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筑鄣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聚黨千馀人,魋結(jié)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
會孝惠、高后時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保塞外蠻夷,無使盜邊;諸蠻夷君長欲入見天子,勿得禁止。以聞,上許之,以故滿得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臨屯皆來服屬,方數(shù)千里。
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嘗入見;真番旁眾國欲上書見天子,又擁閼不通。元封二年,漢使涉何譙諭右渠,終不肯奉詔。何去至界上,臨浿水,使御刺殺送何者朝鮮裨王長,即渡,馳入塞,遂歸報天子曰“殺朝鮮將”。上為其名美,即不詰,拜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何,發(fā)兵襲攻殺何。
天子募罪人擊朝鮮。其秋,遣樓船將軍楊仆從齊浮渤海;兵五萬人,左將軍荀彘出遼東:討右渠。右渠發(fā)兵距險。左將軍卒正多率遼東兵先縱,敗散,多還走,坐法斬。樓船將軍將齊兵七千人先至王險。右渠城守,窺知樓船軍少,即出城擊樓船,樓船軍敗散走。將軍楊仆失其眾,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復聚。左將軍擊朝鮮浿水西軍,未能破自前。
天子為兩將未有利,乃使衛(wèi)山因兵威往諭右渠。右渠見使者頓首謝:“原降,恐兩將詐殺臣;今見信節(jié),請服降?!鼻蔡尤胫x,獻馬五千匹,及饋軍糧。人眾萬馀,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將軍疑其為變,謂太子已服降,宜命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將軍詐殺之,遂不渡浿水,復引歸。山還報天子,天子誅山。
左將軍破浿水上軍,乃前,至城下,圍其西北。樓船亦往會,居城南。右渠遂堅守城,數(shù)月未能下。
左將軍素侍中,幸,將燕代卒,悍,乘勝,軍多驕。樓船將齊卒,入海,固已多敗亡;其先與右渠戰(zhàn),因辱亡卒,卒皆恐,將心慚,其圍右渠,常持和節(jié)。左將軍急擊之,朝鮮大臣乃陰間使人私約降樓船,往來言,尚未肯決。左將軍數(shù)與樓船期戰(zhàn),樓船欲急就其約,不會;左將軍亦使人求間郤降下朝鮮,朝鮮不肯,心附樓船:以故兩將不相能。左將軍心意樓船前有失軍罪,今與朝鮮私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計,未敢發(fā)。天子曰將率不能,前使衛(wèi)山諭降右渠,右渠遣太子,山使不能剸決,與左將軍計相誤,卒沮約。今兩將圍城,又乖異,以故久不決。使?jié)咸毓珜O遂往之,有便宜得以從事。遂至,左將軍曰:“朝鮮當下久矣,不下者有狀。”言樓船數(shù)期不會,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為大害,非獨樓船,又且與朝鮮共滅吾軍。”遂亦以為然,而以節(jié)召樓船將軍入左將軍營計事,即命左將軍麾下執(zhí)捕樓船將軍,并其軍,以報天子。天子誅遂。
左將軍已并兩軍,即急擊朝鮮。朝鮮相路人、相韓陰、尼谿相參、將軍王夾相與謀曰:“始欲降樓船,樓船今執(zhí),獨左將軍并將,戰(zhàn)益急,恐不能與,王又不肯降?!标?、唊、路人皆亡降漢。路人道死。元封三年夏,尼谿相參乃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王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巳又反,復攻吏。左將軍使右渠子長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諭其民,誅成巳,以故遂定朝鮮,為四郡。封參為澅清侯,陰為荻苴侯,唊為平州侯,長為幾侯。最以父死頗有功,為溫陽侯。
