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唐代。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春日里無戰(zhàn)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獨自一個人登上了單于臺。
白熾的太陽從大地內部升起,奔騰的黃河從遠天之外涌來。
黃沙翻滾紋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風呼嘯響聲疑是平地生雷。
很想跨越陰山關隘看個究竟,陰山關隘雖已天亮門戶不開。
單(chán)于臺: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西,相傳漢武帝曾率兵登臨此臺。
邊兵:守衛(wèi)邊疆的士兵。
地中出:從平地升起。
沙翻:沙隨風翻滾。
響疑雷:響聲如同雷鳴。
陰關:陰山山脈中的關隘。陰山是漢代防御匈奴的屏障,綿亙今內蒙古自治區(qū)。
參考資料:
1、鄧紹基.新編唐詩三百首:大連出版社,1990:316
2、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出版社,2010:840
關于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辛文房《唐才子傳》載:“疑《登單于臺》及《薊北書事》諸詩,皆系落第時北游燕云邊地之作,至早亦應作于年輕時?!犊S讀書志》所載恐誤。”則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張蠙(pín)早年游塞外,觀黃河,望陰山有感而作。
參考資料:
1、陳增杰.唐人律詩箋注集評: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1150
張蠙早年曾游塞外,寫了不少邊塞詩。單于臺,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西,相傳漢武帝曾率兵登臨此臺。這首詩,描寫邊塞風光,語句渾樸,境界開闊,雖出于晚唐詩人之手,卻很有些“盛唐氣象”。
首聯(lián)是全詩總領?!按骸弊趾汀蔼殹弊?,看似出于無心,實則十分著力。春日兵回,邊關平靜無事,乃有登臺覽物之逸興;雖曰春日,下文卻了無春色,更顯出塞外的荒涼。獨上高臺,凝思注目,突出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
一輪白日,躍出平地,寫它噴薄而上的動態(tài);千里黃河,天外飛來,寫它源遠流長的形象;“白日”、“黃河”對舉,又在寥廓蒼茫之中給人以壯麗多彩的感覺。白日出于地中而非山頂,黃河來自天外而非天上,一切都落在視平線下,皆因身在高臺之上的緣故。
頸聯(lián)繼續(xù)寫景。兩句比喻,牢牢把握住居高臨下的特點:居高,所以風急,所以風如雷響,驚心動魄;臨下,才見沙痕,才見沙似浪翻,歷歷在目。不說“如雷”而說“疑雷”,傳神地寫出詩人細辨風聲的驚喜情態(tài)。而白日、黃河、沙浪、風聲,從遠到近,自下而上,構成一幅有色彩、有動態(tài)、有音響的立體圖畫,把邊塞風光,寫得勢闊聲宏,莽莽蒼蒼之至。尤其是“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一聯(lián),語句渾樸,境界遼闊,學盛唐而能造出新境,很為后人激賞。
尾聯(lián)寫詩人從單于臺上向北眺望陰山,那是漢代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詩人很想到陰山那邊去看看,但見那起伏連綿的陰山,雄關似鐵,雖然天已大亮,門戶卻緊閉不開,無法通行。
詩人分明看到橫斷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于是,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一變而為徒喚奈何的頹唐之音。詩到晚唐,縱使歌詠壯闊雄奇的塞外風物,也難得有盛唐時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氣了。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
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