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谷旌旗轉,緣江鼓吹來。異方多勝覽,春色復相催。
野曠風生竹,山青雨映梅。惜無今夜月,留酌踏煙回。
近郊宴集值雨。明代。李舜臣。 出谷旌旗轉,緣江鼓吹來。異方多勝覽,春色復相催。野曠風生竹,山青雨映梅。惜無今夜月,留酌踏煙回。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zhàn)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zhàn)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zhàn)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zhàn)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題畫扇贈戴松門。清代。方洄。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云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次韻王鷗盟秋日郊居即事。宋代。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臨江仙 其一。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試問梨花枝上雨,為誰彈滿清尊。一江風月黯離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