛假;“無與”,是強調(diào)偽言蠱惑的不可置理;“無從”,是強調(diào)偽言的教唆不可信從。意思是說,首先要認識到它不可信,其次要不參與傳播,第三要不能聽信折磨自己。語意層層遞進,從而強調(diào)偽言之偽。接著詩人又用“舍旃舍旃”這個疊句,反復(fù)叮嚀,進一步申述偽言的全不可靠,要舍棄它們,不要信以為真,因為這世道很復(fù)雜,人心不古比比皆是,三人成虎、眾口爍金之事不絕如縷。至此,詩人所要申述的“人之為(偽)言”“無信”、“無與”、“無從”的理念已經(jīng)闡述得淋漓盡致,無須再說了。假若世人都能做到“無信”、“無與”、“無從”,那么偽言也就沒有市場,制造偽言的人也無立足之地了。故此詩人在每章的結(jié)尾用“人之為言(偽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詩,表明造謠者徒勞無功。
鯸魚。。弘歷。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yīng)例除莠,詢得一良策。鯸魚此為糧,育湖俾搜索。藻荇則已盡,荷芰乃并食。魚所能者啖,不能者揀擇。溲矢更遺污,綠水成黃色。藻荇穢復(fù)里,鯸魚穢面額。不什不變法,欲速疏籌畫。一利一弊滋,覽物理可格。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塞上雜歌贈趙總制 其十一。明代。黃廷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qū)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晏坐信筆二首 其一。。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shù),豈將俗理詰蒼冥。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對城南池蓮招曹南湖。宋代。耶律鑄。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yīng)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蓋卻回頭。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云錦待仙舟。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