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強為善,萬事當聽天。天定還勝人,何須苦煩煎?
原憲竟得貧,顏子不假年。在彼不我知,在我當勉旃。
浮云道院詩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清代。劉鶚。 留心強為善,萬事當聽天。天定還勝人,何須苦煩煎?原憲竟得貧,顏子不假年。在彼不我知,在我當勉旃。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qū)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和江景吳寅長經(jīng)理屯田道中見寄。明代。蘇葵。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驅(qū)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即事呈德麟。宋代。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敢料都城有詩句,故應魂夢在山間。今朝車上瓶無分,更可憐哉我阻艱。
牧師亂后還山奉寄 其二。。陶式玉。 地老天荒行路難,塵羈初解怯憑闌。故人嗚咽探詩卷,弱女嚶咿傍晬盤。姓氏與誰投白社,湖山從此著黃冠。蟲沙觸磕公休論,且為斯文勉一餐。
贈閩帥。明代。張元凱。 十載登壇未二毛,將軍勞苦自功高。列營曾按先驅(qū)轡,下瀨嘗投后飲醪。肘畔累累元鵲化,韔中矯矯是烏號。尉佗魋結(jié)猶南國,莫使塵埃蔽寶刀。
贈顏君。清代。屈大均。 復圣之子孫,大宗在曲阜。峨峨司勛郎,與我知交久。曩者游西秦,聲詩相可否。黃河石華魚,華陰槐曲酒。風俗愛宗周,酣歌亦擊缶。洋洋風雅篇,正變無不有。夫子昔刪詩,先師嘗左右。三百所弦歌,琴聲滿窗牖。龜山與猗蘭,二操亦在手。子孫被流風,德性嘗敦厚。世為魯大夫,文獻十而九。宗器多圭璋,孔氏稱甥舅。光祿善五言,人誦秋胡婦。遺響在黃門,一賦如瓊玖。司勛正始聲,比興無其偶。賦詩存諷諫,美刺絕不茍。君也為哲兄,塤篪如一口。陋巷有神靈,文章作淵藪。分支去溫陵,禮樂遙遵守。閩海接泗沂,先學相師授。公本濟世才,輝映桃陵后。為政歷朔南,聲教先孝友。含吐黃鐘音,中和以自壽。復圣乃春生,一陽為物母。以配復初爻,龍潛未見首。元氣在素王,司徒能多取。公也益含弘,光大庶無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