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虛,一治一亂,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賢不肖不等乎?其天時變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圣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薄?/p>
文王曰:“古之賢君可得聞乎?”太公曰:“昔者帝堯之王天下,上世所謂賢君也?!薄?/p>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堯王天下之時,金銀珠玉不飾,錦繡文綺不衣,奇怪珍異不視,玩好之器不寶,淫佚之樂不聽,宮垣屋室不堊,甍、桷、櫞、楹不斫,茅茨偏庭不剪。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糲糧之飯,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織之時。削心約志,從事乎無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潔愛人者,厚其祿。民有孝慈者,愛敬之;盡力農(nóng)桑者,慰勉之。旌別淑慝,表其門閭。平心正節(jié),以法度禁邪偽。所憎者,有功必賞;所愛者,有罪必罰。存養(yǎng)天下鰥、寡、孤、獨,振贍禍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共賦役也甚寡。故萬民富樂而無饑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親其君如父母?!薄?/p>
文王曰:“大哉,賢君之德也?!?/p>
譯文及注釋
文王問太公說:“天下紛雜熙攘,有時強盛,有時衰弱,有時安定,有時混亂,其所以這樣,是什么緣故?是由于君主賢明與不肖所致呢?是因為天命變化自然遞嬗的結(jié)果呢?”
太公回答說:“君主不賢,則國家危亡而民眾變亂;君主賢明,則國家安定而民眾順服。所以,周家的禍福在于君主的賢與不賢,而不在天命的變化?!?/p>
文王問道:“古時賢君的事跡,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太公回答說:“從前帝堯統(tǒng)治天下,上古的人都稱道他為賢君?!?/p>
文王問道:“他是怎樣治理國家的?”
太公回答說:“帝堯統(tǒng)治天下時,不用金銀珠玉作飾品,不穿錦繡華麗的衣服,不觀賞珍貴奇異的物品,不珍視古玩寶器,不聽淫佚的音樂,不粉飾宮庭墻垣,不雕飾甍桷椽楹,不修剪庭院中的茅草。以鹿裘御寒,用粗布蔽體,吃粗糧飯,喝野菜湯。不因征發(fā)勞役而耽誤民眾耕織。約束自己的欲望,抑制自己的貪念,用清靜無為治理國家。官吏中忠正守法的就升遷其爵位,廉潔愛民的就增加其俸祿。民眾中孝敬長者、慈愛晚輩的給予敬重,盡力農(nóng)桑的予以慰勉。區(qū)別善惡良莠,表彰善良人家,提倡心志公平,端正品德節(jié)操,用法制禁止邪惡詐偽。對自己所厭惡的人,如果建立功勛同樣給予獎賞;對自己所喜愛的人,如果犯有罪行也必定進行懲罰。贍養(yǎng)鰥寡孤獨,賑濟遭受天災(zāi)人禍之家。至于帝堯自己的生活,則是十分儉樸,征收賦稅勞役微薄。因此,天下民眾富足安樂而沒有饑寒之色,百姓擁戴他如同景仰日月,親近他如同親近父母?!?/p>
文王說:“偉大呀!帝堯這位賢君的德行?!?/p>
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998318248656.html