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歷史來源
1、出自子姓,以地名為姓。據(jù)《姓氏考略》、《史記·殷本紀(jì)》及辭源》等所載,商代有君王名祖乙,他的國都從相遷到邢(又稱耿)邑,后來的盤庚又把都城遷到毫。邢邑,在今天的河南省溫縣東。邢的讀音,古代讀做耿。盤庚遷都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沒有跟隨他南遷,仍然留在了邢。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為自己的姓氏。后來為了與讀做(Xíng)的邢姓相區(qū)別,將這個姓的寫法改做耿。
2、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商代末年有耿國(一名耿鄉(xiāng)城),在今天的陜西省龍門縣南,周朝建立后耿國滅亡,耿國子孫奔楚為大夫,以國為氏。
3、亦出自姬姓,周室封同姓人于耿,又為諸侯國,春秋時又被晉國滅掉。原耿國公族多以原國名“耿”作為自己的姓氏,成為耿氏的一支(疑與“2”說為同一源)。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偾甯啕惾擞泄⑿眨谰硬┐?。
②清滿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陽。
?、墼9套甯鳡柛衿澥蠞h姓為耿。
?、芮甲骞⒓抑荆ǚ棵蟾男展?。
⑤今滿、蒙古、土家、錫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家族名人
1、耿壽昌,西漢理財家、歷算家,宣帝時,任大司農(nóng)中丞,在西北設(shè)置“常平倉”,以平抑谷價。后封關(guān)內(nèi)侯。精通數(shù)學(xué),刪補(bǔ)《九章算術(shù)》。又鑄渾天儀觀天象,有《月行帛圖》等。
2、耿純(?—公元37年),字伯山,臣鹿宋子(今趙縣東北)人。耿純在建立東漢王朝的過程中,發(fā)揮了突出的作用,是東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劉秀在河北奔波時,耿純親率宗族賓客2000余人,一些老弱病者帶著棺木等追隨。劉秀拜耿純?yōu)榍皩④姾?,勢力逐漸強(qiáng)盛,達(dá)數(shù)萬人之多。劉秀稱帝后,大封功臣,封耿純?yōu)楦哧柡睢9?6年,真定王劉楊謀反,劉秀密令耿純來真定處理。耿純只帶百余名兵士來到河北,住在傳舍,邀劉楊相見。由于耿純的母親是真定宗室之女,劉楊自恃人眾勢強(qiáng),便應(yīng)邀前往傳舍。耿純在傳舍開始以禮相待,請劉楊兄弟a等入內(nèi),等眾人坐定后,耿純突然下令誅殺劉楊兄弟,使真定城內(nèi)大為震驚,但又不敢亂動。耿純就這樣干凈利落地解決了真定王劉楊謀反的問題后,便回洛陽復(fù)命去了。公元30年,劉秀令諸侯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耿純原是高陽侯,在改封為東光侯后,立即到東光就國,在諸侯中起了帶頭作用。公元32年,耿純復(fù)任東郡太守,公元37年,耿純病逝于東郡太守任上。東漢永平年,漢明帝追感前世功臣,圖畫28將于南宮云臺,史稱云臺28將,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位列第十三,是為東漢開國功臣之一。
3、耿弇,東漢名將。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字伯昭。西漢末,從劉秀起兵,任大將軍。劉秀稱帝后,任建威大將軍,封好畤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奉詔率軍擊滅稱雄于濟(jì)南郡地的割據(jù)勢力張步。
4、耿恭,東漢將領(lǐng)。字伯宗,陜西扶風(fēng)人。明帝時,任戊己校尉。后駐西域疏勒城遭北匈奴圍攻,堅守不屈。建初元年,漢軍來援,率領(lǐng)堅持到最后的26人與援軍會合,且戰(zhàn)且行,奮戰(zhàn)三月,到玉門關(guān)時所部生還的僅13人。當(dāng)時稱他“節(jié)過蘇武”。
5、耿秉(?—公元91年),東漢將領(lǐng)。字伯初,陜西扶風(fēng)人。明帝時,任駙馬都尉。永平17年,與竇固率兵擊敗北匈奴。后任征西將軍。永元元年與竇憲率兵擊敗北匈奴,封美陽侯。
6、耿湋,唐代詩人,字洪源,河?xùn)|人。登寶應(yīng)元年進(jìn)士第,官右拾遺。工詩,與錢起、盧綸、司空曙諸人齊名,號大歷十才子。湋詩不深琢削,而風(fēng)格自勝。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7、耿京,南宋著名抗金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濟(jì)南人,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聚眾數(shù)十萬反抗金朝的暴虐統(tǒng)治,后被降金的叛徒張安國殺害。
8、耿奉訓(xùn),元代良吏,天歷初知荊門,善決獄,有循聲。歲饑,出俸資募富商米,活饑民五萬余。
遷徙分布
耿姓之發(fā)祥地為今河南溫縣,歷商、周至秦,耿姓逐漸散居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等地。西漢時,耿姓人始嶄露頭角,其中以耿壽昌最為著名,他被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子孫遂留居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另有耿育、耿豐、耿昌、頻陽(今陜西省富平)人耿定見諸史冊。漢武帝時,遷徙郡國吏民豪杰到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省興平東北),時巨鹿(今屬河北?。┕⑿找恢б远倮羯矸葸w于該地。此支耿姓下傳至東漢耿況時,耿姓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家族誕生了,其膝下六子:耿×、耿舒、耿國、耿廣、耿舉、耿霸。在中興漢室的戰(zhàn)爭中,個個軍功顯赫,威震四夷,而且其子孫后代,亦不遑多讓,競現(xiàn)于史。自光武中興迄于漢末建安,此支家族出了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列侯十九人,娶皇家公主三人,嫁于皇家并貴為皇后一人,中郎將、撫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數(shù)十百人。此支耿姓光芒四射,壓倒了同時期的巨鹿宋子(今河北省趙州)人耿純家族(其封東光侯,堂兄弟三人及子皆封侯,可謂一門五侯)。東漢末期,此支耿姓幾乎遭受滅頂之災(zāi),耿國曾孫耿紀(jì),被曹操誅滅三族,耿霸玄孫耿援亦被滅族,只存耿援孫耿弘一支。另耿純起事時,率有宗族賓客兩千多人,后其家族被留居蒲吾(今河北省靈壽西南)。魏晉南北朝至隋唐,耿姓人在河?xùn)|、高陽、扶風(fēng)等地繁衍得頗為興盛,并在上述三地形成耿姓郡望。此際之耿姓也有徙居今江蘇、安徽等江南之地者。宋元之際,耿姓在江南之地分布更廣,但族小勢微。明初,山西耿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明末,耿仲明由山東遷居遼東蓋州馬蘭峪(今遼寧省蓋縣境內(nèi))。清康乾年間及以后,冀、魯、豫等地的耿姓伴隨闖關(guān)東的風(fēng)潮入遷東北三剩如今,耿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河南、江蘇、安徽、山東、山西、黑龍江、遼寧等多此姓,上述八省之耿姓約占全國漢族耿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耿姓是當(dāng)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