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丁丑(公元1637年)閏四月初八日 夜雨霏霏,四山叆叇àidài云盛之狀,昧爽放舟。西行三十里,午后,〔分顧仆舟抵桂林,予同靜聞從〕湘江南岸登涯,舟從北來,反曲而南,故岸在北。是為山角驛,地名黃沙。西南行,大松夾道,五里,黃沙鋪。東面大嶺曰紫云巖,西面大嶺曰白云巖。湘江在路東紫云巖西。又南三里,雙橋。有水自西大嶺注于湘。又七里,石月鋪,其西嶺曰黃花大嶺。又西南五里,出山隴行平疇間。又五里,深溪鋪。過鋪一里,有溪自西大山東注,小石梁跨之,當即深溪也。又一里,上小嶺,舍官道,深溪一十里官道至太平輔,又十里至全。右入山。西向大山行,二里,直抵山下,又二里,宿于牛頭岡蔣姓家。夜大雨。
初九日 冒雨西行五里,至礱巖普潤寺。寺有宋守趙彥暉詩碑,宋李時亮記。巖洞前門東向〔如橋,出水約三十丈;〕后門北向,〔入水約十五丈。泉自山后破石窟三級下,故曰“礱”?!澄魅肷鯅W,中有立筍垂柱。出巖,西三里,有小石山兀立路旁。又西三里,張家村,〔村后大山曰回龍巖?!衬衔謇?,岡嶺高下,出平塢中西行一里,上大沖,西行半里,為福壽庵,飯于庵。又西半里,西北上柳山,有閣,曹學佺額,為柳仲涂書院。又上為寸月亭,亦曹書。亭前為清湘書院。有魏了翁碑。此山為郡守柳開講道處。院為林蚆所建,與睢、岳、嵩,廬四書院共著。其南有泉一方,中有石題曰“虎踞石”。由此躡嶺,逾而西,一里,為慈慧庵。轉北一里,為獅子巖,巖僧見性。〔宿獅子巖南清泉庵?!?/p>
初十日 由獅子巖南下,二里,至湘山寺。由寺東側入,登大殿,寄行李。東半里,入全州西門。過州前,出大南門,羅江在前。東至小南門,三江合處。約舟待于興安。復入城,出西門至寺,登大殿,拜無量壽佛塔。無量壽佛成果于唐咸通間,《傳燈錄》未載,號全真,故州以全名。肉身自萬歷初段,丙戌又毀,后又毀。〔塔后有飛來石?!硰乃|上長廊,西有觀音閣。下寺,由寺西溯羅江一里,上卷云閣,絕壁臨江。〔閣西為盤石,半嵌江中。絕壁有蓮花一瓣,凹入壁間,白瓣黑崖,〕有無量指甲印石,作細點字六個。又西,〔一洞臨江,泉由洞東裂石出,〕名玉龍泉。又西,有一石峰高豎如當關者,上大書“無量壽佛”四大字。共五里,又西為斷橋。又西十里,度石蜆岡。石規(guī),《志》作石燕,南為龍隱洞,〔小山獨立江上,〕洞門西向。出洞而西,即為桫木渡橋,宿?!矘蚨人畺|自龍水出口,山聳秀夾立?!?/p>
十一日 由渡橋西北行,五里為石鼓村,又三里為白沃村,過七里岡為寨墟。有大溪自四川嶺出。北入峽〔為山川口,〕十里為閻家村。又五里為白竹江,飯于李念嵩家。云開日麗,望見西北有山甚屼突,問之為鉤掛山,其上又有金寶頂,甚奇異。始問一僧,曰:“去金寶有六十里?!睆蛦栆蝗耍唬骸坝伤拇◣X只犬里?!睍r已西南向寶頂,遂還白竹橋邊,溯西北江而上。五里,進峽口,兩山壁立夾溪,甚峭。路沿溪西北崖上行,緣崖高下屈曲,十里出峽,為南峒?!猜勀隙幢蔽謇锒幢M,可由四川嶺達寶頂?!秤幸簧?,曰:“四川路已沒,須從打狗嶺上,至大竹坪而登,始有路。”遂隨之行。由溪橋度而西上嶺,有瀑布在其左腋,其上峻極。共三十里至打狗凹,已暮,宿于興龍庵,〔庵北高嶺即金寶頂也?!?/p>
