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精品人成视频免费国产,成人免费无码成人影院日韩,青娱国产区在线

  • 推薦
  • 詩文
  • 名句
  • 詩人
  • 古籍
  • 歷史

周紀(jì)·周紀(jì)四

司馬光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起閼逢困敦,盡著雍困敦,凡二十五年。

赧王中

  ◎ 十八年甲子,公元前二九七年

  楚懷王亡歸。秦人覺之,遮楚道。懷王從間道走趙。趙主父在代,趙人不敢受。懷王將走魏,秦人追及之,以歸。

  魯平公薨,子緡王賈立。

  ◎ 十九年乙丑,公元前二九六年

  楚懷王發(fā)病,薨于秦,秦人歸其喪。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

  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秦與韓武遂、與魏封陵以和。

  趙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樓煩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韓襄王薨,子釐王咎立。

  ◎ 二十年丙寅,公元前二九五年

  秦尉錯伐魏襄城。趙主父與齊、燕共滅中山,遷其王于膚施。歸,行賞,大赦,置酒,酺五日。

  趙主父封其長子章于代,號曰安陽君。安陽君素侈,心不服其弟。主父使田不禮相之。李兌謂肥義曰:“公子章強(qiáng)壯而志驕,黨眾而欲大,田不禮忍殺而驕,二人相得,必有陰謀。夫小人有欲,輕慮淺謀,徒見其利,不顧其害,難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勢大,亂之所始而禍之所集也。子奚不稱疾毋出而傳政于公子成,毋為禍梯,不亦可乎!”肥義曰:“昔者主父以王屬義也,曰:‘毋變而度,毋易而慮,堅守一心,以歿而世。’義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禮之難而忘吾籍,變孰大焉!諺曰:‘死者復(fù)生,生者不愧?!嵊嵫裕驳萌嵘砗?!子則有賜而忠我矣。雖然,吾言已在前矣,終不敢失!”李兌曰:“諾。子勉之矣!吾見子已今年耳?!碧槠?。李兌數(shù)見公子成以備田不禮。肥義謂信期曰:“公子章與田不禮聲善而實惡,內(nèi)得主而外為暴,矯令以擅一旦之命,不難為也。今吾憂之,夜而忘寐,饑而忘食,盜出入不可不備。自今以來,有召王者必見吾面,我將以身先之。無故而后王可入也?!毙牌谠唬骸吧?。”

  主父使惠文王朝群臣而自從旁窺之,見其長子傫然也,反北面為臣。詘于其弟,心憐之,于是乃欲分趙而王公子章于代,計未決而輟。主父及王游沙丘,異宮,公子章、田不禮以其徒作亂,詐以主父令召王。肥義先入,殺之。高信即與王戰(zhàn)。公子成與李兌自國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公子成為相,號安平君;李兌為司寇。是時惠文王少,成、兌專政。公子章之?dāng)∫玻咧鞲?,主父開之。成、兌因圍主父宮。公子章死,成、兌謀曰:“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乃遂圍之,令:“宮中人后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雀鷇而食之。三月馀,餓死沙丘宮。主父定死,乃發(fā)喪赴諸侯。主父初以長子章為太子,后得吳娃,愛之,為不出者數(shù)歲。生子何,乃廢太子章而立之。吳娃死,愛馳;憐故太子,欲兩王之,猶豫未決,故亂起。

  秦樓緩免相,魏冉代之。

  ◎ 二十一年丁卯,公元前二九四年

  秦敗魏師于解。

  ◎ 二十二年戊辰,公元前二九三年

  韓公孫喜、魏人伐秦。穰侯薦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壽將兵,敗魏師、韓師于伊闕,斬首二十四萬級,虜公孫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為國尉。

  秦王遺楚王書曰:“楚倍秦,秦且率諸侯伐楚,愿王之飭士卒,得一樂戰(zhàn)!”楚王患之,乃復(fù)與秦和親。

  ◎ 二十三年己巳,公元前二九二年

  楚襄王迎婦于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無道也,殺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競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嗚呼!楚之君誠得其道,臣誠得其人,秦雖強(qiáng),烏得陵之哉!善乎荀卿論之曰:“夫道,善用之則百里之地可以獨立,不善用之則楚六千里而為仇人役?!惫嗜酥鞑粍?wù)得道而廣有其勢,是其所以危也。

  秦魏冉謝病免,以客卿燭壽為丞相。

  ◎ 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二九一年

  秦伐韓,拔宛。

  秦燭壽免。魏冉復(fù)為丞相,封于穰與陶,謂之穰侯。又封公子市于宛,公子悝于鄧。

  ◎ 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二九零年

  魏入河?xùn)|地四百里、韓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魏芒卯始以詐見重。

  ◎ 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二八九年

  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錯伐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 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二八八年

  冬,十月,秦王稱西帝,遣使立齊王為東帝,欲約與共伐趙。蘇代自燕來,齊王曰:“秦使魏冉致帝,子以為何如?”對曰:“愿王受之而勿稱也。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后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且伐趙孰與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釋帝以收天下之望,發(fā)兵以伐桀宋,宋舉則楚、趙、梁、衛(wèi)皆懼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謂以卑為尊也?!饼R王從之,稱帝二日而復(fù)歸之。十二月,呂禮自齊入秦,秦王亦去帝復(fù)稱王。

  秦攻趙,拔杜陽。

  ◎ 二十八年甲戌,公元前二八七年

  秦攻魏,拔新垣、曲陽。

  ◎ 二十九年乙亥,公元前二八六年

  秦司馬錯擊魏河內(nèi)。魏獻(xiàn)安邑以和,秦出其人歸之魏。

  秦敗韓師于夏山。

  宋有雀生湣于城之陬。史占之,曰:“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喜,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與齊、魏為敵國,乃愈自信其霸。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以示威服鬼神。為長夜之飲于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yīng)之,堂下之人又應(yīng)之,門外之人又應(yīng)之,以至于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天下之人謂之“桀宋”。齊湣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溫。

  ◎ 三十年丙子,公元前二八五年

  秦王會楚王于宛,會趙王于中陽。

  秦蒙武擊齊,拔九城。

  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并二周,為天子。狐咺正議,斫之檀衢,陳舉直言,殺之東閭。燕昭王日夜撫循其人,益為富實,乃與樂毅謀伐齊。樂毅曰:“齊,霸國之馀業(yè)也。地大人眾,未易獨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約趙及楚、魏。”于是使樂毅約趙,別使使者連楚、魏,且令趙啖秦以伐齊之利。諸侯害齊王之驕暴,皆爭合謀與燕伐齊。

  ◎ 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二八四年

  燕王悉起兵,以樂毅為上將軍。秦尉斯離帥師與三晉之師會之。趙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并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齊湣王悉國中之眾以拒之,戰(zhàn)于濟(jì)西,齊師大敗。樂毅還秦、韓之師,分魏師以略宋地,部趙師以收河間,身率燕師,長驅(qū)逐北。劇辛曰:“齊大而燕小,賴諸侯之助以破其軍,宜及時攻取其邊城以自益,此長久之利也。今過而不攻,以深入為名,無損于齊,無益于燕,而結(jié)深怨,后必悔之。”樂毅曰:“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政令戾虐,百姓怨懟。今軍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禍亂內(nèi)作,則齊可圖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過恤下而撫其民,則難慮也。”遂進(jìn)軍深入。齊人果大亂失度,湣王出走。樂毅入臨淄,取寶物、祭器,輸之于燕。燕王親至濟(jì)上勞軍,行賞饗士,封樂毅為昌國君,遂使留徇齊城之未下者。齊王出亡之衛(wèi),衛(wèi)君辟宮舍之,稱臣而共具。齊王不遜,衛(wèi)人侵之。齊王去奔鄒、魯,有驕色,鄒、魯弗內(nèi),遂走莒。楚使淖齒將兵救齊,因為齊相。淖齒欲與燕分齊地,乃執(zhí)湣王而數(shù)之曰:“千乘、博昌之間,方數(shù)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曰:“知之?!薄摆A、博之間,地坼及泉,王知之乎?”曰:“知之。”“有人當(dāng)闕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則聞其聲,王知之乎?”曰:“知之?!蹦X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當(dāng)闕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誡焉,何得無誅!”遂弒王于鼓里。

  荀子論之曰:國者,天下之利勢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xiàn)是也。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quán)謀立而亡。

  挈國以呼禮義也,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擽然扶持心國,且若是其固也。之所與為之者之人,則舉義士也;之所以為布陳于國家刑法者,則舉義法也;主之所極然,帥群臣而首向之者,則舉義志也。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國定,國定而天下定。故曰:以國濟(jì)義,一日而白,湯、武是也。是所謂義立而王也。

  德雖未至也,義雖未濟(jì)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臣下曉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陳,雖睹利敗,不欺其民;約結(jié)已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如是,則兵勁城固,敵國畏之;國一綦明,與國信之。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是所謂信立而而霸也。

  挈國以呼功利,不務(wù)張其義,齊其信,唯利之求;內(nèi)則不憚詐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則不憚詐其與而求大利焉。內(nèi)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則臣下百姓莫不以詐心待其上矣。上詐其下,下詐其上,則是上下析也。如是,則敵國輕之,與國疑之,權(quán)謀日行而國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齊湣、薛公是也。故用強(qiáng)齊,非以修禮義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綿綿常以結(jié)引馳外為務(wù)。故強(qiáng),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詘秦,北足以敗燕,中足以舉宋。及以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國亡,為天下大戮,后世言惡則必稽焉。是無他故焉,唯其不由禮義而由權(quán)謀也。

