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
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
上能同所樂,下能同所憂。
出處乃一致,顏色無媚媮。
詩書每博約,文酒時獻酬。
其間最達者,今已問喘牛。
我如溝中斷,不入刀斧鎪。
未忍舍素業(yè),筆墨老更遒。
豈愿學葛藟,柔弱附彼樛。
但慕張平子,閑居吟四愁。
譬若種香蘭,幸勿憂臭蕕。
顧茲發(fā)向衰,仕路行將休。
自甘貧賤死,肯作兒女羞。
夷齊何其清,尚餓不食周。
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
當時守南方,非是寡筭籌。
城空無一兵,有智欲誰諏。
直令韓彭處,奚所施善謀。
在法責固深,屈辱凡幾秋。
無人一引手,落穽窮更幽。
乃以詩戰(zhàn)我,摐摐排利矛。
用以以擊少,左旋而右抽。
困蹙全奪氣,奔降且無由。
孰意吾晚節(jié),獲奉君子游。
宴屢接其席,行屢接其輈。
遂使西歸航,岸泊獨淹留。
張侯喜聞館,坐久月影收。
燭盡繼以薪,夜分方還舟。
自古賢與愚,一一為冢丘。
定知不可免,安用計短修。
會須舉杯杓,亦莫忘歌謳。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宋代。梅堯臣。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上能同所樂,下能同所憂。出處乃一致,顏色無媚媮。詩書每博約,文酒時獻酬。其間最達者,今已問喘牛。我如溝中斷,不入刀斧鎪。未忍舍素業(yè),筆墨老更遒。豈愿學葛藟,柔弱附彼樛。但慕張平子,閑居吟四愁。譬若種香蘭,幸勿憂臭蕕。顧茲發(fā)向衰,仕路行將休。自甘貧賤死,肯作兒女羞。夷齊何其清,尚餓不食周。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當時守南方,非是寡筭籌。城空無一兵,有智欲誰諏。直令韓彭處,奚所施善謀。在法責固深,屈辱凡幾秋。無人一引手,落穽窮更幽。乃以詩戰(zhàn)我,摐摐排利矛。用以以擊少,左旋而右抽。困蹙全奪氣,奔降且無由。孰意吾晚節(jié),獲奉君子游。宴屢接其席,行屢接其輈。遂使西歸航,岸泊獨淹留。張侯喜聞館,坐久月影收。燭盡繼以薪,夜分方還舟。自古賢與愚,一一為冢丘。定知不可免,安用計短修。會須舉杯杓,亦莫忘歌謳。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丹青閣。宋代。華岳。 未識丹青意,憑欄試解潮。煙云朝起陸,汀渚暮生潮。山卓數枝筆,天橫一幅綃。霞收紅暈淺,溪褪綠痕消。個裹風煙冷,于中景物饒。飛黃凌翠閣,寒碧瞰紅橋。酒盡香凝甕,詩成錦掣標。朱衣扶客醉,翠袖殢人嬌。屏帳接千里,畫圖連九霄。長風來水尾,斜日轉山腰。赤腳支筇穩(wěn),蒼頭控馬驕。老臣今已矣,兒女總金貂。
自遣。。鶴算。 老來拙懶愿全違,不道衰頹事事非。有酒可能謀劇飲,無錢且自典春衣。唐花過眼空紅紫,晉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觀止水,也同鷗鷺學忘機。
困酒入訶林留宿自公房。明代。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惠山寺與子羽話別。明代。華察。 看山不覺暝,月出禪林幽。夜靜見空色,身閑忘去留。疏鐘隔云度,殘葉映泉流。此地欲為別,諸天生暮愁。
登塔。宋代。陸游。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雪山西北橫,大江東南流。畫棟云氣涌,鐵鐸風聲遒。旅懷忽惻愴,涕下不能收。十年辭象魏,萬里懷松楸。仰視去天咫,絕叫當聞不?帝閽守虎豹,此計終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