十二日 由興龍庵西上,始沿涯北轉,鉤掛山在其北,為本山隱而不見。三下三上,三度坳曲,共三里,逾土地坳,西望新寧江已在山麓。下山五里,為大竹坪。由坪右覓導登金寶者,一人方插秧,送余二里,逾上嶺,又下一里,至大鼻山。余因寄行李于山下劉秦川家。兄弟二人俱望八,妻壽同。其家惟老者在,少者已出。余置行李,由村后渡溪,溯而上二里,當逾嶺西登大道,誤隨溪直東上,二里路窮。還至中道,覽岐草中,西二里,逾嶺上,得南來大道,乃從之。北二里,又登嶺,又北上一里,為舊角庵基。由基后叢木中上六七里,不得道,還宿劉家。劉后有澗,其上一里,懸峽飛瀑,宛轉而下,修竹回巖,更相掩映。歸途采筍竹中,聞聲尋壑,踏月乃返。
十三日 早飯于劉,倩劉孫為導,乃腰鑣biāo同“鏢”裹餐,仍從村后夾澗上。一里,中道至飛瀑處,即西攀嶺,路比前上更小。一里,至南來大道,〔乃從南大源上此者?!橙铮鈳X隘,一里,至角庵基。復從庵后叢中伏身蛇行入,約四里,穿叢棘如故,已乃從右崖叢中蛇行上。蓋前乃從東峽直上,故不得道,然路雖異,叢棘相同。由岐又二里,從觀音竹叢中行。其竹即余鄉(xiāng)盆景中竹,但此處大如管,金寶頂上更大,而筍甚肥美。一路采筍盈握,則置路隅,以識來徑。已而又見竹上多竹實,大如蓮肉,小如大豆。初連枝折袖中,及返,俱脫落矣。從觀音〔竹〕中上,又二里,至寶頂?shù)罨瑒t石墻如環(huán),半圮半立,而棟梁頹腐橫地,止有大圣像首存石壚中。時日色甫中,四山俱出。南峰之近者為鉤掛山,〔石崖峭立,東北向若削;〕再南即打狗嶺,再南為大帽,再南寶頂,而寶頂最高,〔與北相頡頏,〕仰望基后絕頂更高。復從叢竹中東北上,其觀音竹更大而筍多,又采而攜之。前采置路側者較細,不能盡肩,棄之。又上一里至絕頂。叢密中無由四望,登樹踐枝,終不暢目。已而望竹浪中出一大石如臺,乃梯躋其上,則群山歷歷。遂取飯,與靜聞就裹巾中以叢竹枝撥而餐之。既而導者益從林中采筍,而靜聞采得竹菰gū即竹菌數(shù)枚,玉菌一顆,黃白俱可愛,余亦采菌數(shù)枚。從舊路下山,抵劉已昏黑,乃瀹菌煨筍而餐之。
十四日 別劉而行。隨溪西下一里,得大竹坪來道。又三里為大源,〔則大鼻西峽水與村后東峽水會,〕置橋其上,有亭隨橋數(shù)楹,橋曰潮橋。由橋以西為大源村?!灿柰享?,則從橋東隨澗南行。里許,渡木橋,澗忽東折入山,路南出山隘。澗復墜路東破峽出,連搗三潭:上方,瀑長如布;中凹,瀑轉如傾,下圓整,瀑勻成簾。下二潭俱有圓石中立承水,水墜潭作勢瀠回尤異。又三里,度橋為桐初,有水南自打狗嶺來會,亦橋其上。二水合而西南,則又觀音橋跨之。大道從觀音橋西逾嶺出,予從橋下隨溪南。一里,水從西峽出?!秤庖粠X出西堰,又西四里為陳墓源,有瀑自東山峽中涌躍而出,與東嶺溪合,有橋跨其會處,〔大道與水俱南?!秤喽蓸?,東躋嶺而上,〔即涌瀑南嶺也。二里,平行嶺脊,北望北寶頂巋然,峽中水迫自打狗南崖,直逼其下。南望新寧江流,遠從巾子嶺橫界南寶頂之西。其西南有峰尖突,正當陳墓水口,已而路漸出其下。二里,南〕下嶺從坳中行。又二里,逾一小嶺,一里至蘇家大坪,聚居甚盛,皆蘇姓也。飯于蘇懷江家。下午大雨,懷江堅留,遂止其處。
