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即事。宋代。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我在長滿芳草花卉的原野盡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遠山,四周一片碧綠。乘著興致追逐隨風飄飛的紅色花瓣,穿過柳絲飄搖的小巷;感到困倦時,對著溪邊流水,坐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休息。休要推辭這杯酒,辜負十分誠摯勸酒的心意,只是怕風吹花落,一片片飛散了。況且今日是清明佳節(jié),又遇著晴朗的好天氣,極宜游樂,但不可樂而忘返。
恣行:盡情游賞。
遙山:遠山。
興:乘興,隨興。
亂紅:指落花。
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圍的意思。
古人有“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句子,而且根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清明這一天常下雨,程顥所寫的清明節(jié)是一個晴朗的清明,應(yīng)該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所以詩里感嘆“只恐風花一片飛”吧。全詩將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畫了出來,落花流水雖說不是春天里獨有的現(xiàn)象,可是畢竟是會在春日里最先出現(xiàn)的事物,因此詩人將追逐落花這樣的游戲也寫進了詩里,平添了幾許稚趣,或許詩里人是想隨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頭,累了,于是坐在岸邊石頭上休憩,臨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時光,遂起了勸說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時光的念頭,“莫辭盞酒十分勸”的句子許是如此而來。
這首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四個短句為一部分,后面的為一部分。前面寫郊外踏春,后面寫春游所得的感想。清明的原野那樣美麗,鄉(xiāng)間的景色清新如洗,飄著落花的流水明洌,對疲憊的人來說最好的休息就是坐下來注視那好像會說話的流水。面對漸飄漸遠的落花,詩里人想到了時間的珍貴,想到了聚少離多的世事,更想到了朋友。他認為人生中會有的事物感情,也終究有一天會煙消云散,好高騖遠不如抓住目前,珍惜今天所有的美好就是珍惜了自己的一生。
詩里用到的一些詞匯起到了美化主題的作用,像“恣行”,“碧四圍”,“興逐”“苔磯”,“十分勸”,“況是”,“游衍”,“暮忘歸”。其實有些地方是有些夸張的,但這更增加了詩句的浪漫色彩,靈動固然來自景致的原貌,但文字功底差的人是寫不出如此跌宕的詩來的。
理學派的文章離不開思索,細讀一讀這首作品里也是將一種思考嵌在字里行間。思索的對錯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很難去判斷了,但只要作者有意處處留下思緒,作品就算是難得了。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dǎo)“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
程顥。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dǎo)“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呈無示和尚。宋代。釋了樸。 赤腳波斯入大唐,一家有事百事忙。而今四海清如鏡,率土普天歸我王。
山居雜興。明代。胡梅。 支遁長松見者稀,松邊剛試薜蘿衣。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
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fù)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明代。鄭善夫。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fù)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福州長溪樂山王居士遣兒惟惺投師薙發(fā)寫師頂。宋代。釋普濟。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面皮捩轉(zhuǎn)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煙霞洞四首 其四。宋代。丘處機。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游集,不許桃源過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