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懷古。唐代。劉禹錫。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春潮淹沒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暉斜照在征虜亭。
蔡洲新草茁壯一片嫩綠,幕府山上仍是煙靄青青。
國家的興亡取決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險峻的地形。
玉樹后庭花這支亡國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聽。
注釋
冶(yè)城:東吳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冶:一作“臺”。
征虜亭:亭名,在金陵。
蔡洲:江中洲名。蔡:一作“芳”。
幕府:山名。
興廢:指國家興亡。人事:指人的作為。
山川空地形:徒然具有險要的山川形勢。
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陳后主所作歌曲名。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95-96
2、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487-488
此詩當作于唐敬宗寶歷三年(827年)。寶歷二年(826年)冬,劉禹錫由和州返回洛陽,途經(jīng)金陵。從詩中的寫景看來,這首詩可能寫于次年初春,大概與《金陵五題》寫于同時。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95-96
2、吳汝煜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19-821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首聯(lián)寫的是晨景和晚景。詩人為尋訪東吳當年冶鑄之地——冶城的遺跡來到江邊,正逢早潮上漲,水天空闊,滿川風濤。冶城這一以冶制吳刀、吳鉤著名的古跡在何處,詩人徘徊尋覓,卻四顧茫然。只有那江濤的拍岸聲和江邊一片荒涼的景象。它仿佛告訴人們:冶城和吳國的雄圖霸業(yè)一樣,早已在時間的長河中消逝得無影無蹤了。傍晚時分,征虜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暉之中,伴隨著它的不過是投在地上的長長的黑影而已,那東晉王謝貴族之家曾在這里餞行送別的熱鬧排場,也早已銷聲匿跡。盡管亭子與夕陽依舊,但人事卻已全非。詩在開頭兩句巧妙地把盛衰對比從景語中道出,使詩歌一落筆就緊扣題意,自然流露出吊古傷今之情。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鳖h聯(lián)兩句雖然仍是寫景,但此處寫的景,則不僅是對歷史陳跡的憑吊,而且以雄偉美麗的山川為見證以抒懷,借以形象地表達出詩人對某一歷史問題的識見。詩人說:看哪,時序雖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戰(zhàn)船——蔡洲卻已長出一片嫩綠的新草;那向稱金陵門戶的幕府山正雄視大江,山頂上升起裊裊青煙,光景依然如舊。面對著滔滔江流,詩人想起了東晉軍閥蘇峻曾一度襲破金陵,企圖憑借險阻,建立霸業(yè)。不久陶侃、溫嶠起兵在此伐叛,舟師四萬次于蔡洲。一時舳艫相望,旌旗蔽空,激戰(zhàn)累日,終于擊敗蘇峻,使晉室轉(zhuǎn)危為安。他還想起幕府山正是由于丞相王導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駐守而得名。但曾幾何時,東晉仍然被劉宋所代替,衡陽王劉義季出任南兗州刺史,此山從此又成為劉宋新貴們祖餞之處。山川風物在變幻的歷史長河中并沒有變異,詩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綠,舊煙歲歲青。這一聯(lián)熔古今事與眼前景為一體,“新草綠”、“舊煙青”六字下得醒豁鮮明,情景交融,并為下文的感慨作鋪墊。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鳖i聯(lián)承上兩聯(lián)轉(zhuǎn)入議論。詩人以極其精煉的語言揭示了六朝興亡的秘密,并示警當世:六朝的繁華哪里去了?當時的權貴而今安在?險要的山川形勢并沒有為他們的長治久安提供保障;國家興亡,原當取決于人事!在這一聯(lián)里,詩人思接千里,自鑄偉詞,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險”的卓越見解。后來王安石《金陵懷古四首》其二:“天兵南下此橋江,敵國當時指顧降。山水雄豪空復在,君王神武自無雙?!奔从纱嘶?。足見議論之高,識見之卓。
尾聯(lián)“《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六朝帝王憑恃天險、縱情享樂而國亡,歷史的教訓并沒有被后世記取。詩人以《玉樹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當今唐代的統(tǒng)治者依托關中百二山河之險,沉溺在聲色享樂之中,正步著六朝的后塵,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队駱浜笸セā肥枪J的亡國之音。詩含蓄地把鑒戒亡國之意寄寓于一種音樂現(xiàn)象之中,可謂意味深長。晚唐詩人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便是脫胎于此。
《貞一齋詩說》說:“詠史詩不必鑿鑿指事實,看古人名作可見?!眲⒂礤a這首詩就是這樣,首聯(lián)從題前搖曳而來,尾聯(lián)從題后迤邐而去。前兩聯(lián)只點出與六朝有關的金陵名勝古跡,以暗示千古興亡之所由,而不是為了追懷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兩聯(lián)則通過議論和感慨借古諷今,揭示出全詩主旨。這種手法,用在詠史詩、懷古詩中是頗為高明的。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送王正仲長。宋代。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黃流半泥沙,勢淺見蹙澳。千里東歸船,何日下清瀆。澹澹風雨寒,長汀嚎雁鶩。將投孤戍遠,四顧危檣獨。強語慰妻孥,多虞賴僮仆。到家秫已收,綴樹橘始熟。折腰無慚陶,懷遺焉愧陸。我方羨子行,送望不移目。
蛾眉 其七十一。近現(xiàn)代。吳妍因。 胭脂金粉并飄零,半面徐妃劫亦經(jīng)。臺上楊稊才一瞥,飛花又自化浮萍。
閱見一十首 其三。金朝。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姑蘇館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觀燈之集。宋代。楊萬里。 節(jié)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何似兒孫談草草,不妨燈火半昏昏。人生行止誰能料,今夕蘇州看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