十五日 過山路。〔坪側大瀑破山西向出,勢甚雄偉;下為大溪,西北合陳墓源出口。下午,東南上一嶺,誤東往大帽嶺道。乃西南轉六里,出南寶頂,道桃子坪。問上梁宿處,四里而是。逾嶺東至新開田所,有路南下伏草中。復誤出其東,歷險陂三里,不辨所向。已忽得一龕,地名掛幡,去上梁五里矣。其處五里至快樂庵,又十里乃至南頂。以暮雨,遂歇龕?!?/p>
十六日 〔雨不止,滯龕中?!常▋H五里,)快樂庵。
十七日 〔從定心橋下過脊處,覓蓮瓣隙痕,削崖密附,旁無余徑。乃從脊東隔峽望之,痕雖岈然,然上垂下削,非托廬架道處也。乃上定心石,過圣水涯,再由舍身崖登飛錫絕頂,返白云庵。〕宿白云庵,晤相宗師。
十八日 晨餐后,別相宗,由東路下山。一里余,則路旁峭石分列,置懸級出其間,是為天門。門外有聳石立路右,名金剛石,上大書“白云洞天”。從此歷磴而下,危峭逾于西路。西庵之名快樂,豈亦以路之坦耶!又四里,過題龍庵,〔庵北向?!诚仁牵瑥挠^音靜室遙見兩人入箐棘中,問云知為掘青暑者,而不辯其為何。過題龍庵,又見兩人以線絡負四枚,形如小豬而肥甚,當即竹鼦也。筍根稚子。今姑見之矣。大者斤許,小者半斤,索價每頭二分,但活而有聲,不便筐負,乃聽而去。蓋山中三小珍:黃鼠、柿狐、竹豚。惟竹豚未嘗,而無奈其活不能攜,況此時筍過而肥,且地有觀音美筍,其味未必他處所能及。東下里許,南望那叉山飛瀑懸空而墜?!蚕葟膶氻敿锤Q見,至此始睹崇隆若九天也。〕又東下五里,左渡小溪,深竹中有寺寂然,則苦煉庵?!测帜舷颍笥腋饕幌院髞砝@,而右溪較大,橋橫其上,水從西南山腋透壁下?!硰拟智皷|南渡橋南上嶺,〔其地竹甚大,路始分東西岐?!硰奈麽?,〔始見那叉瀑北掛層崖,苦煉溪亦透空懸壑,與那叉大小高下勢相頡頏。然苦煉近在對山,路沿之同下,朗朗見其搗壑勢;其下山環(huán)成城,瀑垂其中,出西壁,與那叉東大溪合而東南去?!骋娢鲘{中又一瀑如線,透山而下,連泄九層,雖細而甚長。路乃轉東,〔共三里〕,又一溪自西北來。渡而隨之,始覺甚微,漸下漸大,〔遂成轟雷涌雪觀?!陈窇獜南蚁?,而誤從溪右。又二里,是為大坪。渡溪而右,人一村家問之,則在蓮花庵之下矣,〔竹色叢郁。〕村嫗出所炊粥羹餉,余以炙筍酬之,余自大鼻山劉家炙得觀音筍,即覓一山籃背負之。路拾蕨芽,萱菌可食之物,輒投其中,抵逆旅,即煮以供焉。于是〔西南渡〕那叉大溪,〔溪東北出白沙江。〕又西上嶺,三里,飯于村家,其處乃大坪之極南也。又西南逾嶺而上,二里,是為半山嶺。屢渡溪,逾嶺而上,八里,入望江嶺。逾嶺溯溪,又十里,為桐源山。南下山二里,為韭菜園。東過坳下山三里,又循一水,為小車江。隨江南下四里,有〔桐源〕大溪自西來,即桐源韭菜溪,有大路亦自西來,南與小車江合而南去。路渡小車江口橋,從水右上山一里,隨江而東南,〔路行夾江山上,極險峻?!秤行∈剑泵嫫狡?,紋如哥窯,而薄若片板。江繞其南,路繞其北。〔東北又有小溪,破峽成瀑?!秤謻|南二里始下,又一里下至江涯。稍上為木皮口,〔有溪自東北來入。其北峰曰不住嶺?!衬怂?。