  三者,明主之所謹(jǐn)擇也,仁人之所務(wù)白也。善擇者制人,不善擇者人制之。

  樂毅聞畫邑人王蠋賢,令軍中環(huán)畫邑三十里無入。使人請蠋,蠋謝不往。燕人曰:“不來,吾且屠畫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齊王不用吾諫,故退而耕于野。國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與其不義而生,不若死!”遂經(jīng)其頸于樹枝,自奮絕脰而死。燕師乘勝長驅(qū),齊城皆望風(fēng)奔潰。樂毅修整燕軍,禁止侵掠,求齊之逸民,顯而禮之。寬其賦斂,除其暴令,修其舊政,齊民喜悅。乃遣左軍渡膠東、東萊;前軍循太山以東至海,略瑯邪;右軍循河、濟(jì),屯阿、鄄以連魏師;后軍旁北海以撫千乘;中軍據(jù)臨淄而鎮(zhèn)齊都。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賢者之閭,封王蠋之墓。齊人食邑于燕者二十馀君,有爵位于薊者百有馀人。六月之間,下齊七十馀城,皆為郡縣。秦王、魏王、韓王會于京師。

  ◎ 三十二年戊寅,公元前二八三年

  秦、趙會于穰。秦拔魏安城,兵至大梁而還。

  齊淖齒之亂,湣王子法章變名姓為莒太史敫家傭。太史敫女奇法章狀貌,以為非常人,憐而常竊衣食之,因與私通。王孫賈從湣王,失王之處,其母曰:“汝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汝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汝今事王,王走,汝不知其處,汝尚何歸焉!”王孫賈乃入市中呼曰:“淖齒亂齊國,殺湣王。欲與我誅之者袒右!”市人從者四百人,與攻淖齒,殺之。于是齊亡臣相與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懼其誅己,久之乃敢自言,遂立以為齊王,保莒城以拒燕,布告國中曰:“王已立在莒矣!”

  趙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請易以十五城。趙王欲勿與,畏秦強(qiáng),欲與之,恐見欺。以問藺相如,對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許,曲在我矣;我與之璧而秦不與我城,則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請完璧而歸之?!壁w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無意償趙城。相如乃以詐紿秦王,復(fù)取璧,遣從者懷之,間行歸趙,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為賢而弗誅,禮而歸之。趙王以相如為上大夫。

  衛(wèi)嗣君薨,子懷君立。嗣君好察微隱,縣令有發(fā)褥而席敝者,嗣君聞之,乃賜之席。令大驚,以君為神。又使人過關(guān)市,賂之以金,既而召關(guān)市,問有客過與汝金,汝回遣之,關(guān)市大恐。又愛泄姬,重如耳,而恐其因愛重以壅己也,乃貴薄疑以敵如耳,尊魏妃以偶泄姬,曰:“以是相參也?!?/p>

  荀子論之曰:成侯、嗣君,聚斂計數(shù)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產(chǎn),取民者也,未及為政也。管仲,為政者也,未及修禮也。故修禮者王,為政者強(qiáng),取民者安,聚斂者亡。

  ◎ 三十三年己卯,公元前二八二年

  秦伐趙,拔兩城。

  ◎ 三十四年庚辰,公元前二八一年

  秦伐趙,拔石城。

  秦穰侯復(fù)為丞相。

  楚欲與齊、韓共伐秦,因欲圖周。王使東周武公謂楚令尹昭子曰:“周不可圖也?!闭炎釉唬骸澳藞D周,則無之;雖然,何不可圖?”武公曰:“西周之地,絕長補(bǔ)短,不過百里。名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國,得其眾不足以勁兵。雖然,攻之者名為弒君。然而猶有欲攻之者,見祭器在焉故也。夫虎肉臊而兵利身,人猶攻之;若使?jié)芍兄缑苫⒅?,人之攻之也必萬倍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國;詘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欲誅殘?zhí)煜轮仓?,居三代之傳器,器南,則兵至矣。”于是楚計輟不行。

  ◎ 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二八零年

  秦白起敗趙軍,斬首二萬,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馬錯發(fā)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獻(xiàn)漢北及上庸地。

  ◎ 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二七九年

  秦白起伐楚,取鄢、鄧、西陵。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愿為好會于河外澠池。趙王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壁w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以絕秦望?!蓖踉S之。會于澠池。王與趙王飲,酒酣,秦王請趙王鼓瑟,趙王鼓之。藺相如復(fù)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內(nèi),臣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王不懌,為一擊缶。罷酒,秦終不能有加于趙。趙人亦盛為之備,秦不敢動。趙王歸國,以藺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藺相如素賤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之,不肯與會;每朝,常稱病,不欲爭列。出而望見,輒引車避匿。其舍人皆以為恥。相如曰:“子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毕嗳缭唬骸胺蛞郧赝踔嗳缤⑦持?,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qiáng)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绷H聞之,肉袒負(fù)荊至門射罪,遂為刎頸之交。

  初,燕人攻安平,臨淄市掾田單在安平,使其宗人皆以鐵籠傅車轊。及城潰,人爭門而出,皆以轊折車敗,為燕所禽;獨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免,遂奔即墨。是時齊地皆屬燕,獨莒、即墨未下,樂毅及并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后軍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zhàn)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戰(zhàn),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是多智習(xí)兵?!币蚬擦⒁詾閷⒁跃苎唷芬銍?,期年不克,及令解圍,各去城九里而為壘,令曰:“城中民出者勿獲,困者賑之,使即舊業(yè),以鎮(zhèn)新民?!比甓q未下?;蜃嬛谘嗾淹踉唬骸皹芬阒侵\過人,伐齊,呼吸之間克七十馀城。今不下者兩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齊人,南面而王耳。今齊人已服,所以未發(fā)者,以其妻子在燕故也。且齊多美女,又將忘其妻子。愿王圖之!”昭王于是置酒大會,引言者而讓之曰:“先王舉國以禮賢者,非貪土地以遺子孫也。遭所傳德薄,不能堪命,國人不順。齊為無道,乘孤國之亂以害先王。寡人統(tǒng)位,痛之入骨,故廣延群臣,外招賓客,以求報仇。其有成功者,尚欲與之同共燕國。今樂君親為寡人破齊,夷其宗廟,報塞先仇,齊國固樂君所有,非燕之所得也。樂君若能有齊,與燕并為列國,結(jié)歡同好,以抗諸侯之難,燕國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斬之。賜樂毅妻以后服,賜其子以公子之服;輅車乘馬,后屬百兩,遣國相奉而致之樂毅,立樂毅為齊王。樂毅惶恐不受,拜書,以死自誓。由是齊人服其義,諸侯畏其信,莫敢復(fù)有謀者。頃之,昭王薨,惠王立?;萃踝詾樘訒r,嘗不快于樂毅。田單聞之,乃縱反間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與燕新王有隙,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毖嗤豕桃岩蓸芬?,得齊反間,乃使騎劫代將而召樂毅。樂毅知王不善代之,遂奔趙。燕將士由是憤惋不和。

  田單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飛鳥皆翔舞而下城中。燕人怪之,田單因宣言曰:“當(dāng)有神師下教我?!庇幸蛔湓唬骸俺伎梢詾閹熀酰俊币蚍醋?。田單起引還,坐東鄉(xiāng),師事之。卒曰:“臣欺君。”田單曰:“子勿言也?!币驇熤?,每出約束,必稱神師。乃宣言曰:“吾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即墨敗矣!”燕人聞之,如其言。城中見降者盡劓,皆怒,堅守,唯恐見得。單又縱反間,言:“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冢墓,燒死人。齊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共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鍤,與士卒分功;妻妾編于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于燕,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收民金得千鎰,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降,愿無虜掠吾族家?!毖鄬⒋笙?,許之。燕軍益懈。田單乃收城中,得牛千馀,為絳繒衣,畫以五采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其尾,燒其端,鑿城數(shù)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大驚,視牛皆龍文,所觸盡死傷。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殺騎劫,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叛燕,復(fù)為齊。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走至河上,而齊七十馀城皆復(fù)焉。乃迎襄王于莒。入臨淄,封田單為安平君。齊王以太史敫之女為后,生太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種也,污吾世!”終身不見君王后,君王后亦不以不見故失人子之禮。

  趙王封樂毅于觀津,尊寵之,以警動于燕、齊。燕惠王乃使人讓樂毅,且謝之曰:“將軍過聽,以與寡人有隙,遂捐燕歸趙。將軍自為計則可矣,而亦何以報先王這所以遇將軍之意乎?”樂毅報書曰:“昔伍子胥說聽于闔閭而吳遠(yuǎn)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夫免自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shù)奉教于君子矣。唯君王之留意焉!”于是燕王復(fù)以樂毅子閑為昌國君,而樂毅往來復(fù)通燕,卒于趙,號曰望諸君。

  田單相齊,過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單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惡之,曰:“田單之施于人,將欲以取我國乎?不早圖,恐后之變也。”左右顧無人,巖下有貫珠者,襄王呼而問之曰:“汝聞吾言乎?”對曰:“聞之?!蓖踉唬骸叭暌詾楹稳??”對曰:“王不如因以為己善。王嘉單之善,下令曰:‘寡人憂民之饑也,單收而食之;寡人憂民之寒也,單解裘而衣之;寡人憂勞百姓,而單亦憂之,稱寡人之意?!瘑斡惺巧贫跫沃?,單之善亦王之善也?!蓖踉唬骸吧啤!蹦速n單牛酒。后數(shù)日,貫珠者復(fù)見王曰:“王朝日宜召田單而揖之于庭,口勞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乃使人聽于閭里,聞大夫之相與語者曰:“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也!”

