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昨泊,危亭孤嘯,目斷閑云千里。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
暮鴉木末,落鳧天際,都是一團秋意。癡兒騃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又起。
鵲橋仙·扁舟昨泊。宋代。吳潛。 扁舟昨泊,危亭孤嘯,目斷閑云千里。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暮鴉木末,落鳧天際,都是一團秋意。癡兒騃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又起。
宦海中的沉浮,恰如海的潮漲潮落,永無停息。尤其是在調遷頻繁卻無法擔當大任、壯志難酬時,其落寞的心情更為沉重。此詞抒寫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
起筆三句敘事。詞人說:扁舟昨天剛停泊,今天就來到高亭上,極目遠望千里閑云?!伴e云”也顯出一股輕松之感。但是,他畢竟是來散心的,以解胸中郁悶,“孤”字見出他的孤獨感,“目斷閑云千里”也隱約透出念遠、懷鄉(xiāng)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閑適,而較為復雜,有如夏末秋初的黃昏那和著涼意的熱燥,使人并不好受。
“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天順人意,降下一陣好雨!將那熱燥一洗而空,仿佛人世間的一切塵垢連同自己那些莫名的煩悶也一洗而空。此詞的“前山急雨過溪來”又加之“盡洗卻”,這樣的心情表現(xiàn)得更為痛快。此時他的愁悶似乎散去了,他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過片寫雨后情景?!澳壶f木末,落鳧天際,都是一團秋意。”極目秋景一片高遠,可是,暮色寒鴉卻不無一種惆悵的意味,作者遂以“一團”來形容這秋意。“一團”,即憂絲難理,煩躁中難堪的心境,委婉地表現(xiàn)出來。所以下面說:“癡兒騃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又起?!毙虑锏臎鏊强上驳?,可是在不知不覺間,西風起了,節(jié)序便又推移了。這句是從蘇軾《洞仙歌》:“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鞭D化而來。表達出作者此時的情緒底蘊:他是在感嘆似水的流年。以“癡區(qū)騃女”作反襯,益發(fā)顯得悲涼。
唐柳宗元貶謫永州,寫了一首詩叫《南澗中題》,蘇軾謂此詩憂中有樂,樂中有憂。終歸還是憂。詩云:“秋氣集南澗,獨游亭午時?;仫L一蕭瑟,林影久參差。”又云:“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薄儿o橋仙》中所表現(xiàn)的情緒雖然沒有那么沉重,但節(jié)奏是相似的:憂中求樂,樂中有憂,樂盡憂來,心情雖一時得以開解,但終歸抵擋不了憂愁的糾纏。這是一個欲有作為的士大夫在那不安定的調遷頻繁的仕途中,所特有的心態(tài)。作者在不少詞中寫這種情況,感嘆著“歲月盡拋塵土里”(《糖多令》)、“萬事悠悠付寒暑”(《青玉案》)、“江湖自古多流落”(《滿江紅》)。讀了那些詞,回頭再讀這篇作品,對其思想感情能有個較切實的把握。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和陳今山見訪韻。。李能哲。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
謁張曲江祠。清代。朱彝尊。 峻坂盤神樹,陰崖鑿鬼工。芳塵羽扇冷,春燕玉堂空。不睹關門險,誰開造化功。經過遺像肅,千載嶺云東。
次韻題張氏耆逸堂。宋代。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fā),物外箕山自在身。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夏景 其一 夏雨生眾綠。宋代。劉辰翁。 入夏可曾晴,陰陰眾綠成。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芳草非無恨,新條各向榮。秧田禾似浪,滿眼幾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