十九日 晨餐后,東南上嶺。隨江左行四里,下涉跳石江。又上嶺,過車灣臺盤石。共三里,出兩山峽口,有壩堰水甚巨,曰上官壩。壩外一望平疇,直南抵里山隅。出峽,水東南入湘,路隨峽右西南下。行平疇中又一里,抵趙塘,其聚族俱趙,巨姓也。村后一石山峙立,曰西鐘山,下俱青石峭削,上有平窩,土人方斥石疊路,建五谷大仙殿。其東峭崖上有洞可深入。時以開道伐木,反隘其路,不得攀緣而渡。又西南〔渡〕一溪橋,共四里,過棄雞嶺。又四里,出咸水,而山棗驛在焉,則官道也。咸水之南,大山橫亙,曰里山隈;咸水之北,崇嶺重疊,曰三清界:此咸水南北之界也。咸水溪自三清界發(fā)源,流為焦川,自南宅出山,至此透橋東南羅江口入湘。渡橋西南行,長松合道,夾徑蔽天,〔極似道州永明道。〕十里,板山鋪。又十里,石子鋪。從小路折而東南,五里抵界首,乃千家之市,南半屬興安,東半屬全州。至界首才下午,大雨忽至,遂止不前。是日共行五十里。
譯文及注釋
丁丑年(崇禎十年,1637)閏四月初八日夜雨霏霏,四圍群山濃云籠罩,黎明開船。往西行船三十里,午后分道走,顧仆乘船到桂林,我同靜聞從湘江南岸登岸〔船從北邊行來,反向彎曲朝南,所以江岸在北面?!尺@是山角釋,地名叫黃沙。往西南行,高大的松樹夾道而立,五里,到黃沙鋪?!矕|面的大山嶺叫紫云巖,西面的大山嶺叫白云巖。〕湘江在路的東邊紫云巖的西面。又往南行三里,到雙橋?!灿兴髯晕髅娴拇笊綆X注入湘江?!秤肿咂呃?,到石月鋪,它西面的山嶺叫黃花大嶺。又往西南行五里,走出山隴行走在平坦的田野間。又走五里,到深溪鋪。過鋪后一里,有條溪水自西面的大山往東流注,小石橋跨在溪上,應當就是深溪了。又走一里,登上一座小嶺,離開了官道,〔從深溪走官道十里到太平鋪,再走十里到全州。〕從右側入山。向西朝著大山走,二里,直抵山下,又走二里,住宿在牛頭岡姓蔣的人家。夜里下大雨。
初九日冒雨往西行五里,到了確巖普潤寺。寺中有宋代州官趙彥暉題詩的石碑,宋代李時亮的記文。巖洞的前洞口向東,如橋一樣,高出水面約三十丈;后洞口向北,浸入水中約十五丈。泉水自山后沖出石窟分三級流下,所以稱為“砒”。向西進去十分深邃,洞中有豎立的石筍和下垂的石柱。出了巖洞,往西三里,有座小石山豎立在路旁。又向西三里,到張家村,村后的大山叫回龍巖。往南五里,岡巒山嶺高下不一,走到平坦的山塢往西行一里,登上大沖,向西行半里,是福壽庵。在庵中吃了飯,又向西半里,往西北登上柳山,有座樓閣,是曹學侄題寫的匾額,這是柳仲涂書院。又上去是寸月亭,〔也是曹學侄寫的?!惩ぷ忧斑吺乔逑鏁??!灿袎K魏了翁碑。此山是州官柳開講學的場所。書院是林把建立的,與唯陽、岳麓、嵩山、廬山四大書院一樣著名?!乘哪厦嬗幸惶寥?,水中有塊巖石,題為“虎踞石”。由此登嶺,越嶺往西,一里,是慈慧庵。轉向北一里,是獅子巖,〔巖洞中的僧人叫見性。〕住宿在獅子巖南面的清泉庵。