  田單任貂勃于王。王有所幸臣九人,欲傷安平君,相與語于王曰:“燕之伐齊之時,楚王使將軍將萬人而佐齊。今國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謝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屬曰:“貂勃可?!滨醪钩跏芏x之,數(shù)月不反。九人之屬相與語于王曰:“夫一人之身而牽留萬乘者,豈不以據(jù)勢也哉!且安平君之與王也,君臣無異而上下無別。且其志欲為不善,內(nèi)撫百姓,外懷戎翟,禮天下之賢士,其志欲有為也,愿王之察之!”異日,王曰:“召相單而來!”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jìn),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滨醪獜某?,王賜之酒。酒酣,王曰:“召相單而來!”貂勃避席稽首曰:“王上者孰與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滨醪唬骸叭?,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與齊桓公?”王曰:“吾不若也?!滨醪唬骸叭唬脊讨醪蝗粢?。然則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獨曰‘單’,安得此亡國之言乎!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始,為人臣之功者,誰有厚于安平君者哉?王不能守王之社稷,燕人興師而襲齊,王走而之城陽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人,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之功也。當(dāng)是之時,舍城陽而自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計之于道,歸之于義,以為不可,故棧道木閣而迎王與后于城陽山中,王乃得反,子臨百姓。今國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單’,嬰兒之計不為此也。王亟殺此九子者以謝安平君,不然,國其危矣!”乃殺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

  田單將攻狄,往見魯仲連。魯仲連曰:“將軍攻狄,不能下也。”田單曰:“臣以即墨破亡馀卒破萬乘之燕,復(fù)齊之墟,今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車弗謝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齊小兒謠曰:“大冠若箕,修劍拄頤。攻狄不能下,壘枯骨成丘?!碧飭文藨郑瑔桇斨龠B曰:“先生謂單不能下狄,請問其說?!濒斨龠B曰:“將軍之在即墨,坐則織蕢,立則仗鍤,為士卒倡曰:‘無可往矣!宗廟亡矣!今日尚矣!歸于何黨矣!’當(dāng)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士卒先無之氣,聞君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zhàn),此所以破燕也。當(dāng)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娛,黃金橫帶而騁乎淄、澠之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所以不勝也?!碧飭卧唬骸皢沃行?,先生志之矣?!泵魅?,乃厲氣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袍鼓之。狄人乃下。

  初,齊湣王既滅宋,欲去孟嘗君。孟嘗君奔魏,魏昭王以為相,與諸侯共伐破齊。湣王死,襄王復(fù)國,而孟嘗君中立為諸侯,無所屬。襄王新立,畏孟嘗君,與之連和。孟嘗君卒,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君絕嗣。

  ◎ 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二七八年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燒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fù)戰(zhàn),東北徙都于陳。秦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 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二七七年

  秦武安君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魏昭王薨,子安釐王立。

  ◎ 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二七六年

  秦武安君伐魏,拔兩城。

  楚王收東地兵,得十馀萬,復(fù)西取江南十五邑。

  魏安釐王封其弟無忌為信陵君。

  ◎ 四十年丙戌,公元前二七五年

  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暴鳶走開封。魏納八城以和。穰侯復(fù)伐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圍大梁,魏人割溫以和。

  ◎ 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二七四年

  魏復(fù)與齊合從。秦穰侯伐魏,拔四城,斬首四萬。

  魯緡公薨,子頃公讎立。

  ◎ 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二七三年

  趙人、魏人伐韓華陽。韓人告急于秦,秦王弗救。韓相國謂陳筮曰:“事急矣!愿公雖病,為一宿之行?!标愺呷缜?,見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來?!标愺咴唬骸拔醇币?。”穰侯怒曰:“何也?”陳筮曰:“彼韓急則將變而他從;以未急,故復(fù)來耳。”穰侯曰:“請發(fā)兵矣。”乃與武安君及客卿胡陽救韓,八日而至,敗魏軍于華陽之下,走芒卯,虜三將,斬首十三萬。武安君又與趙將賈偃戰(zhàn),沈其卒二萬人于河。魏段干子請割南陽予秦以和。蘇代謂魏王曰:“欲璽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璽,欲璽者制地,魏地盡矣!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蓖踉唬骸笆莿t然也。雖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對曰:“夫博之所以貴梟者,便則食,不便則止。今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梟也?”魏王不聽,卒以南陽為和,實修武。

  韓釐王薨,子桓惠王立。

  韓、魏既服于秦,秦王將使武安君與韓、魏伐楚,未行,而楚使者黃歇至,聞之,畏秦乘勝一舉而滅楚也,乃上書曰:“臣聞物至則反,冬、夏是也;致至則危,累棋是也。今大國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從生民已來,萬乘之地未嘗有也。先王三世不忘接地于齊,以絕從親之要。今王使盛橋守事于韓,盛橋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謂能矣!王又舉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門,舉河內(nèi),拔燕、酸棗、虛、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眾,二年而后復(fù)之,又并蒲、衍、首、垣以臨仁、平丘,黃、濟(jì)陽嬰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磨之北,注齊、秦之要,絕楚、趙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單矣!王若能保功守威,絀攻取之心,而肥仁義之地,使無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負(fù)人徒之眾,仗兵革之強(qiáng),乘毀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对姟吩唬骸也挥谐酰r克有終?!兑住吩唬骸嫠?,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終之難也。昔吳之信越也,從而伐齊,既勝齊人于艾陵,還為越禽于三江之浦。智氏之信韓、魏也,從而伐趙,攻晉陽城,勝有日矣,韓、魏叛之,殺智伯瑤于鑿臺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毀,而忘毀楚之強(qiáng)韓、魏也,臣為王慮而不取也。夫楚國,援也;鄰國,敵也。今王信韓、魏之善王,此正吳之信越也,臣恐韓、魏卑辭除患而實欲欺大國也。何則?王無重世之德于韓、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將十世矣,故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今王資之與攻楚,不亦過乎!且攻楚將惡出兵?王將借路于仇讎之韓、魏乎?兵出之日而王憂其不反也。王若不借路于仇讎之韓、魏,必攻隨水右壤,此皆廣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是王有毀楚之名而無得地之實也。且王攻楚之日,四國必悉起兵以應(yīng)王。秦、楚之兵構(gòu)而不離;魏氏將出而攻留、方輿、铚、湖陵、碭、蕭、相,故宋必盡;齊人南面攻楚,泗上必舉。此皆平原四達(dá)膏腴之地。如此,則天下之國莫強(qiáng)于齊、魏矣。臣為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為一以臨韓,韓必斂手而朝;王施以東山之險,帶以曲河之利,韓必為關(guān)內(nèi)之侯。若是而王以十萬戍鄭,梁氏寒心,許、鄢陵嬰城而上蔡、召陵不往來也。如此,魏亦關(guān)內(nèi)侯矣。王壹善楚而關(guān)內(nèi)兩萬乘之主注地于齊,齊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經(jīng)兩海,要約天下,是燕、趙無齊、楚,齊、楚無燕、趙也。然后危動燕、趙,直搖齊、楚,此四國者不待痛而服矣?!?/p>

  王從之,止武安君而謝韓、魏,使黃歇歸,約親于楚。

譯文及注釋

  周紀(jì)四 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97年)

  楚懷王逃脫看守,被秦國人發(fā)現(xiàn),封鎖通往楚國的道路。楚懷王從小路逃到了趙國,正逢趙主父外出在代郡,趙國官員不敢作主收留他。楚懷王又想逃奔魏國,卻被秦國人追上,抓回秦國。

  魯國魯平公去世,其子姬賈即位為魯緡公。

  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

  楚懷王發(fā)病,死在秦國。秦國送回他的靈柩,楚國人見了都十分悲痛,像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各國諸侯因此也對秦國不滿。

  齊、韓、魏、趙、宋五國共同出兵攻打秦國,到了鹽氏地方即行撤回。秦國把武遂歸還韓國,把封陵歸還魏國,以求和解。

  趙主父視察新獲取的領(lǐng)土,離開代郡,向西在西河會見樓煩王,接受了他的部隊。

  魏國魏襄王去世,其子即位為魏昭王。

  韓國韓襄王去世,其子韓咎即位為韓王。

  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

  秦國國尉司馬錯進(jìn)攻魏國襄城。

  趙主父與齊國、燕國聯(lián)合滅掉中山國,把中山王遷到膚施居住。趙主父回來后,論功行賞,大赦罪人,設(shè)酒慶祝,全國歡宴五天。

  趙主父把長子趙章封到代,號稱安陽君。

  安陽君平素為人驕橫,內(nèi)心對弟弟立為王十分不服。趙主父派田不禮做他的國相。李兌對肥義說:“公子趙章身強(qiáng)力壯而懷有野心,黨羽眾多而貪欲極大,田不禮又殘忍好殺,十分狂妄,兩人互相勾結(jié),必定會圖謀不軌。小人有了野心,就要輕舉妄動,他只看到想獲取的利益,看不到帶來的危害。一場災(zāi)難就在眼前了。你身居要職,權(quán)勢很大,你將成為動亂的由頭,災(zāi)禍也將集中在你身上。你何不稱病不出,把朝政交給公子趙成去處理,免得被禍?zhǔn)聽窟B。這樣不好嗎!”肥義說:“當(dāng)年趙主父把趙王囑托給我,說:‘不要改變你的宗旨,不要改變你的心意,要堅守一心,至死效忠!’我再三拜謝承命并記錄在案?,F(xiàn)在如果怕田不禮加禍于我而忘掉當(dāng)年的記錄,就是莫大的背棄。俗話說崐:‘面對復(fù)生的死者,活著的人無需感到慚愧。’我要維護(hù)我的諾言,哪能光顧保全生命!你對我的建議是一片好心,但是我已有誓言在先,決不敢放棄!”李兌說:“好,你勉力而為吧!能見到你恐怕只有今年了?!闭f罷流淚而出。

