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漢永昌郡,元為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總管置司治于永昌,后改為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洪武十五年平云南,前永昌萬戶阿鳳率其眾詣指揮王貞降附,仍置永昌府,立金齒衛(wèi)。
十六年六月,麓川彝叛,屠屠殺其城。二十三年,省府,改金齒衛(wèi)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
從指揮使胡淵請也。
于是遂名金齒,不名永昌,而實非金齒之地,如瀾滄江在永昌,而瀾滄衛(wèi)在北勝,各不相蒙。蓋國初立衛(wèi),經(jīng)理皆出武臣,故多名實悖戾bèilì違背耳。
景泰中設鎮(zhèn)守,弘治二年設金騰道。
嘉靖元年巡撫何孟春、郴州籍,江陰人。
巡按御史陳察常熟人。
疏革鎮(zhèn)守,設永昌府,立保山縣,改金齒指揮使司為永昌衛(wèi)府,領州一騰越縣二,保山、永平。仍統(tǒng)潞江安撫司、鳳溪、施甸二長官司。
保山編戶十里。又城北彝民曰“喧”,共十五;城南彝民曰“寨”,共二十八。
洪武三十三年,改騰沖守御千戶所隸金齒司。正統(tǒng)十四年,升為騰沖軍民指揮使司,與金齒并。嘉靖二年,復置州,隸永昌府,改指揮使司為騰沖衛(wèi),州名騰越。
在府城南三百六十里,以地多藤,元名藤州。
永平,即東漢之博南縣。
以山名。洪武初隸永昌府。
三十二年,改府為金齒指揮司,屬指揮司管轄。
嘉靖二年,復府,仍屬府。在府東一百七十里。
潞江安撫司,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元柔遠路,國初柔遠府,永樂九年立安撫司。
鳳溪長官司,在城東二十五里。施甸長官司,在城南一百里。唐銀生府北境,元為石甸,后訛為施甸。
譯文及注釋
漢代的永昌郡,元代是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總管在永昌設置了宣撫司治所,后來改為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洪武十五年(1382)平定云南,前朝的永昌萬戶阿鳳率領他的人馬到指揮王貞處投降歸附,仍設置了永昌府,建立金齒衛(wèi)。十六年(1383)六月,麓川彝人反叛,屠了永昌城。二十三年(1390),撤銷府,把金齒衛(wèi)改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是聽從指揮使胡淵的請求。〕于是便改名叫金齒,不叫永昌的名字,但實際上不是金齒的地域,如瀾滄江在永昌,可瀾滄衛(wèi)在北勝一樣,各自不相抵悟。大概是國朝初期建立衛(wèi)所,籌劃處理都是出自于武臣,所以有許多名實相悖的事罷了。景泰年間(1450一1456)設立鎮(zhèn)守,弘治二年(1459)設置金騰道。嘉靖元年(1522)巡撫何孟春、〔原籍彬州路,江陰縣人?!逞舶从逢惒臁渤J炜h人?!成鲜韪锍?zhèn)守,設為永昌府,建立保山縣,改金齒指揮使司為永昌衛(wèi)府,治理一個州〔騰越州〕兩個縣,〔保山縣、永平縣?!橙越y(tǒng)領潞江安撫司、鳳溪與施甸兩個長官司。
保山縣編入戶籍的有十個里。又有城北的彝民叫做“喧”,共十五個;城南的彝民叫做“寨”,共二十八個。
洪武二十三年,改騰沖守御千戶所隸屬于金齒軍民指揮使司。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升級為騰沖軍民指揮使司,與金齒同級。嘉靖二年(1523),重新設州,隸屬永昌府,改指揮使司為騰沖衛(wèi),州名叫騰沖。〔在府城南面三百六十里處,由于地方上藤條多,元代名叫滕少卜?!?/p>
永平,就是東漢的博南縣。〔根據(jù)山起名?!澈槲涑跄觌`屬于永昌府。二十三年,把府改為金齒指揮使司,屬指揮使司管轄。嘉靖二年,恢復府,仍歸屬府。〔在府城東面一百七十里?!陈航矒崴荆诔俏髂弦话偃??!苍侨徇h路,國朝初年是柔遠府,永樂九年(1411)設立安撫司?!?/p>
鳳溪長官司,在城東二十五里。
施甸長官司,在城南一百里?!彩翘拼y生府的北境,元代是石甸,后來錯讀為施甸?!?/p>
參考資料:
1、佚名.是何年網(wǎng).http://www.4hn.org/files/article/html/0/238/1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