初十日由獅子巖往南下行,二里,到湘山寺。由寺東側進去,登上大殿,寄放了行李。往東半里,進入全州城西門。經過州衙前,出大南門,〔羅江在城門前。〕往東到小南門,〔是三江匯合之處。〕約定船在興安等候。再次進城,出西門到了寺中,登上大殿,拜了無量壽佛塔。〔無量壽佛在唐朝咸通年間(860-873)成正果,《傳燈錄》未記載,法號叫全真,因而此州用“全”來起名。肉身在萬歷初年毀壞,丙戌年(即萬歷十四年,1586)又被毀,后來又一次被毀?!乘笥袎K飛來石。從塔東邊走上長廊,西邊有觀音閣。下到寺中,由寺西溯羅江行一里,登上卷云閣,絕壁下臨江流。閣西是一塊盤石,一半嵌入江中。絕壁上有一朵蓮花,凹入石壁間,白色的花瓣黑色的石崖;有塊上有無量壽佛指甲印的巖石,寫著六個細點組成的字。又往西,一個山洞面臨江流,泉水從洞東側裂石中流出,名叫玉龍泉。再往西,有一座石峰高高豎立如同把守關口的人一樣,上面寫著“無量壽佛”四個大字。共行五里,又往西是斷橋。又向西十里,越過石規(guī)岡?!彩?,志書寫作石燕。〕南面是龍隱洞,一座小山獨立在江上,洞口向西。出洞后往西走,就是秒木渡橋,住下來。橋橫跨的水流往東在龍水流出河口,山峰聳秀,相對而立。
十一日由渡橋往西北行,五里是石鼓村,又走蘭里是白沃村,過七里岡是寨墟?!灿袟l大溪自四川嶺中流出?!惩边M峽是山川口,行十里是閻家村。又五里是白竹江,在李念嵩家吃了飯。云開日麗,望見西北方有座山十分突兀,間知是鉤掛山,它上面又有個金寶頂,非常奇異。起初問一僧人,說:“離金寶頂有六十里?!痹賳栆粋€人,說:“由四川嶺走只有蘭十里‘”此時已向西南朝著金寶頂走去,于是返回白竹橋邊,溯西北流來的江水而上。五里,進了峽口,兩旁的山墻壁樣夾住溪流聳立,非常陡峭。?路沿著溪流西北的山崖上行,隨著山崖的高低起伏曲曲折折,十里走出峽谷,是南炯。聽說從這里往北走五里洞就到了盡頭,可由四川嶺到達金寶頂。有一個僧人同行,說:“四川嶺的路已經隱沒,必須從打狗嶺上走,到大竹坪后登山,這才有路石”便跟隨他走。由溪上的橋過去往西上嶺,有條瀑布在山嶺左旁,嶺上極其陡峻。共行三十里來到打狗凹,已經天黑,住宿在興龍庵,庵北的高嶺就是金寶頂了。十二日由興龍庵往西上山,并始時沿著溪岸向北轉,〔鉤掛山在它的北面,被這座山遮住了看不見?!橙蜗伦呷壬仙?,三次越過山坳中的山彎,共三里,穿過土地坳,向西遠望新寧江已在山麓.下山五里,是大竹坪。在坪右尋找領路登金寶頂?shù)娜?,一個人正在插秧,送了我二里地,越過一道嶺,又下山一里,到了大鼻山。我于是把行李寄放在山下劉秦川家中?!残值芏硕寄杲耸?,妻子的壽命相同?!乘椅ㄓ欣夏耆嗽诩遥贻p人已出門。我安置了行李,由村后渡過澳水,溯溪而上二里,本應越嶺向西登上大道,錯隨溪流一直往東上走,二里后路斷了.返回到半路上,在草中找到岔道,往西二里,越到嶺上,找到南邊來的大道,便順著大道走。往北二里,又登嶺,又向北上走一里,是舊角庵的廢址。由廢址后的叢林中上行六七里,找不到路,回來住在劉家。劉家屋后有條山澗,它上邊一里處,山峽高懸瀑布飛流,蜿蜒而下,翠竹修長,巖右回繞,更相掩映。歸途中在竹林中采筍子,聽到水聲找到壑谷,踏著月光返回來。