  李兌幾次入見公子趙成,商議防備田不禮。肥義對信期說:“公子趙章與田不禮語言動聽而本質(zhì)兇惡,在內(nèi)討得主父的歡心,在外恣意施暴。他們一旦假借主父的命令來發(fā)動政變,是很容易得手的?,F(xiàn)在我憂慮此事,已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強(qiáng)盜在身邊出入不能不防!從此以后,有人奉主父命來召見趙王必須先見我的面,我將先前往,沒有變故,趙王才能去?!毙牌谡f:“好?!?/p>

  趙主父讓趙惠文王朝見群臣,自己在旁邊窺察,只見當(dāng)哥哥的趙章反而俯首稱臣,無精打采地聽高高在上的弟弟趙何訓(xùn)示,心中有些不忍,于是想把趙國一分為二,讓趙章在代郡稱王,但這個計劃還沒有最后決定就擱置起來。趙主父和趙王出游沙丘,分別住在兩個行宮里。趙章、田不禮乘機(jī)率領(lǐng)門徒作亂,他們假稱趙主父的命令召見趙王,肥義先進(jìn)去,被殺死。高信便與趙王一同抵抗。公子趙成與李兌從國都邯鄲趕來,發(fā)動四邑的軍隊入宮鎮(zhèn)壓叛亂,殺死趙章及田不禮,處死全部黨羽。公子趙成擔(dān)任相國,稱為安平君;李兌被任命為司寇。當(dāng)時趙惠文王還年幼,政權(quán)都掌握在公子趙成、李兌手中。

  趙章敗退的時候,逃到趙主父那里,趙主父開門接納了他。公子趙成、李兌于是帶兵包圍了趙主父的行宮。殺死趙章后,公子趙成、李兌商議道:“我們?yōu)樽窔②w章,竟包圍了主父的行宮,如此大罪,要是撤兵回去,會被滿門抄斬的!”于是又下令圍住趙主父行宮,宣布:“宮中人晚出來的殺!”宮中的人聽見命令全部逃出,趙主父想出來卻不被準(zhǔn)許,又得不到食物,只好捕捉幼鳥吃,三個多月后,他終于餓死在沙丘行宮中。直到趙主父確死無疑,趙國才向各國報告喪事。起初,趙主父定長子趙章為太子,后來他娶了美女吳娃,十分寵愛,曾經(jīng)幾年不出宮上朝。生下兒子趙何后,便廢去太子趙章,立趙何為太子。吳娃死后,趙主父對趙何的偏愛也逐漸減退,又可憐起原來的太子,想立兩個王。他總是猶豫不決,所以引起了內(nèi)亂。

  秦國罷免樓緩的丞相,由魏冉代任。

  二十一年(丁卯,公元前294年)

  秦國在解擊敗魏國軍隊。

  二十一年(戊辰,公元前293年)

  韓國派大將公孫喜聯(lián)合魏國攻打秦國。秦國穰侯把任左更之職的白起推薦給秦王,代替向壽統(tǒng)率秦軍,結(jié)果在伊闕大敗韓、魏聯(lián)軍,殺死二十四萬人,活捉公孫喜,奪取五座城。秦王便任命白起為國尉。

  秦王送信給楚王,寫道:“楚國背叛了秦國,秦國將率領(lǐng)各國來討伐楚國,希望你整頓好軍隊,我們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楚王十分恐懼,只好再與秦國修好結(jié)親。

  二十三年(己巳,公元前292年)

  楚襄王從秦國迎娶新娘。

  臣司馬光曰:秦國真是太不講道理了,害死楚懷王又逼迫其子楚襄王;楚國也太不爭氣了,忍下殺父之仇而與敵人通婚!嗚呼!楚國君王如果能堅持正確的治國之道,對臣下任用得人,秦國雖然強(qiáng)大,又怎能肆意欺凌它呢!荀況說得好:“治國之道,善于掌握則僅有百里方圓的地方也可以獨立于天下,不善于掌握哪怕像楚國有六千里國土也只能被仇人所驅(qū)使?!彼跃醪徽J(rèn)真講求治國之道,只一味制造聲勢,正是走向危亡的原因。

  秦國魏冉因病辭去職務(wù),以客卿燭壽為丞相。

  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291年)

  秦國進(jìn)攻韓國,攻克宛。

  秦國免去燭壽職務(wù),魏冉再度出任丞相,受封穰、陶兩地,稱為穰侯。秦國又把宛封給公子,把鄧封給公子悝。

  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290年)

  魏國把河?xùn)|地方圓四百里、韓國把武遂地方圓二百里獻(xiàn)給秦國。

  魏國芒卯以詐術(shù)開始受到重用。

  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秦國派大良造白起、客卿司馬錯進(jìn)攻魏國,抵達(dá)軹地,奪取大小城鎮(zhèn)六十一座。

  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288年)

  冬季,十月,秦王自稱西帝,派使者建議齊王立為東帝,想約定兩國共同進(jìn)攻趙國。蘇代從燕國前來,齊王便問他:“秦國派魏冉來勸我帝,你的意見如何?”蘇代回答說:“我建議大王先予以接受,但暫時不稱帝。秦王稱帝后,天下如果不表示反對,大王再稱帝,也不算晚。秦王 稱帝如果遭到天下指責(zé),大王就不再稱帝,趁勢收買天下人心,這是個大資本。況且進(jìn)攻趙國與進(jìn)攻有夏桀惡名的宋國,哪個有利呢?現(xiàn)在大王不如暫時放棄帝號以使天下歸心,然后發(fā)兵討伐‘桀宋’,征服宋國后,楚國、趙國、魏國、衛(wèi)國都會恐崐懼臣服。這樣,我們名義上尊重秦國而讓天下去憎恨它,正是齊國反卑為尊的計策?!饼R王采納了他的建議,只稱帝兩天便放棄了。十二月,呂禮從齊國到秦國,秦王也去掉帝號,仍舊稱王。

  秦國攻打趙國,攻克杜陽。

  二十八年(甲戌,公元前287年)

  秦國攻打趙國,奪取新垣、曲陽。

  二十九年(乙亥,公元前286年)

  秦國派司馬錯攻擊魏國河內(nèi),魏國獻(xiàn)出安邑求和,秦國將城內(nèi)人民驅(qū)趕回魏國。

  秦國在夏山打敗韓國軍隊。

  宋國發(fā)生雀鳥在城邊生下鷂鷹的怪事,太史卜了一卦,說:“吉利。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起兵滅掉滕國,攻占薛地,向東擊敗齊國,奪取五座城,向南戰(zhàn)勝楚國,占地方圓三百里,向西打垮魏軍,宋國一時成為可與齊國、魏國相匹敵的國家,宋康王對成就霸業(yè)更加自信。他想早日完成霸業(yè),便射天鞭地,砍倒神壇后燒毀,以表示自己的聲威可以鎮(zhèn)懾鬼神。他在宮室中整夜飲酒,令室中的人齊聲高呼萬歲,大堂上的人聞聲響應(yīng),堂下的人接著響應(yīng),門外的人又繼續(xù)響應(yīng),以至于國中沒有人敢不呼萬歲。天下的人都咒罵他是“桀宋”。齊王趁機(jī)起兵征伐宋國,人民四下逃散,棄城不守。宋王只好逃往魏國,死于溫地。

  三十年(丙子,公元前285年)

  秦王與楚王在宛相會,與趙王在中陽相會。

  秦國派蒙武攻擊齊國,奪取九座城。

  齊王滅掉宋國后十分驕傲,便向南侵入楚國,向西攻打趙、魏、韓國,想吞并東西二周,自立為天子。狐義正辭嚴(yán)地勸諫他,被斬首于檀臺大路上。陳舉直言不諱地勸止,被殺死在東門。

  燕昭王卻日夜安撫教導(dǎo)百姓,使燕國更加富足,于是他與樂毅商議進(jìn)攻齊國。樂毅說:“齊國稱霸以來,至今有余力,地廣人多,我們獨力攻打不易。大王一定要討伐它,不如聯(lián)合趙國及楚、魏三國。”燕王便派樂毅約定趙國,另派使者聯(lián)系楚國、魏國,再讓趙國用討伐齊國的好處引誘秦國。各國苦于齊王的驕橫暴虐,都爭相贊成參加燕國的攻齊戰(zhàn)爭。

  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284年)

  燕王調(diào)動全部兵力,以樂毅為上將軍。秦國尉斯離率軍隊與韓、趙、魏聯(lián)軍也前來會合。趙王把相國大印授給樂毅,樂毅統(tǒng)一指揮秦、魏、韓、趙大軍發(fā)動進(jìn)攻。齊王集中國內(nèi)全部人力進(jìn)行抵御,雙方在濟(jì)水西岸大戰(zhàn)。齊國軍隊大敗。樂毅便退回秦國、韓國軍隊,令魏國軍隊分兵進(jìn)攻宋國舊地,布署趙國軍隊去收復(fù)河間。自己率領(lǐng)燕軍,由北長驅(qū)直入齊國。劇辛勸說道:“齊國大,燕國小,依靠各國的幫助我們才打敗齊軍,應(yīng)該及時地攻取邊境城市充實燕國領(lǐng)土,這才是長久的利益?,F(xiàn)在大軍過城不攻,一味深入,既無損于齊國又無益于燕國,只能結(jié)下深怨,日后必定要后悔?!睒芬阏f:“齊王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不與下屬商議,又罷黜賢良人士,專門信任諛諂小人,政令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憤?,F(xiàn)在齊國軍隊已潰不成軍,如果我們乘勝追擊,齊國百姓必然反叛,內(nèi)部發(fā)生動亂,齊國就可以收拾了。如果不抓住時機(jī),等到齊王痛改前非,體貼臣下而撫恤百姓,我們就難辦了?!庇谑窍铝钸M(jìn)軍深入齊國。齊國果然大亂,失去常度,齊王出逃。樂毅率軍進(jìn)入齊都臨淄,搜刮寶物和祭祀重器,運(yùn)回燕國。燕王親自到濟(jì)水上游去慰勞軍隊,頒行獎賞,犒勞將士;燕王封樂為昌國君,讓他留在齊國進(jìn)攻其余未克的城市。

