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出廬山下,輕云隨蓋飛。度河為暝色,灑雨滿秋扉。
細(xì)細(xì)從東至,森森洗竹暉。捲簾入蒼霧,還寢更絺衣。
漸夕階生溜,群峰勢乍稀。江流何震蕩,鴻雁亦來歸。
是月黃花節(jié),清宵玉露揮。高城恐寂寞,滋菊使芳菲。
九江分司對雨。明代。李舜臣。 偶出廬山下,輕云隨蓋飛。度河為暝色,灑雨滿秋扉。細(xì)細(xì)從東至,森森洗竹暉。捲簾入蒼霧,還寢更絺衣。漸夕階生溜,群峰勢乍稀。江流何震蕩,鴻雁亦來歸。是月黃花節(jié),清宵玉露揮。高城恐寂寞,滋菊使芳菲。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jì)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zhàn)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zhàn)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lǐng)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jì)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zhàn)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zhàn)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lǐng)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從軍行。。明馀慶。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fēng)卷常山陣,笳喧細(xì)柳營。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次水心先生雁山韻。。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jīng),遠(yuǎn)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有生莫厭行犖確,四十九折重盤縈。珠璣亂撒龍斗富,樓殿巧著僧爭清。巔崖咫尺分陰晴,幽壑噫欠生雷霆。新詩彈壓得二妙,厖眉雪頂交歡迎。煮茶夜坐發(fā)深省,古澗旋汲銅花青。老子于此興不淺,落紅千點春無情。
照水聯(lián)句。南北朝。何遜。 插花行理鬢。遷延去復(fù)歸。雖憐水上影。復(fù)恐濕羅衣。臨橋看黛色。映渚媚鉛暉。不顧春荷動。彌畏小禽飛。
集義齋。魏晉。張載。 小齋新創(chuàng)得新名,大筆標(biāo)題字勢輕。養(yǎng)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此道幾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驚。
王逸塘五十生日。清代。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時至當(dāng)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fā),天下識猿臂。世途無萬全,欲取宜有棄。以我之下駟,當(dāng)彼之上駟。一敗而兩勝,老算得深味。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孫武誠難追,孰能比田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