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薄吨杏埂吩唬骸爸宜∵`道不遠(yuǎn)?!睂W(xué)者疑為不同。伊川云:“《中庸》恐人不喻,乃指而示之近?!庇衷疲骸爸宜」炭梢载灥溃铀伎秩穗y曉,故降一等言之?!庇衷疲骸啊吨杏埂芬栽又噪m是如此,又恐人尚疑忠恕未可便為道。故曰違道不遠(yuǎn)。”游定夫云:“道一而已,豈參彼此所能豫哉?此忠恕所以違道,為其未能一以貫之也。雖然,欲求入道者,莫近于此,此所以違道不遠(yuǎn)也?!睏钪辛⒃疲骸爸宜」涛醋阋员M道。然而違道不遠(yuǎn)矣?!焙顜熓ピ疲骸白铀贾宜?,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已是違道。若圣人,則不待施諸已而不愿,然后勿施諸人也?!敝T公之說大抵不同。予竊以為道不可名言,既麗于忠恕之名,則為有跡。故曰違道。然非忠恕二字亦無可以明道者。故曰不遠(yuǎn)。非謂其未足以盡道也。違者違去之謂,非違畔之謂。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蘇子由解云:“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麗于形,則于道有間矣,故曰幾于道。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故曰上善?!逼湔f與此略同。譯文及注釋
曾子說:“孔天子之道,只有忠、怒罷了?!薄?中庸》 說:“忠恕距離理的本源不遠(yuǎn)?!睂W(xué)者們懷疑這兩種說法不同。程伊川說:“《 中庸》 怕人不懂,才指示說忠恕接近道的本源?!庇终f:“忠恕固然可以貫穿全部的道,子思怕人不好懂,所以才降一等來解釋,”又說:“《 中庸》 以為雖然曾子說過萬事之理只有忠恕,還怕人懷疑它不是理的本源,所以說離理不遠(yuǎn)?!庇味ㄊдf:“理的本源只有一個(gè),豈能用比較來確定?忠怒之所以違理,是因?yàn)樗荒芤磺斜憩F(xiàn)都在行事上。雖然如此,但想學(xué)道理的,沒有比這更接近的了。所以說它離本源不遠(yuǎn)?!睏钪辛⒄f:“忠怒固然不能包括全部道理,然而它距離理的本源不遠(yuǎn)了?!焙顜熓フf:“子思講的忠恕,加在自己身上不愿接受,也不能加在別人身上。這本身已離開理的本源了。象圣人就不是等加給自已不愿意,而后才不加給別人的?!边@些人的說法不盡相同,我私下以為萬物之理,不能用名稱來表達(dá),既然把理的本源,加上忠恕的名稱,就是有了痕跡。所以說它離開了本源。然而脫離了忠恕二字,也沒有能夠闡明道理的,所以說它不遠(yuǎn)。并不是說它不能包括理的本源。違是說離去,不是說背叛。老子說:“最好的東西象水,能使萬物得到而不爭功,處在眾人不愿住的地方,所以它接近自然之理。”蘇子由解釋說:“自然之理什么地方都有,對(duì)什么都有利,水就是這樣。然而它已有了形跡,對(duì)于自然之理,就有了差別了,所以說它近于自然之理。然而找一個(gè)妥當(dāng)?shù)拿瑳]有一個(gè)超過它的,所以說最好的東西象水?!边@說法和我說的大略相同。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53210341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