  齊王出逃到衛(wèi)國,衛(wèi)國國君讓出宮殿給他居住,向他稱臣并供給日常用度。齊王卻傲慢不遜,衛(wèi)國人氣憤地攻擊他,齊王又出奔到鄒、魯國,仍舊面有驕色;鄒、魯兩地閉門不納,齊王又出奔莒地。楚國派淖齒率軍前來救援齊王,被任命為齊相。淖齒卻想與燕國瓜分齊國,于是抓住齊王數(shù)說他的罪過:“千乘、博昌之間的方圓幾百里地,下血雨浸濕衣服,你齊王知道嗎?”齊王回答:“知道?!薄百⒉┲g,大地崩塌,泉水上涌,你齊王知道嗎?”回答:“知道。”“有人堵著宮門哭泣,卻不見人影,離開時又音響可聞,齊王你知道嗎?”回答:“知道?!蹦X說:“天降血雨,是上天警告你;地崩泉涌,是大地警告你;人堵著宮門哭,是人心在警告你。天、地、人都警告,而你卻不知改悔,你還想不死嗎!”于是在鼓里這個地方將齊王處死。

  荀況論之曰:國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權(quán)勢。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樂,大的榮耀,成為幸福的源泉。無道行的人主持,卻帶來大的危險,大的拖累,有君王的地位還不如沒有;等到形勢極度惡化,他即使想當(dāng)一個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了。齊王、宋康王便是如此。

  所以治理國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禮義,就可以稱王,樹立信譽(yù)就可以稱霸,玩弄權(quán)術(shù)則必然滅亡。

  領(lǐng)導(dǎo)國家提倡禮義,就無人可以加害于他。即使做一件壞事、殺一個無辜的人便可以得到天下,仁愛的人也不會去干。君主守定意志,維護(hù)國家,堅如磐石,以此禮待他人,就可以產(chǎn)生眾多的仁人志士。以此條陳布置國家刑事法律,就可以制定出良好的法律。君主極力如此主張,再率領(lǐng)群臣以身作則,就可以樹立起禮義的風(fēng)尚。這樣,屬下能夠以禮義綱常尊崇上司,統(tǒng)治基礎(chǔ)就穩(wěn)定了,基礎(chǔ)穩(wěn)定國家便安定,國家安定則天下平定。因此說:用國家的權(quán)力推行禮義,一天就可以做到眾人皆知,商湯王、周武王便是如此,即所謂的以提倡禮義而稱王。

  即使道德還未達(dá)到完美,禮義也沒有做到完善,然而已經(jīng)可以掌握治理天下的大致條理。做到賞罰分明,取得天下的信任,使臣屬清楚地看到它的重要性。政令一經(jīng)頒布,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不欺騙百姓;條約已經(jīng)締結(jié),不管有利還是無利,都不欺騙合作的鄰國。這樣,才能軍隊強(qiáng)勁,城池堅固,使敵對國家畏懼。國家的方針一貫而明確,友邦就予以信任。即使是偏僻的小國,也可以威震天下。春秋時期的齊、晉、宋、秦、楚五霸主便是如此,即所謂的以樹立信譽(yù)而稱霸。

  帶領(lǐng)國家追逐功利,不申張正義,不遵守信用,唯利是圖;對內(nèi)不惜為 了一點小利去欺騙人民,對外為了追求大的利益不怕欺騙友邦。對內(nèi)不好好治理自己已有的東西,卻常常覬覦別人的成果。這樣,臣下百姓就無不以奸詐之心對待上司。上欺下,下瞞上,于是上下關(guān)系分崩離析。這樣,便使敵對國家輕視,友好國家不信任,權(quán)術(shù)泛濫而國家日益削弱,走向極端,終于滅亡,齊王、孟嘗君便是如此。齊王要強(qiáng)大齊國,不去提倡禮義,不去修明政治,不去統(tǒng)一天下的思想,只是成年累月地騎馬在外面征戰(zhàn)。所以齊國強(qiáng)大的時候,向南能夠打敗楚國,向西能夠逼迫秦國,向北可以戰(zhàn)勝燕國,在中原能夠征服宋國。然而燕國、趙國一旦群起而攻齊,便如摧枯拉朽。齊王身死國亡,成為天下共同聲討的對象,后世提起暴君總要舉他為例。這不是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不崇尚禮義而沉溺權(quán)術(shù)。

  以上三種,賢明的君王必須慎重地加以抉擇,仁人志士必須認(rèn)真地予以辨明。善于抉擇的人可以控制別人,不善于抉擇的人則被別人控制。

  樂毅聽說晝邑人王賢良,下令圍繞晝邑三十里周圍不得進(jìn)入軍隊,又派人請王,王辭謝不去。燕國人威脅說:“你要是不來,我們就在晝邑屠城!”王嘆息說:“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國破君亡,我不能使崐之保存,而自身又被燕人逼迫,我與其茍且偷生,不如一死!”于是把脖子系在樹枝上,縱身一躍,自盡而死。燕國軍隊乘勝長驅(qū)直入,齊國大小城市望風(fēng)崩潰。樂毅整肅燕軍紀(jì)律,禁止侵掠,尋訪齊國的隱士高人,致以榮譽(yù)禮待。還放寬人民賦稅,革除苛刻的法令,恢復(fù)齊國舊的良好傳統(tǒng),齊國人民都十分喜悅。樂毅于是調(diào)左軍在膠東東萊渡過膠水;前軍沿泰山腳下向東到達(dá)渤海,進(jìn)攻瑯邪;右軍循著黃河、濟(jì)水而下,屯扎在東阿、鄄城,與魏國軍隊相連;后軍沿北海鎮(zhèn)撫千乘,中軍占據(jù)臨淄,鎮(zhèn)守齊國國都。他還親至城郊祭祀齊桓公、管仲,表彰齊國的賢良人才,賜封修治王的陵墓。經(jīng)過收斂人心,齊國人接受燕國所封君號、領(lǐng)取俸祿的有二十余人;接受燕國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個月之內(nèi),燕軍攻下齊國七十余座城,都設(shè)立郡縣治理。

  秦王、魏王、韓王在周朝京師相會。

  三十二年(戊寅,公元前283年)

  秦國、趙國在穰地舉行會議。秦國攻克魏國安城,一直打到魏國首都大梁才退回。

  齊國發(fā)生淖齒殺王之亂時,齊王的兒子田法章改名易姓躲到莒地太史敫家做雇工。太史敫的女兒驚奇田法章的像貌偉岸,認(rèn)為不是普通人的氣質(zhì),便可憐他,常常私下送給他衣服和食物,久而久之,兩人已暗中結(jié)為夫妻。王孫賈是齊王的隨臣,亂中找不到主子的下落,他的母親說:“你早出晚歸,我倚著大門盼望;你夜出不回,我靠著街門等待。你如今服侍君王,君王離開了,你卻不知道他的下落,你還回來做什么!”王孫賈便來到集市振臂高呼:“淖齒搞亂齊國,殺害王。愿意和我一起去干掉他的就把右臂伸出來!”集市上的人有四百多人隨他前去攻擊淖齒,把他殺掉了。于是齊國的大臣們四下搜尋齊王的兒子,想立他為王。田法章害怕人們加害自己,過了很久才敢自己說明身份,于是大家擁立他為齊王,堅守莒城以抵抗燕軍。在全國宣布:“齊王已經(jīng)在莒地即位了!”

