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東坡云:“凡人相與號呼者,貴之則曰公,賢之則曰君,自其下則爾汝之。雖王公之貴,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則進而君公、退而爾汝者多矣?!庇柚^此論特后世之俗如是爾,古之人心口一致,事從其真,雖君臣父子之間,出口而言,不復顧忌,觀《詩》、《書》所載可知矣?;雨悺逗榉丁?,對武王而汝之?!督鹂g》策祝,周公所以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世祖考也,而呼之曰爾三王,自稱曰予。至云:“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殆近乎相質(zhì)責而邀索也。《天?!穲笊现姡唬骸疤毂6?,俾爾戩縠”,《閟宮》頌君之詩,曰:“俾爾熾而昌”、“俾爾昌而熾”,及《節(jié)南山》、《正月》、《板蕩》、《卷阿》、《既醉》、《瞻卬》諸詩,皆呼王為爾?!洞竺鳌吩弧吧系叟R女”,指武王也?!睹駝凇吩弧巴跤衽?,指厲王也。至或稱為小子,雖幽、厲之君,亦受之而不怒。嗚呼!三代之風俗,可復見乎?晉武公請命乎天子,其大夫賦《無衣》,所謂“不如子之衣”,亦指周王也。
譯文及注釋
蘇東坡說:”大凡人們在一起互相稱呼,認為對方尊貴就稱之曰公,認為對方賢德就稱之曰君,對方地位在他下邊的人就稱之曰爾、曰汝。即使是貴為王公,天下人表面上敬畏可是心里不服,就當面稱君、稱公,背后稱爾稱汝,這樣的事例是很多的?!蔽艺J為這種論斷并不全面,只是后代的風氣如此罷了,古代的人心口如一,說話做事講究樸質(zhì),即使是君臣父子之間,張口就說,不講客套,不存在什么顧慮和忌諱,看看《 詩經(jīng)》 、《 尚書》 中的記載就可了解了?;雨愂觥?洪范》 ,對武王說話就是稱之曰汝?!?金滕》 是在以簡策祝告鬼神,是周公求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代父祖的祝辭,可是稱呼他們曰爾三王,稱呼自己曰子。至于說道:“假如爾(你們)答應(yīng)我的要求,我就拿著璧與珪死去,等待爾(你們)的命令,假若爾(你們)不答應(yīng)我的要求,那我就要把璧和硅拋掉?!贝蟮纸咏谧錾庵v價錢求暗償?shù)目谖牵?天?!?是一篇臣下贊美周王的詩,曰“天保定爾,俾爾戩縠”,《 閟宮》 是一篇歌頌國君的詩,曰“俾爾熾而昌”、“俾爾昌而熾”,至于《 節(jié)南山》 、《 正月》 、《 板蕩》 、《 卷阿》 、《 既醉》 、《瞻卬》 各篇詩作,皆直呼王曰爾。《 大明》 曰“上帝臨女”, “女”指的是武王。《 民勞》曰“王欲玉女”, “女”指的是厲王。甚至于有時稱之為小子,即使是象幽王、厲王那樣的暴君,也坦然接受這種稱呼而不生氣。哎呀!三代時的純樸風俗,還能出現(xiàn)于今天嗎?晉武公向天子請命,他的大夫賦《 無衣》 之詩,所言“不如子之衣”, “子”也是指的周王,子為敬稱,不同于爾汝,但稱王用于后世亦罕見。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53210341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