十三日在劉家吃早飯,請劉秦川的孫子當向導,于是在腰間擂上飛鏢裹上飯食,仍從村后狹窄的山澗上行。一里,中途到了飛流的瀑布之處,立即向西登嶺,路比前邊的更小‘一里、走到從南面來的大道,就是從南面大源上通此處的路。三乳穿過嶺上的隘口,一里,來到角庵廢址。再次從庵后叢林中伏下身體蛇行進去,約四黑,穿越叢林荊棘與上次一樣,不久就從右側山崖上的叢林中蛇行而上。原來前次是從東面的峽谷中一直上來,所以擾不到路,然而路雖然不同,叢林荊棘卻惻司,從岔道又行二里,從觀音竹叢中行走?!策@種竹子就是我家鄉(xiāng)栽在盆景中的竹子,但此處的大如簫管,金寶頂上的更大,而且竹筍十分肥美。}尸路上采摘竹筍,采滿二把后便放在路旁,以便識別來時的路徑。不久又見竹上有許多竹實,大的如蓮子,小的如大豆。起初連枝帶葉地折了裝在袖中,到返回時,全部脫落了。從觀音竹叢中上少,又走二里,到了寶頂?shù)畹膹U址,就見石墻如環(huán)形,一半倒塌了一半豎立著,而且棟梁頹然腐朽橫在地上,只有佛像的頭部存留在石香爐中。此時天色剛到中午,四面群山全部顯現(xiàn)出來。南面山峰近處的是鉤堆山,石崖峭立,向東北的一面好似刀削出來的一般;再南邊就是打狗嶺,再往南是大帽山,再南面是金寶頂,而金寶頂最高,與北面的山峰不相上下,仰望殿基后的絕頂更高。再從竹叢中向東北上山,那里的觀音竹更大而且筍多,又采了些帶在身上?!蚕惹安闪朔旁诼愤叺妮^細,不能全部擔著走,把它們扔了?!秤稚献咭焕飦淼浇^頂。在濃密的叢林中無從四處遠望,爬上樹踩著樹枝看,始終不能暢快觀望。隨即望見竹浪中現(xiàn)出一塊大石如像高臺,便登到石上,只見群山歷歷在目。于是取出飯,與靜聞就著裹飯的方巾采斷竹枝撥著吃飯。隨即向導又到竹林中去采筍,靜聞采到了幾個竹擾,一朵玉菌,筍黃菌白全都很可愛,我也采到幾朵菌。從原路下山,來到劉家時天已經昏黑,便煮菌烤筍吃了飯。
十四日告別劉秦川后動身。隨溪流向西下行一里,遇上從大竹坪來的路。又走三里是大源,就見大鼻山西峽的水與村后東峽的水會合,溪上建了橋,順著橋身有幾間亭子,橋叫潮橋。在橋以西是大源村。我前往南寶頂,就從橋東隨山澗南行。州里左右,越過木橋,山澗忽然向東折入山去,路往南走出山隘。山澗再次下墜到路東沖破山峽流出來,一連下?lián)v三個深潭:上面的呈方形,瀑布長如布匹;中間一個下凹,瀑布旋轉如同傾倒出來一般;下邊的又圓又整齊,瀑布均勻地下流如門簾。下面兩個水潭都有圓石在中央豎立承接著水流,流水墜入潭中作出的瀟徊旋轉的姿態(tài)尤其特異。又行三里,過了橋是桐初,有水流從南邊自打狗嶺流來會合,也在水流上架了橋。兩條水流合流后流向西南方,就見又有座觀音橋跨在水流上。大道從觀音橋西越嶺出去,我從橋下順溪流往南走。一里,溪水從西峽中流出去。越過一道嶺來到西堰,又往西行四里是陳墓源,有瀑布從東山峽中涌躍而出,與東嶺來的溪水合流,有座橋跨在它們會合之處,大道與溪流都往南去。我走過橋,向東登嶺而上,這就是涌流的瀑布南面的山嶺了。