  趙王得到楚國寶玉和氏璧,秦昭王想要,愿意用十五座城來交換。趙王想不給他,又畏懼秦國的強(qiáng)大;給他,又怕被秦王欺騙。便征求藺相如的意見。藺相如回答說:“秦國用城來換寶玉而大王不允許,是我們理屈。而我們給他寶玉,他不給我們城,是秦國理屈。衡量兩種辦法,我看寧可讓秦國在道義上有負(fù)于我們。我愿護(hù)持寶玉前去,假如秦國不交出城來,我一定能完璧歸趙?!壁w王便派他前往。藺相如到了秦國,看出秦王并無真意用城來換趙國的寶玉,就哄騙秦王,取回和氏璧,派隨從藏在懷中,從小道潛回趙國,而他自己留下來聽任秦王的處置。無奈之際,秦王只好稱贊藺相如的賢能,不但不殺他,反而以禮相待,送他回國。藺相如回到趙國,趙王封他為上大夫。

  衛(wèi)國衛(wèi)嗣君去世,其子即位為衛(wèi)懷君。衛(wèi)嗣君在位時喜好偵察別人的崐隱私。有個縣令曾掀開褥子,露出下面的破席子。衛(wèi)嗣君聽說了,便賞賜給他一領(lǐng)新席。縣令大驚,以為國君liào事如神。衛(wèi)嗣君還曾派人經(jīng)過關(guān)卡,用金錢賄賂掌關(guān)的官員。事后把掌關(guān)官員召來,指令說有客人過關(guān)時給了你金了,你快退回去。掌關(guān)官員十分驚恐。衛(wèi)嗣君還寵愛泄姬,器重臣子如耳,但又怕這兩人因受到寵愛器重而敢于欺瞞自己,于是提升另一個臣子薄疑來與如耳匹敵,尊崇魏妃來與泄姬分庭抗禮,說:“以此可互相參列比較。”

  荀況論曰:衛(wèi)成侯和衛(wèi)嗣君,都是斤斤計較的小器量國君,沒有做到招攬民心。鄭國大臣子產(chǎn),能招攬民心,但沒有做到為政精明。齊國大臣管仲,能為政精明,但沒有做到倡導(dǎo)禮義。由此而見,倡導(dǎo)禮義的人才能稱王,治政精明的人可以使國家富強(qiáng),招攬民心的人可以使國家安定,而搜刮者只能滅亡。

  三十三年(己卯,公元前282年)

  秦國攻打趙國,奪取兩座城。

  三十四年(庚辰,公元前281年)

  秦國又攻打趙國,奪取石城。

  秦穰侯魏冉再任丞相。

  楚國想聯(lián)合齊國、韓國共同進(jìn)攻秦國,順便滅掉周王朝。周王派東周的武公對楚國任令尹職的昭子說:“周朝可不能算計?!闭炎诱f:“要說算計周朝,那是沒有的事。盡管如此,我想問你,周朝為什么不能滅掉?”武公回答:“西周現(xiàn)在的地盤,取長補(bǔ)短,也不過方圓一百里。搶占這塊地方并不足以使哪個國家富強(qiáng),得到那里的百姓也不足以壯大軍隊。但西周卻有天下共同擁戴的宗主名義,誰攻打它,誰就是犯上作亂。盡管如此,還是有人想去攻占它,是何原因呢?就是因為古代傳下來的祭祀重器在那里。老虎的肉腥臊而又有尖牙利爪,仍有人獵取它;山林中的麋鹿沒有爪牙之利,假如再給它披上一張誘人的虎皮,人們獵取它的欲望一定會增加萬倍。楚國的情形正是這樣,分割楚國的領(lǐng)土,足以使自己富庶;討伐楚國的名義,又足以有尊崇周王室的聲名。楚國要是殘害了天下共同擁戴的周王朝,占有了夏、商、周三代相傳的禮器,你剛把禮器運(yùn)回南方,各國證討的大兵也就到了!”令尹昭子覺得言之有理,于是放棄了楚國原來的打算。

  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年)

  [1]秦國大將白起打敗趙國軍隊,殺死二萬人,奪取代地光狼城。秦國又派司馬錯調(diào)動隴西軍隊,從蜀地進(jìn)攻楚國黔中郡,予以攻占。楚國被迫獻(xiàn)出漢水以北及上庸地方。

  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279年)

  秦國大將白起攻打楚國,占領(lǐng)鄢、鄧、西陵等地。

  秦王派使者通知趙王,愿意在黃河外的澠池和好相會。趙王不想赴會,廉頗、藺相如建議說:“大王若是不去,就顯得趙國懦弱而又膽怯。”趙王于是決定前往,由藺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與趙王告別時說:“大王此行,估計加上路程時間,到會議儀式全部結(jié)束,不超過三十天就會回來,如果超過三十天您還沒有回來,請允許我們立太子為趙王,以斷絕秦國的要挾念頭。”趙王同意。

  澠池相會,秦王與趙王飲酒。酒興之間,秦王請趙王表演鼓瑟,趙王便演奏了。藺相如也請秦王表演敲擊瓦盆的音樂,秦王卻不肯。藺相如厲色說道:“在五步之內(nèi),我就可以血濺大王!”秦王左右衛(wèi)士想上前殺死藺相如,藺相如怒目喝斥,左右人都畏縮不敢行動。秦王只好非常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瓦盆。直到酒宴結(jié)束,秦國始終不能對趙國加以非分之求。再加上趙國人也早有軍隊戒備,秦國到底沒敢輕舉妄動。趙王回國,加封藺相如為上卿之職,地位在大將廉頗之上。

  廉頗不滿地說:“我作為趙國大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藺相如原不過是下層小民,只以能說善辯而位居我之上,我實在感到羞恥,忍不下這口氣!”便宣稱:“我遇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說后,不愿意和他遇見。每逢上朝,常常稱病,不和廉頗去爭排列順序。出門在外,遠(yuǎn)遠(yuǎn)望見廉頗的車駕,便令自己的車回避。藺相如的門客下屬都感到十分羞恥。藺相如對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的威嚴(yán)比得上秦王嗎?”回答都說:“比不上?!碧A相如說:“面對秦王那么大的威勢,我都敢在他的朝廷上叱責(zé)他,羞辱他的群臣,我雖然無能,難道單單怕廉將軍嗎!我是考慮到:強(qiáng)暴的秦國之所以還不敢大舉進(jìn)犯趙國,就是因為我和廉將軍在。我們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所以避讓,是先考慮到國家的利益而后才去想個人的私怨?。 绷H聽說了這番話十分慚愧,便赤裸著上身到藺相如府上來負(fù)荊請罪,兩人從此結(jié)為生死之交。

  當(dāng)初,燕國軍隊攻打齊國安平時,臨淄市的一個小官田單正在城中,他預(yù)先讓家族人都用鐵皮包上車軸頭。待到城破,人們爭相涌出城門,都因為車軸互相碰斷,車輛損壞難行,被燕軍俘虜,只有田單一族因鐵皮包裹車軸得以幸免,逃到了即墨。當(dāng)時齊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被燕軍占領(lǐng),僅有莒城、即墨未淪陷。樂毅于是集中右軍、前軍包圍莒城,集中左軍、后軍包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zhàn)身亡。即墨人士說:“安平之戰(zhàn),田單一族人因鐵皮包軸得以保全,可見田單足智多謀,熟悉兵事。”于是共同擁立他為守將抵御燕軍。樂毅圍攻兩城,一年未能攻克,便下令解除圍攻,退至城外九里處修筑營壘,下令說:“城中的百姓出來不要抓捕他們,有困餓的還要賑濟(jì),讓他們各操舊業(yè),以安撫新占地區(qū)的人民?!边^了三年,城還未攻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撥說:“樂毅智謀過人,進(jìn)攻齊國,一口氣攻 克七十余城?,F(xiàn)在只剩兩座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來收服齊國人心,自己好南面稱王而已。如今齊國人心已服,他之所以還不行動,就是因為妻子、兒子在燕國。況且齊國多有美女,他早晚將忘記妻子。希望大王早些防備!”燕昭王聽罷下令設(shè)置盛大酒宴,拉出說此話的人斥責(zé)道:“先王倡導(dǎo)全國禮待賢明人才,并不是為了多得土地留給子孫。他不幸遇到繼承人缺少德行,不能完成大業(yè),使國內(nèi)人民怨憤不從,無道的齊國趁著我們國家動亂得以殘害先王。我即位以后,對此痛心疾首,才廣泛延請群臣,對外招攬賓客,以求報仇。誰能使我成功,我愿意和他分享燕國大權(quán)?,F(xiàn)在樂毅先生為我大破齊國,平毀齊國宗廟,報卻了舊仇,齊國本來就應(yīng)歸樂先生所有,不是燕國該得到的。樂先生如果能擁有齊國,與燕國成為平等國家,結(jié)為友好的鄰邦,抵御各國的來犯,這正是燕國的福氣、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說這種話呢!”于是將挑 撥者處死。又賞賜樂毅妻子以王后服飾,賞賜他的兒子以王子服飾,配備君王車駕乘馬,及上 百輛屬車,派宰相侍奉送到樂毅那里,立樂毅為齊王。樂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謝,寫下辭書,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從此齊國人敬服燕國樂毅的德義,各國也畏懼他的信譽(yù),沒有再敢來算計的。

  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惠王從當(dāng)太子時,就與樂毅有矛盾。田單聽說了,便派人去燕國用反間計,散布說:“齊王已經(jīng)死了,齊國僅有兩座城未被攻克。樂毅與燕國新王有矛盾,害怕加禍不敢回國,他現(xiàn)在以攻打齊國為名,實際想率領(lǐng)軍隊在齊國稱王。齊國人沒有歸附,所以他暫緩進(jìn)攻 即墨,等待時機(jī)舉行大事。齊國人所怕的,是燕王派別的大將來,那樣即墨就城破受害了?!毖嗷萃醣緛砭鸵尚臉芬?,中了齊國的反間計,便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大將,召他回國。樂毅知道燕王換將居心不良,于是投奔了趙國。從此,燕軍將士都憤憤不平,內(nèi)部不和。

