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兮不令,嬰疾兮來歸。
沉滯兮家門,歷時兮不差。
曠廢兮侍覲,情敬兮有違。
君今兮奉命,遠適兮京師。
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
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結(jié),夢想兮容輝。
君發(fā)兮引邁,去我兮日乖。
恨無兮羽翼,高飛兮相追。
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
答秦嘉詩。兩漢。徐淑。 妾身兮不令,嬰疾兮來歸。沉滯兮家門,歷時兮不差。曠廢兮侍覲,情敬兮有違。君今兮奉命,遠適兮京師。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結(jié),夢想兮容輝。君發(fā)兮引邁,去我兮日乖。恨無兮羽翼,高飛兮相追。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
這是一首騷體詩,最早見于徐陵編的《玉臺新詠》。作者徐淑與其夫秦嘉俱為隴西(今甘肅東南部)人。東漢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漢郡國每年年終遣吏送簿紀到京師,曰上計;所遣之吏,曰上計吏)入洛陽,當時徐淑正臥病母家,夫婦沒能面別,秦嘉作《留郡贈婦詩》三首與妻話別。徐淑以此詩作答。
詩的前十句寫自己患病母家,不得與夫話別。“不令”,不善;“嬰疾”猶抱?。弧安睢?,病愈。作者首先交待不能送別的原因,雖是敘事,而又化情于事,于事見情?!安涣睢?、“嬰疾”、“沉滯”、“不差”,帶有無限無奈;“曠廢”、“情敬”,含有無限歉意;“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留下了無限遺憾。秦嘉十分重視他們的夫婦敘別:“念當遠離別,思念敘款曲。”,于是派車去接徐淑??墒切焓绮y行:“遣車迎子還,空往返空返”,秦嘉至于“臨食不能飯”“長夜不能眠”,臨行之際,又贈送寶釵、明鏡聊表深情(見秦嘉《贈婦詩》三首)。徐淑的前十句詩似乎不那么感情強烈,但讀者若聯(lián)想到此,則自能感受女詩人內(nèi)心蘊藏的復雜情愫。平靜的水流是最深的水流,強忍不露的感情更為誠摯動人,這幾句看似平平敘事的詩,亦復如此。
如果說前十句是化情于事,那么后十句是直抒其情。別離之際的神傷魂泣,東漢無名氏的《古詩》中已多有詠嘆。而女詩人身染沉疴,竟連“消魂”的敘別亦不能得。如果說“行行重行行,與君生離別”是人生的痛苦,那畢竟還給人留下了回味的東西;而想敘別又“無因”,則只會生出無止境的揣想、遺憾,無休止的焦躁不安?!罢巴廑x躍,佇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結(jié),夢想兮容輝。”不得敘別而瞻望,瞻望不及而踴躍,可見女主人公情之急;不能送別而佇立,佇立難耐而徘徊,可見女主人公情之躁;“思君”至于“感結(jié)”,懷人至于入夢,可見女主人公情之深。丈夫遠出,相去日遠,詩人不禁幻想自己能插翅高飛,長追不棄。然而幻想終歸還是幻想。“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這是從焦躁中冷靜下來和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之后的感傷。“長”字“永”字,同義重復,更見得此情的厚重壓抑,深沉含蓄,至此一個贏弱、多情的少婦形象躍然紙上了。
沈德潛說徐淑的詩“詞氣和易,感人自深”,這是不錯的。詩中既沒有大起大落的感情起伏,也不見細針密線的剪裁加工,平平敘事,有一種自然的感染力,其奧妙之處即在于“真事真情”。
徐淑,東漢女詩人(約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隴西(今甘肅通渭)人。秦嘉,生卒年不詳。字士會。隴西(今屬甘肅)人,徐淑丈夫?;傅蹠r,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后病死于津鄉(xiāng)亭。徐淑有詩集傳世。(《補續(xù)漢書藝文志》)所作今存《答秦嘉詩》一首及答書二篇。 ...
徐淑。 徐淑,東漢女詩人(約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隴西(今甘肅通渭)人。秦嘉,生卒年不詳。字士會。隴西(今屬甘肅)人,徐淑丈夫?;傅蹠r,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后病死于津鄉(xiāng)亭。徐淑有詩集傳世。(《補續(xù)漢書藝文志》)所作今存《答秦嘉詩》一首及答書二篇。
種葛篇。兩漢。曹植。 種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陰。與君初婚時。結(jié)發(fā)恩義深。歡愛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竊慕棠棣篇。好樂和瑟琴。行年將晚暮。佳人懷異心。恩紀曠不接。我情遂抑沉。出門當何顧。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頸獸。仰有雙棲禽。攀枝長嘆息。淚下沾羅襟。良馬知我悲。延頸對我吟。昔為同池魚。今為商與參。往古皆歡遇。我獨困于今。棄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
讀吳漢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清代。屈大均。 黃鵠歌聲苦,何殊漢細君。蛾眉拋白草,鳳翮墮青云。肉酪調(diào)齋飯,毛氈制戰(zhàn)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塞上二首 其一。。肅靖王。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zhàn)場風急轉(zhuǎn)河蓬。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
長山謁范公祠四絕 其三。明代。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宋代。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真宗。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既奉既將,亦奠在位。有永群后,實相祀事。何以臨下,心意不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