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寢門淚滿白髭須。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齒亦枯!
窅窅窮泉埋寶玉,骎骎落景掛桑榆。
夜臺幕齒期非遠,但問前頭相見無。
哭劉尚書夢得二首。唐代。白居易。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游。今日哭君吾道孤,寢門淚滿白髭須。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齒亦枯!窅窅窮泉埋寶玉,骎骎落景掛桑榆。夜臺幕齒期非遠,但問前頭相見無。
公元842年(武宗會昌二年),劉禹錫去世。白居易悲痛異常,感到自己失去了志同道合的老戰(zhàn)友,是國家和人民的很大損失,這年七月,他寫下了《哭劉尚書夢得》二首。
第一首詩的首二句揭出詩人與劉夢得的交情深厚。白氏《醉吟先生傳》:“退居洛下,(與)鼓城劉夢得為詩友?!庇帧栋资祥L慶集》有《劉白唱和集解》,當時詩壇,劉、白并稱,因此落筆就寫“四海聲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薄熬I繆”是表現(xiàn)朋友間的情意殷勤,冠以“百年交分”,更顯出二人友情的終生不渝。接下來的四句敘述二人友情的基礎。白劉二人都是有志之士,都曾想改變中唐時期的社會局面,重振盛唐時代的雄風,然而命運多蹇,宦海沉浮多年,不幸均遭貶謫,志向不能實現(xiàn),生活上也極其困頓不堪。所謂“同貧同病退閑日”。這簡短的七個字實包含著無限豐富的內(nèi)容,他們何以貧病,何以退閑,都意在言外。相同的遭遇奠定了他們畢生的友情。如今一死一生,死者不能復生,生者亦至耄耋之年,他們的交情也經(jīng)受了真正的考驗。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二句分別從政治理想和詩文唱和兩個方面描敘了二人志趣相投的友情。前一句詩人自注說:“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笔咕竸洌@里借指劉禹錫。劉、白二人都熱衷于政治革新,可謂志同道合,故以英雄相推崇。這是二人為友的政治思想基礎。后一句則寫禹錫詩婉而多諷,其微言大旨,自己能知之。這是指詩文方面白居易也是劉的知音。據(jù)說孔子修完《春秋》,曾慨嘆說:“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白居易自注說:“《春秋》之旨微而婉也?!?/p>
詩的感情深摯,語言又簡煉,幾乎每句話都表現(xiàn)出一個方面的內(nèi)容。詩人和劉禹錫遭遇相同,政治上的志同道合,詩文上的互為知音,兩人情深意長。而今劉氏去世,一去不返,的確令人悲痛。詩的結尾說:“賢豪雖沒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游”,悲壯之中飽含著無限的憂傷和懷念。
白居易以沉痛的心情,悼念了同病相憐的老戰(zhàn)友。對他和劉禹錫齊名天下,感到無限的自豪和光榮。在第二首詩中他還把自己與劉禹錫看作唇齒相依的關系。一生詩友,百年綢繆;文章雖微婉,而蘊含當時政局中劉禹錫的出處起跌,實有不盡的難言之隱,這一點,白居易能夠最深切地體會。在“永貞革新”前后,特別是“永貞革新”以后,白居易的思想起了很大變化。這場改革,對白居易的思想進步促進很大。以后,白居易在人際交往中,即使自己往日的至交,他從不惜個人情誼,予以批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雷陽道中即事 其八。明代。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瘴雨灑林煙不掃,火云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依韻和陳秘校見寄。宋代。梅堯臣。 郁郁東堂桂,常期接袂攀。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江水幾經(jīng)歲,監(jiān)中無壯顏。音塵能見問,誰道隔云山。
思賢書院十首 其一 青龍橋。明代。孫一元。 石梁無病涉,杖屨時相逢。昔聞橫空霓,今見跨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