  這時,田單下令讓城中人吃飯時,先在庭院里祭祀祖先,四處飛鳥爭吃祭飯都盤旋落到城中,燕軍很是驚訝,田單又讓人散布說:“會有天神派軍師下界來幫助我們?!庇袀€士兵說:“我可以做神師嗎?”說罷起身便走。田單急忙離座追回他,讓他面東高坐,奉為神師。士兵說:“我犯上欺主了?!碧飭蚊η穆晣诟溃骸澳悴灰f出去。”便以他為師,每當(dāng)發(fā)布號令,都必稱奉神師之命。田單又令人散布說:“我就怕燕軍把齊國俘虜割去鼻子,作為前導(dǎo),那樣即墨城就完了!”燕國人聽說,果然這樣做了。城中守兵看到投降燕軍的人都被割去鼻子,萬分痛恨,決心堅守不降,唯恐被俘。田單再使出反間計,說:“我怕燕軍掘毀我們的城外墳?zāi)?,那樣齊國人就寒心了?!毖嘬娪种杏?,把城外墳?zāi)贡M行挖毀,焚燒死尸。齊國人從城上遠(yuǎn)遠(yuǎn)望見,都痛哭流涕,爭相請求出戰(zhàn),怒氣倍增。田單知道這時軍士已經(jīng)可以死戰(zhàn),于是帶頭拿起版、鍬和士卒一起筑城,把自己的妻妾編進(jìn)軍隊,還分發(fā)全部食品犒勞將士。他下令讓披甲士兵都潛伏在城下,只以老弱人員、女子登城守衛(wèi),又派人去燕軍中約定投降,燕軍都?xì)g呼萬歲。田單在城中百姓中募集到一千鎰金銀,讓即墨城的富豪送給燕軍大將,說:“我們馬上就投降。請不要搶劫掠奪我們的家族!”燕國將軍大喜,立刻應(yīng)允。燕軍戒備更加松懈。田單在城中搜羅到一千余頭牛,給牛披上大紅綢衣,繪上五彩天龍花紋,在牛角上綁束尖刀,而在牛尾綁上灌好油脂的葦草,然后點燃,趁著夜色,從預(yù)先鑿好的幾十個城墻洞中,趕牛沖出,后而緊隨著五千名壯士。牛尾部被火燎燒,都驚怒地奔向燕軍大營。燕軍大驚失色,看到牛身上都是天龍花紋,碰到的不是死就是傷。加上城中敲鑼打鼓齊聲吶喊,老弱居民也敲擊銅器助威,響聲驚天動地。燕國軍隊萬分恐懼,紛紛敗逃。齊軍趁亂殺死燕軍大將騎劫,追殺逃亡的燕軍,所經(jīng)過的城邑都叛離燕國,再度歸順齊國。田單的軍隊越來越多,乘勝而入,燕軍日日望風(fēng)而逃,逃到黃河邊,齊國失去的七十幾座城都復(fù)歸。田單于是前往莒城迎齊襄王回國都臨淄,襄王冊封田單為安平君。

  齊襄王立太史敫的女兒為王后,生下太子田建。太史敫卻說:“我的女兒不經(jīng)過媒人,自定婚嫁,不是我家的人,她敗壞了我的家風(fēng)!”終身不見王后,但王后并不因他不見而失去做兒女應(yīng)有的禮數(shù)。

  趙王分封樂毅于觀津,對他十分尊寵。以此來警戒燕國和齊國。燕惠王便派人去批評樂毅,并道歉說:“樂將軍你過于聽信傳言,因為與我有矛盾,就拋棄燕國跑到趙國。你這樣做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然而,又怎能報答先王對你的一片恩情呢?”樂毅回信答復(fù)道:“從前伍子胥的建議被吳王闔閭采納,吳國的勢力一直擴(kuò)展到郢地;而繼任吳王夫差不聽他的話,把伍子胥的尸體裝入皮囊拋進(jìn)江中。夫差不明白伍子胥對先王的建議是吳國得以成就功業(yè)的根本,所以沉下伍子胥的尸體一點兒也不后悔。伍子胥不能早日看出不同的君王有不同的器量,所以尸體雖入江而魂靈仍怨憤不化。免去自身的災(zāi)禍,立就功業(yè),以表明先王的心跡,是我的上策。自己遭到別人的誹謗,從而使先王的英名蒙上恥辱,是我最害怕的。但因為蒙受了不白之冤,就以新的寵幸為利益,謀算燕國,也是我在道義上絕不會做的。我聽說古代的君子,與人斷交絕不口出惡言;忠臣被迫離開祖國,也不去辯解洗雪自己的名聲。我雖然不成器,也曾多次從古代君子身上得到教益。謹(jǐn)請大王明鑒。”于是燕王仍封樂毅的兒子樂為昌國君,而樂毅也為修好睦鄰而往來燕國,最后死于趙國,謚號望諸君。


  田單出任齊國國相,有次路過淄水,見到一個老人渡淄水時凍得直哆嗦,走出水面時已不能前行。田單便解下自己的皮袍給他披上。齊襄王聽說 后十分厭惡,說:“田單對別人施恩,是打算奪我的國位,我不早下手,恐怕以后會有變故!”說完一看左右無人,只在殿階下有個穿珠子的人,襄王便召他過來問道:“你聽見我的話了嗎?”回答:“聽見了?!毕逋鯁枺骸澳阌X得怎么樣?”回答說:“大王不如把此事變成自己的善行。大王可以嘉獎田單的善心,下令說:‘我憂慮人民的饑餓,田單就收養(yǎng)他們,供給飲食;我憂慮人民的寒冷,田單就脫下皮袍給他們披上;我憂慮人民的操勞,田單也因此憂慮。他正符合我的心意?!飭斡猩菩卸笸跫为勊敲刺飭蔚纳菩幸簿褪谴笸醯纳菩辛??!毕逋跽f:“好。”于是賞賜田單酒宴。過了幾天,穿珠子的人又來見齊襄王說:“大王應(yīng)該在群臣朝見時召見田單,在殿庭上致謝,親自慰勞他。然后布告國內(nèi)尋找百姓中饑餓者,予以收養(yǎng)?!毕逋踹@樣做后,派人到街頭里巷去探聽,聽到大夫等官員互相說:“哦!田單疼愛百姓,是大王的教誨呀!”

  田單向齊王推薦貂勃。齊王的九個寵幸臣子都想中傷田單。爭相對齊王說:“燕國攻打齊國時,楚王曾派將軍率一萬軍隊來幫助齊國?,F(xiàn)在齊國已經(jīng)安定,社會也日趨穩(wěn)固,何不派使者前去楚國道謝?”齊王問:“左右的人誰合適?”九個人都說:“貂勃可以。”貂勃出使楚國,楚王予以熱情款待,幾個月不放他回去。九個人又一齊對齊王說:“以貂勃一個人的地位能受到萬乘車馬的楚國重視,難道不是倚仗了田單的權(quán)勢嗎!田單與大王之間,不分君臣上下,況且他心懷不良之志,對內(nèi)安撫百姓,對外關(guān)懷狄族,禮待天下的賢良人才,他的志向是想大有作為,希望大王明察!”過了幾天,齊王喝道:“召國相田單來!”田單非常驚恐,摘下帽子,光著腳,赤裸上身前來,退下時請齊王治他的死罪。過了五天,齊王卻說:“你沒有得罪我。只不過要你行你臣子的禮節(jié),我守我君王的禮節(jié)而已?!滨醪獜某貋?,齊王賜宴招待。飲到興頭上,齊王又喝道:“召國相田單來!”貂勃離開座位下拜說:“大王上比周文王如何?”齊王回答:“我不如?!滨醪f:“是的,我本知道大王不如崐。那么下比齊桓公如何?”齊王回答:“我也不如。”貂勃又說:“是的,我也知道大王不如。然而周文王得到呂尚,尊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管仲,敬為仲父?,F(xiàn)在大王您得到安平君田單,卻直呼‘田單’,怎么能說這種亡國的話呢?何況自開天辟地,有人民起,做臣子的功勞,誰能比安平君更高?當(dāng)年大王不能承守祖業(yè),在燕國起兵襲擊齊國時,大王逃到城陽的山里,安平君以人心??值募茨綀A三五里城郭,疲憊不堪的七千名士兵,力擒敵軍大將,收復(fù)齊國千里領(lǐng)土,這些都是安平君的功勞呀!如果當(dāng)時他置城陽的大王不顧,自立為王,天下沒有誰能阻止。然而他從道德禮義考慮,認(rèn)為堅決不能那樣做,所以修筑棧道木閣前去城陽山中迎接大王和王后,大王您才能得以回歸,治理百姓子民?,F(xiàn)在國家已經(jīng)穩(wěn)定,人民已經(jīng)安寧,大王卻‘田單、田單’地叫,小孩子也知道不該這樣做。大王您趕快殺掉那九個家伙向安平君謝罪;不然,國家就危險了!”齊王聽從指責(zé),殺掉了那九個幸臣并流放其家族,加封給安平君掖邑地方的一萬戶俸祿收入。

  田單準(zhǔn)備攻打狄族,前去見魯仲連,魯仲連說:“將軍您去攻狄,恐怕攻不下來。”田單說:“當(dāng)年我以即墨的殘兵敗將擊破擁有萬乘戰(zhàn)車的燕軍,光復(fù)齊國淪亡土地;現(xiàn)在會攻不下狄族,有什么道理?”上車揚(yáng)長而去。于是田單率軍進(jìn)攻狄族,三個月也未能攻克。齊國小孩子在歌謠中譏諷唱道:“大冠像簸箕,長劍撐面皮,攻狄不能下,枯骨壘成丘?!碧飭伍_始驚懼起來,又去問魯仲連:“先生早日說我攻不下狄族,請讓我知道原因?!濒斨龠B說:“將軍在即墨的時候,坐著,手編草鞋;站著,手拿鐵鍬;帶領(lǐng)士兵們唱歌道:‘無可往矣!宗廟亡矣!今日有沒有救,看我們有沒有膽!’當(dāng)時,將軍有戰(zhàn)死的決心,士兵無偷生的念頭,聽見您的號召無不揮淚奮臂,決一死戰(zhàn),所以才能打敗燕軍?,F(xiàn)在將軍您東面有掖邑豐厚的俸祿,西邊有淄上封地的游樂,腰系黃金帶,馳騁于淄水、澠水之間,有的只是生活的樂趣,而無戰(zhàn)死之心,所 以無法取勝??!”田單說:“我田單有這樣的決心,是先生您為我下的?!钡诙?,他振奮精神,親臨城下,站在箭雨彈雹之中,手持鼓捶,擊鼓進(jìn)軍,于是攻克了狄族大營。