左將軍徵至,坐爭功相嫉,乖計,棄市。樓船將軍亦坐兵至洌口,當待左將軍,擅先縱,失亡多,當誅,贖為庶人。
太史公曰:右渠負固,國以絕祀。涉何誣功,為兵發(fā)首。樓船將狹,及難離咎?;谑Х?,乃反見疑。荀彘爭勞,與遂皆誅。兩軍俱辱,將率莫侯矣。
衛(wèi)滿燕人,朝鮮是王。王險置都,路人作相。右渠首差,涉何上。兆禍自斯,狐疑二將。山、遂伏法,紛紜無狀。
譯文及注釋
朝鮮王衛(wèi)滿,原是燕國人。最初,在燕國全盛的時候,曾經(jīng)攻取真番、朝鮮,讓它們歸屬燕國,并為它們設(shè)置官吏,在邊塞修筑防御城堡。后來秦國滅掉燕國,朝鮮就成了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漢朝建國后,因為朝鮮離得遠,難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復遼東郡從前的那些關(guān)塞,一直到?jīng)炙疄榻纾瑢傺鄧茌?。后來燕王盧綰造反,跑到了匈奴。衛(wèi)滿也流亡于外,聚集了一千多個同黨之人,梳著椎形發(fā)髻,穿上蠻夷服裝,在東方走出塞外,渡過浿水,居住到秦國原來的空曠之地名叫上下鄣的地方,并逐漸地役使真番、朝鮮蠻夷以及原來的燕國和齊國的逃亡者,使他們歸屬自己,在他們當中稱王,,建都在王險城。
正當漢惠帝和高后時代,天下剛剛安定,遼東郡的太守就約定衛(wèi)滿做漢朝的外臣,保護邊塞以外的蠻夷,不要讓他們到邊境來騷擾搶奪;各位蠻夷的首領(lǐng)想到漢朝進見天子,不要禁止。遼東太守把這情況報告天子知道,天子同意這個條件。因此,衛(wèi)滿得以憑借他的兵威和財物侵略、招降他周圍的小國,真番、臨屯都來投降歸屬衛(wèi)滿,他統(tǒng)轄的地區(qū)方圓數(shù)千里。
衛(wèi)滿把統(tǒng)治權(quán)傳給兒子,再傳到孫子右渠手中,這時被朝鮮所引誘來的漢朝人越來越多,而右渠又不曾去進見漢朝天子。真番周圍許多小國想上書要求拜見漢朝天子,卻又被阻塞,無法讓天子知道這一請求。元封二年(前109),漢朝派涉何責備和告知右渠,但右渠終究不肯接受漢朝的詔命。涉何離開朝鮮,來到邊界,面對浿水,就派駕車的車夫刺殺了護送涉何的朝鮮裨小王,然后立即渡河,疾馳而回,進入漢朝邊塞。于是回到京城向天子報告:“我殺了朝鮮的一個將軍?!碧熳诱J為他有殺死朝鮮將軍的美名,就不再追究他的過失,卻授予他遼東東部都尉的官職。朝鮮怨恨涉何,調(diào)兵偷襲,殺了涉何。
漢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過的犯人去攻打朝鮮。元封二年秋天,漢朝派樓船將軍楊仆從齊地乘船渡過渤海,共率領(lǐng)五萬大兵;左將軍荀彘率兵走出遼東郡,去討伐右渠。右渠調(diào)兵據(jù)守在險要的地方,抵抗?jié)h朝軍隊。左將軍的名字叫多的卒正首先率遼東兵進擊敵人,結(jié)果隊伍失敗而走散了,多數(shù)人跑回來,他因犯了軍法而被殺。樓船將軍率領(lǐng)齊地兵士七千人,首先到達王險城。右渠守城,探聽到樓船將軍軍隊少的消息,就出城攻打樓船將軍,樓船將軍的軍隊失敗而四散奔逃。楊仆將軍失去了軍隊,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逐漸找回四散的兵卒,重新聚集到一起。左將軍荀彘攻擊駐守浿水西邊的朝鮮軍隊,未能從前面攻破敵軍。
天子因為兩將軍沒能取得軍事勝利,就派衛(wèi)山憑借兵威前去明告右渠。右渠會見了漢朝使者,叩頭謝罪:“愿意投降,只怕楊、荀二將軍用欺詐的手段殺死我。如今我看到了表示誠信的符節(jié),請允許我們投降歸順?!庇仪团汕蔡尤h朝謝罪,獻上五千匹馬,又向在朝鮮的漢軍贈送軍糧。有一萬多朝鮮民眾,手里拿著兵器,正要渡過浿水,使者和左將軍懷疑朝鮮人叛變,說太子已投降歸順,應(yīng)當命令人們不要攜帶兵器。太子也懷疑漢朝使者和左將軍要欺騙和殺害自己,于是就不再渡河,又領(lǐng)朝鮮民眾歸去。衛(wèi)山回到京城向天子報告,天子殺了衛(wèi)山。
