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城親見五云飛,歸奏嚴宸侍玉墀。
重待三長專筆削,新遷八座總綱維。
卻緣關(guān)輔初通屬,便向齋壇去把麾。
暫使文星歷東井,方資遠略控西陲。
乖崖今覺詼諧驗,清獻但容龜鶴隨。
巫峽風高送帆席,錦江春動照旌旗。
臨川略應添刀夢,宣室行聞盛德詩。
看取鋒車即西去,巖廊正欲聚皋夔。
送張如瑩。宋代。強至。 柏城親見五云飛,歸奏嚴宸侍玉墀。重待三長專筆削,新遷八座總綱維。卻緣關(guān)輔初通屬,便向齋壇去把麾。暫使文星歷東井,方資遠略控西陲。乖崖今覺詼諧驗,清獻但容龜鶴隨。巫峽風高送帆席,錦江春動照旌旗。臨川略應添刀夢,宣室行聞盛德詩。看取鋒車即西去,巖廊正欲聚皋夔。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zhuǎn)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兩山辟仙境,一路無纖塵。裊裊旌旆影,隱現(xiàn)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zhuǎn)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歸義云松禪師敕封郎官寄贈。明代。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菩薩蠻。近現(xiàn)代。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江浦縣遇曾于皋。明代。楊士奇。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fā)已盈巾。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