二里,平緩地行走在嶺脊上,北望北寶頂巋然屹立,峽中的水流在近處,從打狗嶺南面的山崖直逼到山下。南望新寧江江流,遠遠地從巾子嶺橫隔在南寶頂?shù)奈鞣?。嶺脊西南方有座山峰尖尖突起,正位于陳墓源的河口,不久路漸漸通到它下邊。二里,往南下嶺從山坳中前行。又走二里,越過一座小嶺,一里來到蘇家大坪,村落居民十分興盛,都是姓蘇的。在蘇懷江家吃飯.下午下大雨,懷江堅決挽留,便住在他這里。十五日走過山路。坪側邊有大瀑布沖破山體向西流出,氣勢非常雄偉,下面形成大溪,往西北在陳墓源的出口處合流、。下午,向東南登上一嶺,錯往東走去大帽嶺的路。于是向西南方轉了六里,出了南寶頂,取道桃子坪。打聽到上梁住宿的地方,四里路便是。越嶺往東來到一處新開墾的田地,有路向南下行隱伏在草中。又一次誤走到路東,經歷三里險峻的山坡,辯不清方向。不久忽然遇到一個佛完;地名叫掛蟠,離上梁有五里了。此處五里路到快樂庵,再走十里才到南寶頂。因天晚下雨,就歇息在佛盒中。
十六日雨不停,滯留在佛盒中。僅走五里,來到快樂庵。十七日從定心橋卞行到延伸而過的山脊處,尋找蓮花瓣裂隙的痕跡,陡削的山崖緊靠在一起,旁邊沒有別的路徑.只得從山脊東面隔著峽谷遠望它,裂痕雖然十分深邃,然而上邊下垂下面陡削,不是廬舍依托架設道路的去處。于是登上定心石,經過圣水涯,再由舍身崖登上飛錫峰的絕頂,返回白云庵。住在白云庵會見了相宗禪師。
十八日早餐后,告別了相宗,由東路下山。一里多,就見路旁峻峭的山石分為兩列,山石之間修有懸梯,這是天門。天門外有高聳的巖石立在路右,名叫金剛石,上面寫著“白云洞天”幾個大字。從此地沿石橙而下,危險陡峭超過西路。西邊的寺庵名叫快樂,莫非也是因為道路平坦而起的名嗎?又走四里,路過題龍庵,庵門向北.〔這之前,從觀音靜室遠遠望見兩個人進入山善的荊棘叢中,詢問之后知道是去挖掘青暑的人,卻弄不清楚那是什么東西。過題龍庵時,又見兩個人用線織成的網背著四只,形狀如同小豬而且十分肥壯,應該就是竹甩了。吃筍根的小子,今天這才見到你了。大的有一斤左右,小的有半斤,要價每頭二分銀子,但是活的而且有叫尸聲,不方便用筐子背著走,便聽任他們離開了。大體上山中有三種小型山珍。黃鼠、柿狐、竹豚,唯有行豚未嘗過,可無奈那東西是活的不能攜帶,何況此時竹筍發(fā)過竹豚長肥了,且此地有美味的觀音竹筍,它的滋味未必是別的地方的所能趕得上的。〕往東下行一里左右,南望那叉山飛流的瀑布懸空而墜。先前從金寶頂就窺見到了,到了此地才看清它高高的好像在九天之上。又往東下走五里,從左邊渡過小溪,深竹叢中有座寺院寂靜無聲,就是苦煉庵。庵門向南,左右各有一溪自庵后繞來,而右邊的溪流較大,橋橫架在溪上,溪水從西南方山側透過石壁流下去。從庵前向東南過橋往南上嶺,此地竹子根大,路開始分為東西兩條岔道。從西邊的岔道下走,這才見那叉山的瀑布掛在北面的層層山崖上、苦煉溪也穿過高空懸在壑谷上,與那叉瀑布大小高矮的氣勢不相上下。不過苦煉溪近在對面的山上,道路沿著溪流一同下山,清清楚楚看見它搗擊壑谷的威勢,瀑布下的山環(huán)繞成城墻一樣,瀑布下垂到其中,流出西邊的崖壁,與那叉山東面的大溪合流后往東南流去。