左將軍攻破浿水上的朝鮮軍隊,才向前進,直到王險城下,包圍了城的西北地方。樓船將軍也前去會師,駐軍城南。右渠于是堅守王險城,幾個月過去了,漢軍也未能攻下王險城。
左將軍一向在宮中侍奉皇上,得寵。他所率領(lǐng)的是燕國和代國的士卒,很兇悍,又趁著打了勝仗的機會,軍中的多數(shù)戰(zhàn)士都很驕傲。樓船將軍率領(lǐng)齊兵,渡海打仗,本來就有許多失敗傷亡;他們先前和右渠交戰(zhàn)時,遭受了困難和恥辱,傷亡很多士卒,士卒都恐懼,將官的心中也覺慚愧,在他們包圍右渠時,樓船將軍經(jīng)常手持議和的符節(jié)。左將軍竭力進攻敵城,朝鮮的大臣就暗中尋機和樓船將軍聯(lián)系,商量朝鮮投降的事,雙方往來會談,還沒有作出決定。左將軍屢次同樓船將軍商定同時進擊的日期,樓船將軍想盡快與朝鮮達成降約,所以不派兵與左將軍會合。左將軍也派人去尋機讓朝鮮投降,朝鮮不肯降左將軍,而心中想歸附樓船將軍。因此,兩位將軍不能相互協(xié)調(diào),共同對敵。左將軍心想樓船將軍從前打敗仗的罪過。如今又同朝鮮大臣私下友好,而朝鮮又不肯投降,就懷疑樓船將軍有造反陰謀,只是未敢采取行動。天子說將帥無能,不久前我才派衛(wèi)山去曉諭右渠投降,右渠派遣太子來謝罪,而衛(wèi)山這個使者卻不能專一果斷地處理事情,同左將軍的計謀皆出現(xiàn)了失誤,終于毀壞了朝鮮投降的約定?,F(xiàn)在兩將軍圍攻王險城,又相互違背而不能一致行動,因此長時間不能解決問題。派遣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如有方便有利的機會,可以隨時自行處理事務(wù)。公孫遂到達朝鮮后,左將軍說:“朝鮮早就可以攻下了,現(xiàn)在還未攻下是有原因的?!彼终f了同樓船將軍約定進軍日期;而樓船將軍不來會師的事,并把他一向懷疑樓船將軍謀反的想法都告訴了公孫遂,說:“現(xiàn)在到了這種地步還不逮捕他,恐怕會成為大害,不僅是樓船將軍要謀反,而且他又要聯(lián)合朝鮮一起來消滅我軍?!惫珜O遂也認為是這樣,就用符節(jié)召樓船將軍來左將軍軍營中商量事情,當場命令左將軍的部下捉拿樓船將軍,并把他的軍隊合并到左將軍手下,然后把這件事報告了漢天子。天子殺了公孫遂。
左將軍合并了兩方面的軍隊,就竭力攻打朝鮮。朝鮮相路人、相韓陰、尼溪相參、將軍王等相互商議說:“開始要投降樓船將軍,如今樓船將軍被捕,只有左將軍率領(lǐng)合并的軍隊,戰(zhàn)爭越打越緊張,我們恐怕不能堅持下去,國王又不肯投降?!表n陰、王、路人都逃亡到漢軍那里,向漢朝投降。路人在道上死去了。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參就派人殺死了朝鮮王右渠,向漢朝投降。王險城還沒攻下來,因此右渠的大臣成已又造反,并攻擊不隨他造反的朝鮮官吏。左將軍派右渠的兒子長降、相路人的兒子路最去明白地告訴朝鮮的百姓,殺了成已,因此漢朝終于平定了朝鮮,設(shè)立了四個郡。漢天子封參為澅(huà,畫)清侯,韓陰為狄苴侯,王為平州侯,長降為幾侯。路最因為父親死了,很有功勞,被封為溫陽侯。
左將軍被召回京城,犯了爭功而相互嫉妒,違背作戰(zhàn)計劃的罪過,被棄市。樓船將軍也犯了軍隊到達???,應(yīng)當?shù)群蜃髮④?,卻擅自搶先攻擊敵人,致使傷亡很多的罪過,被判處死刑,他用錢贖了罪,免除死刑,成為平民百姓。
太史公說:朝鮮王右渠依仗地勢的險固,國家因此被滅絕。涉何騙功,為中國和朝鮮的戰(zhàn)爭開了頭。樓船將軍行事,心胸狹小,遇到危難就遭受禍殃。后悔曾經(jīng)在攻陷番禺時失了利,卻反而被人懷疑要造反。荀彘爭功,同公孫遂都被斬殺。征討朝鮮的楊仆和荀彘的兩支軍隊都遭受困辱,將帥沒有被封侯。
參考資料:
1、王延海.子夜星網(wǎng)站.http://www.ziyexing.com/files-5/shiji/shiji_115.htm
2、參與譯注者名單.解惠全、張德萍、白曉紅、白銀亮、王學孟、王淑艷、張鳳嶺、張連科、支菊生、紀淑敏、宋尚齋、何平、邱永山、王延海、史有為、范君石、葛亮、郝永娟、趙季、趙叔、王連升、安硯方、徐世英、劉軍、劉洪濤、盛冬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