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此詩描寫櫻桃花,就全詩來看,意境生動活潑,給人一種明艷、清晰的視覺感官體會,描寫靜景,卻能給人以動態(tài)的體驗(yàn)感。另外全詩不過寥寥幾句,但簡明凝練,描景抒情,實(shí)在讓人嘆為觀止。
第一句“櫻桃花”開門見山的推出所要描寫的景物。第二句馬上承接上一句并運(yùn)用一系列的量詞由一到二到千萬,恰似人的視線般由遠(yuǎn)及近,由一處及整體。這樣的描寫手法立馬使靜默沉寂的櫻桃花有了一種爆發(fā)般活潑、熱鬧的氣氛,恰擬于宋子京“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卻又比宋句寫的更含蓄,若綿酒般可令人回味無窮。第三句筆鋒一轉(zhuǎn)卻是睹物思人,“花磚曾立摘花人”便是物是人非,然而無論作者或讀者卻都能將摘花人的形象還原回櫻桃花枝下的花磚上面。于是便有了最后一句:一襲羅裙,紅艷似火,花襯人嬌,人比花燦。素手若玉,皓腕凝霜,折花微揚(yáng),婷婷玉立,回眸嫣然一笑,熱情似火,瞬間黯淡了周圍。
然而片刻的恍惚過后呢?卻是油然而至的失落。譬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喧鬧開著的花兒,那一池的活潑美麗,終卻只化作了一句嘆息:“那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庇制┤袅痪邮康摹对Α贰敖衲暝箷r(shí),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一句?!叭嗣娌恢翁幦?,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蹦侨缁鸢愕臋烟一ㄤ秩境鰜淼臒狒[卻愈發(fā)襯出一份斯人不再的惆悵與落寞來。寫樂景,喻哀情,恰似我們讀完這首詩后沒由來的失落一樣,我們不知何時(shí),似也陷入了無盡的回憶之中。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秋日雜興。宋代。敖陶孫。 陣云起西北,中原暗黃塵。豈無匡時(shí)算,無路不得陳。書生亦過計(jì),夜夜占天文。匣劍似識時(shí),中宵啞然鳴。我亦發(fā)悲歌,沾衣涕從橫。
燈下小酌。宋代。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尚覬身強(qiáng)健,煙畦擷芥菘。
寄懷龍皋葉大夫。明代?;襞c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春風(fēng)吹短簫,棹歌聲遠(yuǎn)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瞻望復(fù)瞻望,斷魂誰為招。
日暮。清代。夏曾佑。 日暮江逾闊,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鳥,遠(yuǎn)浦挽船歌。萬物艱辛里,勞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fù)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fēng),凄凄葦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