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擔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yōu)游。
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
樵夫。宋代。蕭德藻。 一擔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yōu)游。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
挑上了一擔干柴到古渡頭去賣,換了錢足夠一天的開銷,便心滿意快。
他回到家中又在山澗邊磨快刀斧,為籌集明天的生活費用做好準備。
盤纏:本意指路費,這里作開銷解。
優(yōu)游:悠閑。這里是寬裕的意思。
謀:籌劃。
這首絕句寫山中樵夫的生活,說他每天砍上一擔柴,賣后便夠了一天的開銷,回到家中,磨快了斧頭,準備第二天再去砍柴。詩在表現(xiàn)藝術(shù)上有兩點值得贊賞:一是詩寫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沒有明說,通過“古渡”、“澗底”二詞,含隱不露地告訴大家;二是詩寫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謀”暗逗,說明樵夫天天如此,帶有典型性。這樣細微的構(gòu)思,是宋人絕句的長處,也是值得后人借鑒的地方。
詩人寫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場上來寫的呢?這點可以根據(jù)對詩的不同的理解來推敲解釋。如果著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謀”,則可如此解說:詩人認為樵夫的生活非常艱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遠遠地挑到市上去賣,賣了錢只夠一天的開銷;回到家中,又忙著磨快斧頭,為明天的生活考慮。再進一步擴大思維,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風下雪,他的“明日謀”豈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餓了。因此,詩人表現(xiàn)的是對樵夫辛勤勞累仍不能保證溫飽寄予同情,“頗優(yōu)游”三字是有意調(diào)侃,發(fā)泄心中的不平。如果著眼于“盤纏一日頗優(yōu)游”一句來推論,結(jié)果便完全不同了。中國古代詩人對隱居山中、水邊的自食其力逍遙容與的樵夫、漁翁一直抱贊賞企羨的態(tài)度,認為他們遠離擾亂紅塵,友麋鹿,伴煙霞,是最令人賞心適意的生活?!段饔斡洝返诰呕亻_場時,有一大段漁樵問答,對各自的逍遙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說明問題。蕭德藻正是從此出發(fā),說樵夫隱居深山,遠離人間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夠了當天的用費,便不再煩心?;氐郊抑校鎸η嗌骄G水,悠閑地磨著斧子。這樣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無憂無慮的心態(tài),也是歷來文人始終向往而難以擁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詩人寫深山樵夫,正是對他毫無爭競、自得其樂的生活作出歌頌?!霸姛o達詁”,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解詩,只要不離題太遠,或帶著偏見去鉆牛角尖。
蕭德藻,南宋詩人。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閩清(今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初任尤川縣丞,后為湖北參議,再調(diào)湖州烏程令。因愛當?shù)厣剿?,遂移家烏程,住縣中屏山,其地有千巖之勝,所以自號“千巖老人”,表示歸隱不仕。 ...
蕭德藻。 蕭德藻,南宋詩人。字東夫,自號千巖老人。閩清(今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初任尤川縣丞,后為湖北參議,再調(diào)湖州烏程令。因愛當?shù)厣剿?,遂移家烏程,住縣中屏山,其地有千巖之勝,所以自號“千巖老人”,表示歸隱不仕。
甘肅總督吳達善奏報麥收詩以志慰。。弘歷。 甘涼二麥熟,喜值王師班。去歲谷踴貴,今已減七錢。正供雖屢免,其如災(zāi)旱連。軍需所會地,寧免物價艱。嗟哉淳樸民,安靜無他言。是予所深嘉,不靳澤頻頒。予澤惟補罅,天澤斯普全。從此雨旸時,秋成更冀焉。詎易復(fù)元氣,庶稍救眉燃。時若寧可必,西望仍憂先。
野望。近現(xiàn)代。曹敏。 芳草郊原極望迷,武陵何處是清溪。春花憔悴驚風雨,野市蕭條泣鼓鼙?;⑷肫疥枱熅案?,塵生滄海暮云低。誰銷天下兵戈氣,化作晴空五色霓。
答客說。唐代。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yīng)歸兜率天。
伯友夜半酒醒戲舉一首。。劉崧。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云偏。地迥星聯(lián)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荻花楓葉醉為鄉(xiāng),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xiāng),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唐代。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