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逢秋其不堪,可人況復(fù)隔湘潭。思沾玉唾忘餐櫛,欲問萍蹤迷北南。
目斷峰遮過六六,腸回江曲倍三三。音書一紙憑青鳥,天畔殷勤為遠(yuǎn)探。
所思。明代。王天性。 老大逢秋其不堪,可人況復(fù)隔湘潭。思沾玉唾忘餐櫛,欲問萍蹤迷北南。目斷峰遮過六六,腸回江曲倍三三。音書一紙憑青鳥,天畔殷勤為遠(yuǎn)探。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則衷,號(hào)槐軒,晚年別號(hào)半憨。汕頭外砂鎮(zhèn)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舉人。官盱眙縣教諭、豐城縣令、上高縣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賦歸田,肆志于山水詩酒間,嘗作《半憨先生傳》以自況。著有《半憨集》。清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一六、吳道镕《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王天性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軒先生遺草》為底本。 ...
王天性。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則衷,號(hào)槐軒,晚年別號(hào)半憨。汕頭外砂鎮(zhèn)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舉人。官盱眙縣教諭、豐城縣令、上高縣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賦歸田,肆志于山水詩酒間,嘗作《半憨先生傳》以自況。著有《半憨集》。清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一六、吳道镕《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王天性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軒先生遺草》為底本。
閩人虛畏甲申雨,??驼娉罴好L(fēng)。千里霞光當(dāng)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
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zhàn)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旱。清代。孫元衡。 閩人虛畏甲申雨,??驼娉罴好L(fēng)。千里霞光當(dāng)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zhàn)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在旅不在家書。宋代。陳宓。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十日離家勞夢(mèng)遠(yuǎn),一行無字強(qiáng)顏開。
哀鄰家。。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shù)。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無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婁翁愚,予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藥何能療沈疾。
過南墅懷寒巖二首。宋代。釋善珍。 草沒亭臺(tái)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fēng)。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病悟前書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東。徐陵元是麒麟種,天上應(yīng)須見寶公。
呂居仁惠建昌紙被。宋代。劉子翚。 寒聲晚移林,殘臘無幾日。高人擁楮眠,臠卷意自適。素風(fēng)含混沌,春煦回呼吸。余溫偶見分,來自芝蘭室。乍舒魄流輝,忽卷潮無跡。未能澡余心,愧此一衾白。嘗聞旴江藤,蒼崖走虬屈。斬之霜露秋,漚以滄浪色。粉身從澼絖,蛻骨齊麗密。乃知瑩然姿,故自慚陶出。治物猶貴精,治心豈宜逸。平生感交游,耳剽非無得。精神隨事分,內(nèi)省殊未力。寸陰捐已多,老矣將何及。自從得此衾,夢(mèng)覺常惕惕。清如夷齊鄰,粹若淵騫覿。獨(dú)警發(fā)鏗鍧,邪思戢毫忽。勿謂絕知聞,虛闈百靈集。鼎鬴或存戒,韋弦亦規(guī)失。則知君子所,惠以勵(lì)蒙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