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纜引木蘭船,名遂身歸拜慶年。
落日澄江烏榜外,秋風疏柳白門前。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別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攜手在東田。
送冷朝陽還上元。唐代。韓翃。 青絲纜引木蘭船,名遂身歸拜慶年。落日澄江烏榜外,秋風疏柳白門前。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別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攜手在東田。
青絲繩牽引著幽雅的木蘭船,船中之人是進士及第者,正歸家省親。
波光粼粼的澄江上,斜日依偎著烏黑發(fā)亮的歸舟;巍峨的白門前,秋風陣起,吹拂著蕭疏的柳條。
所居莊園,小橋流水,通往附近的集市;莊園的附近,青山綠水,湖光山色,閑云野寺,一線相連。
此去一別,何日才能相見,恐怕只有等寒食節(jié)里與君攜手共游東田的大好山色。
冷朝陽:生卒年不詳,金陵(今江蘇南京)人。
纜:繩。木蘭船:指用木蘭樹材制成的船,有時用作船的美稱。
拜慶:即拜家慶,唐時稱歸家省親為拜家慶。
烏榜:即用黑油涂飾的船。榜:船槳,借指船。
白門:六朝皆定都建康,其正南門為宣陽門,俗稱白門,后用以代指金陵。
家林:自家的園林,泛指家鄉(xiāng)。
寒食:一作“寒夢”。
東田:在金陵城外。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619頁
2、鄧詩萍.唐詩鑒賞大典 叁.吉林:吉林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6頁
這是一首餞別之作,作于大歷四年(公元769年)。金陵人冷朝陽登進士第,不待授官,即歸金陵,意即上元省親,韓翃、李端、錢起、李嘉祐等為之餞行,賦詩贈別。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38-239頁
首聯(lián)寫冷朝陽進士及第乘船歸家省親。冷朝陽金榜題名,衣錦還鄉(xiāng),得拜家慶,其春風得意不在馬蹄,而在烏榜,故刻意寫歸舟,舟飾以“青絲”,又稱其為“木蘭船,正為襯托其得意之狀,烘托氣氛。
頷聯(lián)遙想冷朝陽歸家省親的沿途景色。落日歸舟,景色多么誘入,正與冷朝陽金榜題名相照。寫到“秋風氣”,“白門”,則是點明送別的時節(jié)和友人所去之地。古有摘柳送別之俗。故詩人特意寫到了“疏柳”,“疏”字照應“秋”,而“柳”又暗承題之“送”別??芍^銜接緊密構思奇巧。
頸聯(lián)短短十四字,描繪出“橋”、“市”、“林”、“山”、“湖”、“寺”共六種景向。其筆力可謂深厚,而冠以“小”、“野”、“平”等字眼,則襯托出了詩人所送之人的高雅。
尾聯(lián)抒寫別后兩地相思之情?!皦簟敝信c君“攜手”同游,可見感情之真切,而“夢”之前著一“寒”字,可見別后之凄涼,反襯相思之苦,友情之深厚、濃郁。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 ...
韓翃。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
滿江紅。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薮扔H、血淚染麻衣,斑斑透。故人意,休辜負。鄉(xiāng)間味,甘消受。費松柴一灶,余糧半斗。好客豈拘貧與富,充饑莫論精和陋。飯王孫、粗糲菜根香,逢漂母。
鳳銜杯 詠秦羽陽宮瓦。近現(xiàn)代。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yè)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祗河岳,還如故。閱滄桑,成今古。漳臺片瓦皆愁侶。嘆璧月仍圓,銷磨秦漢經(jīng)風雨。興亡恨,誰能補。
與何光遠贈答詩(龍女贈光遠)。。龍女。 坐久風吹綠綺寒,九天月照水精盤。不思卻返沈潛去,為惜春光一夜歡。
世美歸侍政府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作詩送之 其八。南北朝。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