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罷雙鸞字。箏院靚,簾垂地。倚鏡妝慵,傳出臉情眉意。
多事啼鵑,又喚春愁起。對離觴,總無味。
畫堂里,紅燭銷成淚。驚心綠楊嘶騎。月冷秦樓,簫聲如訴憔悴。
誰向屏風,寫別程千里。幾重山,幾重水。
碧牡丹。清代。易順鼎。 繡罷雙鸞字。箏院靚,簾垂地。倚鏡妝慵,傳出臉情眉意。多事啼鵑,又喚春愁起。對離觴,總無味。畫堂里,紅燭銷成淚。驚心綠楊嘶騎。月冷秦樓,簫聲如訴憔悴。誰向屏風,寫別程千里。幾重山,幾重水。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題深省庵。宋代。蒲壽宬。 結(jié)草為庵寄一枝,鐘魚聊復事清規(guī)。野蔬入供無人識,古柏為香有佛知。頻去飲泉非為渴,偶來坐石忽忘饑。常談且接頭陀伴,欲說上乘空費辭。
題鄭侍御藍田別業(yè)。唐代。張喬。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云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戌辰年孟冬月詩四首選一。。薛青萍。 卜居白下傍煙霞,送別情懷亂似麻。何日游蹤重北上,并門猶有舊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