望見西面峽谷中又有二條瀑布如線一樣,穿山而下,一連下泄九層,水流雖細但卻非常長。路于是轉向東,共走三里,又有一溪從西北流來。渡過溪后順流而行,起初覺得溪流很小,慢慢下去漸漸大起來,終于變成轟鳴雷響雪花騰涌的景觀。路應該從澳右下行,可我錯從溪左走。又行二里,這是大坪。渡溪后往右走,走進一農戶人家問路,則已在蓮塘庵的下邊了,竹子成叢,翠色蔥郁。村婦拿出她燒制的稀粥和菜湯款待我,我用烤竹筍酬謝她?!参易詮脑诖蟊巧絼⒓铱玖擞^音竹筍,馬上找來一個山里人用的竹籃背著它,路上拾到藏菜芽、營菌一類可以食用的東西,就投入籃中,抵達客舍后,立即煮來供餐?!秤谑窍蛭髂隙蛇^那叉大溪,溪水往東北方流進白沙江。義向西上嶺,三里,在農戶人家吃飯,此處是大坪極南之處了。又往西南越嶺而上,二里,這是半山嶺。多次渡溪,越嶺而上,八里,走入望江嶺。翻過嶺溯溪行,又走十里,是桐源山。往南下山行二里,是韭菜園。向東經過山坳下山三里,又沿一條河走,是小車江。順江南下四里,有桐源大溪自西邊流來,就是流經桐源山、韭菜園的溪流,有大路也是從西邊來,溪水往南與小車江合流后向南流去。路越過小車江江口的橋,從江右上山一里,順江往東南走,路通過夾江的山上,極險峻。有座小石山,北面平直剖開:紋路如哥窯瓷器,而且薄如成片的木板。江水繞到它南邊,路繞過它的北面。東北又有條小溪,沖破山峽形成瀑布。又向東南二里開始下山,又行一里下到江邊。略略上走是木皮口,有溪流自東北流來匯人。它北面的山峰叫不住嶺。于是住下。
十九日早餐后,向東南上嶺。順江左岸行四里,下水涉過跳石江。又上嶺,路過車灣臺,繞石山共走三里,走出兩山之間的峽口,有堤壩攔水非常寬廣,叫做上官壩?!瘔瓮馐且煌麩o際的平整田野,二直往南延抵里山限。出了峽口,水往東南流入湘江,路沿峽右向西南下走。行走在平坦的田野中又一里,到達趙塘?!策@里聚族而居全姓趙,是大姓。〕村后一座石山獨立,叫西鐘山,下部全是陡峭削立的青石,上面有個平緩的山窩,當?shù)厝苏诓墒?,修建五谷大仙殿。殿東陡峭的山崖上有山洞可以深入。此時由子開路伐樹,反而阻礙了那里的通路,不能攀緣過去。又往西南走過一座溪流上的橋,共四里,過了棄雞嶺。又是四里,到了咸水,而山棗釋就在這里,是官道了。咸水的南邊,大山橫亙著,叫里山限;咸水的北面,崇山峻嶺重重疊疊,叫三清界:此即咸水南北兩境的情況了。咸水溪從三清界發(fā)源,流下去叫焦川,自南宅流出山,到此處穿過橋下往東南在羅江口流入湘江。過了橋往西南行,沿路是高大的松樹,夾在路旁遮蔽天日,極似道州到永明的道路。十里,到板山鋪。又走十里,到石子鋪。從小路折向東南,五里抵達界首,是個有千戶人家的集市,南半邊屬興安縣,東半邊屬全州。到界首時才是下午,大雨忽然來臨,就停下不走了。這一天共走五十里。
參考資料:
1、佚名.是何年網.http://www.4hn.org/files/article/html/0/238/1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