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qiáng)垂煙態(tài)拂人頭。
賜宮人慶奴。五代。李煜。 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多謝長條似相識,強(qiáng)垂煙態(tài)拂人頭。
此詞調(diào)名于諸本二主詞或作《柳枝》、或作《楊柳枝》。這首詞于清《全唐詩》中有題作“賜宮人慶奴”。據(jù)宋張邦基《墨莊漫錄》載:“江南李后主嘗于黃羅扇上書賜宮人慶奴云:‘……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游。多謝長條似相識,強(qiáng)垂煙穗拂人頭?!胍娖滹L(fēng)流也。扇至今傳在貴人家?!泵黝櫰鹪啤犊妥樥Z》中亦云:“南唐宮人慶奴,后主嘗賜以詞云:‘……風(fēng)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游。多謝長條似相識,強(qiáng)垂煙穗拂人頭?!瘯邳S羅扇上,流落人間,蓋柳枝詞也?!逼渌纭段飨獏苍挕?、《六硯齋三筆》等本中,也都有類似的記載。由此可見,這首詞當(dāng)是李煜前期的作品。這首詞是李煜代宮女慶奴書、書后賜與慶奴的,所以詞中的主人公是宮女。
開篇“風(fēng)情漸老”直寫女主人公青春不再,人老色衰。“風(fēng)情”本來是說男女歡愛的情懷,但這里指的是女人容貌和情態(tài)?!耙姶盒摺笔亲杂X羞于見春之意。春花盛開,春色明媚,是女子容顏嬌美艷麗的映照,而此時不敢與之相比喻。說明了女子年華已逝,美艷不復(fù)當(dāng)初的自傷自艾。誠如顧起元語:“‘見春羞’三字,新而警。”比喻生動,情懷畢現(xiàn)?!暗教帯笔侵概釉趯m中受寵時的恩愛歡情,處處都曾留下過她與他的足跡和影子。此處用來頗有深意,既表示對過去的無時無刻的懷戀,也喻示出如今處處見情傷心、觸情生愁的感慨?!胺蓟旮信f游”,舊地重游,情已不再,怎能不黯然魂消?!岸嘀x”句以柳枝相喻,“似相識”照應(yīng)“感舊游”,正是女子懷思、處處生情的真實寫照?!皬?qiáng)垂”二字愁意漸深,柳枝本無“強(qiáng)垂”之意,但人總有邀寵之心,刻意求寵,而又因“風(fēng)情漸老”而求寵不得,所以勉強(qiáng)不來的無可奈何之情讓人感傷不已。
全詞以第一人稱口吻寫成,既有直敘,也有妙喻,通過宮女的感傷情懷側(cè)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雖是李煜代筆,但個中深情卻真切動人。詞中以柳枝喻人,以“強(qiáng)垂”喻境,喻象別致、生動,手法清新、自然,情景交合,頗為感人。不過,也正因是李煜代抒宮女之情,詞中難免有以帝王之眼看宮女之色的庸俗感覺,格調(diào)相對不高。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shù)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shù)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昭陽湖行書所見。清代。趙執(zhí)信。 屋角參差漏晚暉,黃頭閑緝綠蓑衣。倦來枕石無人喚,鵝鴨如云解自歸。
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六十四。。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郊行即事。清代。王兆升。 奉命籌軍國,非關(guān)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次韻寇司戶春懷。宋代。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fù)高。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依違玩世從君好,叱咤生風(fēng)蓋代豪。聞?wù)f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風(fēng)飄。
病訊四章 其二。明代。王彥泓。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愿駐華姿有禁方。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欲為海幢化四金剛 其一。明代。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