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仁化蒙君禮,討賊晝夜多經(jīng)營。當時不爇官陂砦,此際賊盜已臨城。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七。清代。劉鶚。 可憐仁化蒙君禮,討賊晝夜多經(jīng)營。當時不爇官陂砦,此際賊盜已臨城。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華山畿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兩漢。佚名。 腹中如亂絲。憒憒適得去。愁毒已復來。
泛舟三首 其二。宋代。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huán)渚故無窮。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