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在處閑人少,唯共君行并馬蹄。更和詩篇名最出,
時傾杯酒戶常齊。同趨闕下聽鐘漏,獨向軍前聞鼓鼙。
今日春明門外別,更無因得到街西。
贈別王侍御赴任陜州司馬(一作贈王司馬赴陜州)。唐代。張籍。 京城在處閑人少,唯共君行并馬蹄。更和詩篇名最出,時傾杯酒戶常齊。同趨闕下聽鐘漏,獨向軍前聞鼓鼙。今日春明門外別,更無因得到街西。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浩浩歌。明代。周是修。 君莫欺,貧賤兒,陋巷陳平終帝師。君莫誇,富豪子,銅山鄧通終餓死。世間萬事如轉(zhuǎn)燭,明日升沈安可卜。請君聽我浩浩歌,古往今來情奈何。春花片時忽如霰,旱雨一夕翻成河。枯榮否泰更相代,天運循環(huán)理無怪。君看梓澤與梁園,空馀野草荒煙在?;臒熞安菸袅攘龋€見樓臺凌碧霄。眼前興廢盡如此,且飲美酒令愁消。
飛云頂。明代。黎民表。 飛步上?岏,星辰漸可捫。一山浮海至,五嶺此峰尊。元氣回陰洞,丹霞辟妙門。從來塵劫外,別自有乾坤。
與仲安別后奉寄。宋代。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我獨滯一方,后會良未諧。冬初風(fēng)浪息,蛟龍深蟄雷。其如中原盜,所至尚揚埃。子行莫夷猶,恐致狼虎猜。胡人更遠適,畏死投煙霾?;侍炀弥槪撇患拔醿?。獨以智力免,寧有此理哉。因書寄苦語,亦以謝不才。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開。即當(dāng)候歸艎,取酒尋尊罍。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災(zāi)。豫章百里遠,可以慰客懷。須君起我病,同上徐孺臺。
小圃。??娝疾?。 老至風(fēng)情似冷煙,尋山問水了無緣?;膱@片石疏松在,錯被人呼小洞天。
答楊銀臺實夫。明代。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fù)停勒。薄午始入山,石磴恒喘息。諸老巳偕至,樽俎羅酒食。解衣各就坐,虛禮厭繁飾。候吏戒遠去,各令息足力。掀簾覿遐景,迢遞詎堪測。三山接江渚,連江亙?nèi)珩础T粕詈鰪?fù)斷,萬象筵幾逼。須臾出畫圖,一似曾剪拭。漠漠水田白,隱隱露溝洫。誰當(dāng)擘泰華,高下平崄仄。斜日墜林杪,飛鳥斂歸翼。茲游滌煩暑,涼思滿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