  起初,齊王滅掉宋國以后,想驅(qū)逐在薛地的孟嘗君,孟嘗君便投奔魏國,魏昭王任用他為國相,與各國聯(lián)合攻破齊國,齊王死后,齊襄王光復(fù)國土,而孟嘗君獨立于各國之間,無所依屬。齊襄王因為新即位,害怕孟嘗君,便與他和好。孟嘗君死后,幾個兒子爭奪權(quán)力,齊國、魏國趁機(jī)共同滅掉薛地,于是孟嘗君斷了后代。

  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278年)

  秦國派大良造白起進(jìn)攻楚國,攻占郢城,火燒夷陵。楚襄王的軍隊四散,于是不再迎戰(zhàn),把國都向東北遷到陳地。秦國以郢城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277年)

  秦國武安君平定巫、黔中,秦國在此設(shè)置黔中郡。

  魏國魏昭王去世,其子即位為魏安王。

  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276年)

  秦國武安君進(jìn)攻魏國,攻占兩城。

  楚王召集東部軍隊,得到十余萬人,又向西攻取長江以南十五邑。

  魏安王封他的弟弟魏無忌為信陵君。

  四十年(丙戌,公元前275年)

  秦國相國穰侯魏冉進(jìn)攻魏國。韓國派暴鳶率軍救魏,魏冉大破韓軍,殺死四萬人。暴鳶逃往開封。魏國只好獻(xiàn)出八座城求和。魏冉卻繼續(xù)攻打魏國,趕走魏將芒卯,進(jìn)軍北宅。魏國又割讓溫邑再行求和。

  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274年)

  魏國重新與齊國聯(lián)合抗秦。秦國派魏冉進(jìn)攻魏國,攻陷四城,殺四萬人。

  魯國魯公去世,其子姬仇即位為魯傾公。

  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273年)

  趙國、魏國聯(lián)合進(jìn)攻韓國華陽。韓國向秦國告急,秦王不救。韓國相國對陳筮說:“事情危急了!希望你能抱病連夜走一遭!”陳筮到了秦國,拜見魏冉。魏冉冷笑道:“事情危急了吧?所以讓你來?!标愺邊s說:“不著急?!蔽喝缴鷼獾貑枺骸盀槭裁矗俊标愺呋卮穑骸绊n國要是真的逼急了,就會轉(zhuǎn)而投靠別的國家?,F(xiàn)在還不算急,所以再來秦國求救?!蔽喝矫φf:“我答應(yīng)出兵了?!庇谑桥c武安君白起及客卿胡陽率軍救韓,八天后到達(dá),在華陽城下?lián)魯∥很姡众s跑芒卯,俘虜三員敵將,殺死十三萬人。白起又與趙軍大將賈偃交戰(zhàn),設(shè)計在黃河中淹死趙兵二萬人。魏國的段干子建議割讓南陽給秦國以求和。蘇代對魏王說:“段干子想掌握秦國的相印,秦國想占據(jù)魏國的領(lǐng)土?,F(xiàn)在大王您讓想奪地的秦國控制相印,讓想要相印的段干子來控制魏國土地,互相勾結(jié),魏國的土地就會喪失干凈!獻(xiàn)地去向秦國討好,好比抱著干柴去救火,干柴燒不完,火是不會滅的?!蔽和跽f:“話雖是如此,但是,事情已經(jīng)開始進(jìn)行,無法改變了?!碧K代又勸說:“下棋時之所以重視‘梟子’,是因為這個棋子方便時可以吃子,不便時可以停止。現(xiàn)在大王使用智謀為什么還不如下棋用‘梟子’那樣靈活呢?”魏王到底沒有聽從蘇代的勸告,割讓了南陽求和。南陽,實際上就是修武。

  韓國韓王去世,其子即位為韓桓惠王。

  韓國、魏國已向秦國屈服,秦王便派武安君白起 聯(lián)合韓、魏兩軍進(jìn)攻楚國。尚未出發(fā),楚國已派使臣黃歇前來。黃歇聽說此事,怕秦國乘勝一舉消滅楚國,于是急忙上書秦王說:“我聽說物極必反,冬天、夏天的交替即是如此;走極端則危險,壘棋子即是如此?,F(xiàn)在強(qiáng)大的秦國的地域,遍及天下,控制西、北兩端,這是自古以來,擁有萬乘車馬的大國從未達(dá)到的。楚國三世先王都不忘與齊國接壤,以切斷聯(lián)合抗秦陣線的韓、魏中段。如今大王派盛橋在韓國掌權(quán),盛橋迫使韓國割地給秦國,大王您不動甲兵,不施威勢,就得到百里土地,大王可謂能干之極!大王又出兵攻魏,封堵魏國門戶,攻下河內(nèi),奪取燕、酸棗、虛、桃等地,進(jìn)入邢丘,魏兵云集而不敢前救,大王可謂戰(zhàn)功累累!大王休息軍隊,兩年后再舉用兵,又吞并蒲、衍、首、垣等地,兵臨仁、平丘,使黃、濟(jì)陽據(jù)城自守,魏王只好屈服。大王又占據(jù)濮磨之北,使土地互相聯(lián)結(jié)于齊國和秦國的腰部,切斷楚國、趙國的聯(lián)系中樞,各國三番五次地聯(lián)合、聚會,終于不敢來救,大王可謂威名赫赫無雙!現(xiàn)在,大王如果能保守功業(yè)威勢,收斂繼續(xù)進(jìn)攻的雄心,而在領(lǐng)地上廣施仁義,消除后患,那么,大王的功業(yè)絕不止是三代圣王之后的第四個,五位霸主之后的第六個!但是大王如果倚仗軍隊眾多,憑借武器精良,乘平毀魏國的兵威,想以武力使天下各國君王都向您俯首稱臣,我擔(dān)心您會引來后患?!?u>詩經(jīng)》說:‘常見善始,少見善終?!兑捉?jīng)》說:‘小狐渡水,尾部浸濕。’這都是指開始容易,結(jié)束困難。當(dāng)年吳國聽信越國,出兵攻齊,已經(jīng)在艾陵戰(zhàn)勝齊國,回來卻被越王在三江之濱擒殺。智伯瑤信任韓、魏兩家,聯(lián)合進(jìn)攻趙家,圍攻晉陽時,勝利已指日可待,韓家、魏家卻突然反叛,智伯瑤終于在鑿臺之下被殺。如今大王忌恨楚國尚未滅亡,而忘記了楚國滅亡只會使韓國、魏國強(qiáng)大,臣下我認(rèn)為您的這種做法不可取而為您憂慮。楚國,是您的援手;其他鄰國,是您的敵人?,F(xiàn)在大王相信韓國、魏國親善秦國,這正像當(dāng)年吳國信任越國。我以為,恐怕韓國、魏崐國表面上謙語卑辭是為了免除災(zāi)禍,而實際上卻是想欺騙秦國。為什么呢?因為秦王對于韓、魏兩國并無再世的恩德,卻有累世的積怨呀!韓國、魏國人中,父子兄弟接連死于秦國刀兵之下的,已近十代了。所以韓國、魏國只要不滅亡,終究是秦國的憂患。大王卻要資助他們一起進(jìn)攻楚國,這不是個大錯誤嗎?況且,進(jìn)攻楚國從何處出兵?大王是否準(zhǔn)備向世仇魏、韓兩國去借道?那樣做,自秦兵出發(fā)之日大王就會擔(dān)憂他們回不來。大王如果不向世仇韓、魏去借道,勢必只有攻隨水的西邊,那里都是廣川、大河、山林、深谷,不毛之地,大王徒有征服楚國的名義而沒有得到土地的實際利益,而且大王進(jìn)攻楚國時,四國必然全部起兵響應(yīng)大王,當(dāng)秦國、楚國軍隊打得難解難分時,魏國就會趁機(jī)出兵進(jìn)攻留、方與、、湖陵、碭、蕭、相等地,宋國舊地將盡入其手。齊國人也會向南攻楚,必然奪取泗上,這些都是四通八達(dá)的平原,肥沃膏腴之地。那樣的話,天下的國家中將是齊國、魏國最強(qiáng)大了。我為大王考慮,不如與楚國親善為好。秦國、楚國合二為一進(jìn)攻韓國,韓國必然束手無策,屈服稱臣,大王控制華山以東的險要,占有九曲黃河的利益,韓王必定成為您的關(guān)內(nèi)之侯。這時大王再派十萬大兵駐守韓都新鄭,足使魏王膽戰(zhàn)心驚,許、鄢陵兩城被困后,上蔡、召陵也將與魏都大梁無法來往。那時,魏國就成了關(guān)內(nèi)侯。大王一施行與楚國親善的政策而使關(guān)內(nèi)兩個擁有萬乘兵車的大國向齊國索要土地,齊國西部領(lǐng)土便垂手可得。大王的領(lǐng)土橫貫西海、東海,扼制天下,于是燕國、趙國不能與齊國、楚國聯(lián)合,齊國、楚國也不能與燕國、趙國相援助。然后大王再威逼燕國、趙國,直搗齊國、楚國,這四個國家不等到被痛擊就會降服了?!鼻赝趼爮牧它S歇的意見,令白起停止行動,辭謝了韓國、魏國軍隊,派黃歇歸國,與楚國締結(jié)親善睦鄰邦交條約。

參考資料:
1、佚名.語文新課程資源網(wǎng).http://www.eywedu.com/Classic/zztj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